前言

奥地利历史悠久,但现代奥地利国家的诞生距今不过百余年。同很多新生国家一样,它也经历了一段曲折复杂的成长期。

与今天人们印象中那个风光旖旎、静谧富足的阿尔卑斯山麓小国完全不一样,200年前的奥地利不仅高居欧洲五强之一,还是德意志邦联主席国和邦联内唯一的帝国。它辽阔的疆域覆盖了如今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意大利、克罗地亚等国的全部或一部分领土,人口超过3000万。波希米亚坐落着奥地利最发达的工业区,匈牙利平原是奥地利的天然粮仓,的里雅斯特可以通往海洋,再加上几个世纪以来笼罩着的德意志“共主”光环,毫不夸张地说,奥地利曾是最有希望实现德意志民族统一之梦的国家。

但就是这么一个握着满手好牌的奥地利,却出人意料地在1866年普奥战争中惨败于德意志后起之秀普鲁士。战后,奥地利被永远逐出了德意志,并被迫改组为奥匈二元帝国。1871年,它只能以旁观者的身份,苦涩地目睹普鲁士统一德意志。

从奥地利帝国到奥匈帝国,变化的不只是名称。普奥战争后被排斥于德意志之外的境遇,给数百万奥匈帝国德意志族民众造成了巨大的心理落差,也使他们的国家认知出现了混乱。随着1918年以德奥为核心的同盟国集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败北,奥匈帝国土崩瓦解,刚刚独立的奥地利共和国几乎立刻陷入了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中。但很快奥地利就发现,以往将自己拒于德意志统一大门之外的德国,现在已是同病相怜的难兄难弟。为了疏解共同面临的困难,奥地利率先向德国发出了合并的呼吁。此后10余年间,与德国合并几乎成为奥地利政治生活中的唯一主题,但却始终未能实现。直到1938年3月,希特勒——一个来自奥地利的德意志人——才以强力手段将奥地利并入了德国。然而这时的第三帝国已不是从前的魏玛共和国了,在成为“德国人”的7年中,奥地利人失去的远比得到的要多。直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奥地利才重获解放。又经过10年努力,奥地利终于再次以一个独立国家的姿态,骄傲地出现在了世人面前。

本书在充分收集国内外出版的文献著作和相关档案资料的基础上,试对1918—1945年奥地利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做简要介绍。由于笔者学识有限,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