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姐是兰考有名的“铁姑娘”
风沙、内涝与盐碱并称兰考“三大害”。
兰考县盐碱和内涝有地形原因,洼地多,也有河道系统紊乱的原因。焦裕禄和张钦礼等干部带领兰考人民挖河、修闸、除涝,五姐也在其中。
带着村民挖河,为兰考治沙防涝冲锋陷阵
从1973年到1977年,是兰考人齐心协力搞建设的四年。仅1973年,全县共挖大小排水河道125条,配套支渠154条,拆除阻水工程164处,共完成1171万立方米的土方,基本达到排水畅通。全县治沙造林共计19万亩,兰考的“风沙、内涝、盐碱”三大灾害再也不能为非作歹了。
五姐现在还记得她当大队支书时带着社员挖河的情景。那时候,挖河的活又苦又累,动员老百姓并不容易,她一边自己两腿泥带着群众干,一边想办法编了各种快板书,激发大家的积极性。
“同志们听我言,我把挖河谈一谈。挖河人有千千万,又有女来又有男。怀抱忠心把河挖,争先恐后当模范。看看谁的干劲大,人民的力量能胜天。人人都来比一比,队队奋勇来争先。待到河工完成后,吃大米嘞吃鸡蛋,咱们的生活多美满。”如今,五姐虚岁88岁了,还能背出来那时候的《挖河谈》。
“当时村民们都说五姐不简单,敢说敢干、出口成章,不仅在女同志中是佼佼者,就是许多男同志也比不上。”村民说,“五姐从来都是要求别人的自己先做到,带头冲锋陷阵,几十斤的沙袋都敢扛。她整天都在挖河工地,家里孩子都顾不上管。”
“那时候,她大公无私地干工作。她为此吃的苦、受的累、家庭背的亏,大李庄的群众说起来都掉泪,当时县里曾将她的事迹编成戏搬上舞台。”大李庄西村老人周正礼说。
当时赵丰兰上有年迈的公婆要服侍,下有幼小的五个子女,丈夫又于1976年不幸病逝,她背后承受的辛酸不为人知。
“俺是毛泽东时代的人,信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赵丰兰这样解释。后来,到兰考挂职副县长的何慧丽如此评价她:赵大娘作为毛主席时代的干部,具有号召群众的丰富经验和品行,她有威信、作风扎实,能把群众团结起来。
动员社员储蓄,为农田建设保驾护航
焦裕禄去世后,县里主持工作的张钦礼期望完成焦裕禄的心愿,治理好“三害”。
1965年5月初,兰考县召开县、社、队三级干部会,张钦礼在会上提出了“全国学兰考,兰考怎么办”的议题,他提出了“重新安排兰考大地”的方针,给引黄灌淤探路子。
而钱的问题接踵而来。引黄工程、农田基本建设、打井、架电、建氨水厂等,都需要大量资金。国家投资有限,公社、大队积累很少,怎么办?
县里商议,可以发动大家把手里的闲钱集中起来使用,中间环节让银行、信用社的同志去办,用行动支持引黄工程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1973年,兰考县银行先在红庙公社大李庄大队搞试点,大队副支书兼妇女队长赵丰兰推迟盖房,带头存款200元;女青年陈建华推迟结婚储蓄150元;社员王中海刚盖起三间新瓦房,又凑了300元钱存入信用社。很快形成了群众性存款热潮,全大队一天就存款3000多元。
1973年11月初,兰考县委在大李庄学校召开储蓄存款现场会,赵丰兰作为大队书记作经验介绍报告。兰考县委副书记樊哲民和开封地区中心支行革委会主任魏铁柱到会讲话,推广大李庄的经验,表扬爱国家、爱集体的先进典型。
兰考的经验对开封地区和全省都有借鉴意义。1975年12月,开封地区在兰考县召开农村储蓄工作现场会,推广兰考经验。河南省人民银行农村金融处及各地区银行领导现场指导,樊哲民介绍了经验。兰考自力更生解决发展农业资金困难问题,在当时的贫困县可算是个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