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民俗

1.村落与家族

塞内加尔社会在历史上未出现过部落,同其他大多数西部非洲社会一样由种姓联结而成。种姓通常是按职业划分的,譬如沃洛夫人一般是木匠种姓,和图库洛尔人有很多相似之处,可以互相通婚。另外,种姓也可以根据传统习俗划分,如沃洛夫木匠不能与沃洛夫农民或贵族通婚。[34]

塞内加尔的家庭是有几代人共同生活的大家庭,平均每个家庭的成员有9~10人。家庭的稳固和资源的分配是由性别、年龄和亲嗣关系(父子关系或母子关系)所决定的。家庭不仅仅是构成社会的一个基本单位、决定着家庭成员在社区中的地位,它还是一个经济单位。[35]

作为传统社会的大家庭,一夫多妻制在农村比城市更为流行的原因有二:一是仪式空间扩展比较容易,因为娶多个妻子就要提供更多的居所;二是农村需要劳动力,多妻多子意味着劳动人数的增加。故一夫多妻制的深层原因还是当地劳动力的短缺。

大家庭通常是由家长主持的按血缘关系组成的共同体。家长享有绝对的权威,负责全家生产、生活和纳税。家长去世后或因病残不能操持家务时,按沃洛夫人的规矩是由长子继承,按曼丁哥人的规矩是由其弟弟继承。在这样的大家庭中,既包括家长的成年已婚的儿子、儿媳和孙子,也包括家长的兄弟,因而家庭成员一般在15~40人,甚至更多。

塞内加尔的沃洛夫人村庄人数有数百人之多,空间也大,而其他如马林凯族村庄就比较小,每个村庄只有一个家族。大多数村庄的中央有广场,用于跳舞和摔跤。穆斯林村庄有清真寺。劳动是以村社共同体为基本单位进行的。以沃洛夫族为例,家长选定一些供养全家的土地,同时也分给所属小家庭各一份土地,每天早上全家男女老少都在公有的地里劳动,下午人们才可以到各自的地里干活,有的地方家长还有权向各个小家庭征收一点“赋税”。

2.婚姻和社会性别

塞内加尔是实行一夫多妻制婚姻家庭最多的国家之一,该国的女性主义组织都一致要求废除或禁止这一习俗。但一夫多妻制得到政府的认可。如前总统瓦德在2000年通过宪法时讲了许多解放妇女的话,但拒绝取消一夫多妻制,认为它是“不能禁止的古老传统”。至于不同民族之间的婚姻,在城市要比农村常见。但婚姻大多具有宗教和社会双重意义。

由于伊斯兰教的关系,结婚的男子中四分之一是一夫多妻,有的男性家长拥有四个配偶,但较为常见的是一夫两妻的情况,约三分之一以上的男子有两个以上的妻子。不过,男性普遍结婚较晚,其中三分之二在29岁还是单身汉,相反,女性结婚较早,其中一半以上在19岁就结婚。

在大家庭中,通常只有男性有发言权,妇女受到不平等的对待。譬如,在图库洛尔农村,妇女完全是男性的附属品,男人可以随意成亲或离婚;孩子要由父亲给起名字,孩子结婚只有经父亲同意才算合法,父亲必须出席结婚仪式并发表讲话才算最后批准;甚至在家中吃饭时,也要等男人先吃饱之后,女人才能吃。随着现代经济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青年人向往独立生活,大批外出做工,这种同堂共居的大家庭逐渐瓦解。不过,各民族的瓦解程度不一,如在沃洛夫族地区,同父同母生的兄弟一般仍同家长住在一起。

所有的家庭都以结婚为开端,一些婚姻是由父母包办的,这种情况在逐渐减少。一个男子如果想得到女方父母的同意,必须有经济上的保障并在求婚期间向女方提供价值不菲的礼物。另外,宗教领袖也能为自己的两位追随者安排婚姻或帮助一位年轻男子娶妻。[36]

塞内加尔人的婚俗颇具民族特色,其中又以富尔贝人的婚姻最为突出。在农村,牛对富尔贝人的婚姻很重要。男女青年订婚均由父母做主,彩礼一般以牛计数,其数量往往因未婚夫财产的多寡和各地的习惯而不同。男女青年一旦组成家庭,丈夫还要为年轻的妻子准备一份财产,这份财产是一头或几头母牛,完全属妻子私有。儿子结婚后,要同父母亲分开单独生活。所以,父亲要分给儿子一些牲畜作为礼物,礼物通常是一些母牛。在有些地方,相亲的时候,男子要带着15只鸡(8只公鸡、7只母鸡)在媒人的陪同下去女方家。女方父母在屋外“挡驾”,姑娘则在屋里偷看,一旦相中,就暗示自己的母亲将鸡接过来,这门亲事就算定下来了。举行婚礼的那天,女方邀请一些亲友到家里来共同享用“金鸡席”,筵席通常从下午4点一直进行到第二天清晨。筵席快结束时,新娘突然跑向树林,表示不愿意出嫁。女友们便紧随其后以好言相劝,等到新娘同意后,大家找一根树枝把它削成木棒,提着棒子一起陪新娘返回,并护送新娘缓步去新郎家。等新娘入了洞房,新郎就要在大庭广众之下象征性地被女方手持棍棒的证婚人抽打。目的是要让新郎不要忘记与自己的妻子相亲相爱,白头偕老。挨打之后,新郎方可进入洞房和新娘见面。

历史上,塞内加尔妇女中有一个非常富有的混血族群,当地人称之为“希纳雷”(signare),她们是欧洲殖民者和非洲配偶的后代。殖民者离开塞内加尔后,她们经营其留下的商业或地产,从而成为女企业家的模范。到18世纪中叶,在戈雷岛登记的四分之三财产都属于希纳雷。她们还热衷于时尚,资助音乐家和艺术家。

3.民居

传统建筑材料是茅草、芦苇、树木和黏土,这在今天的农村还相当常见。每户有一个院落,院落内有方形或圆形的民房。在一夫多妻家庭中,每位妻子都有自己的房子,里面有一间卧室、一间厨房和储存物品的空间;已婚的儿子得有自己的房子,院落里有粮仓、鸡窝和家畜栏。院落中央通常有一棵大树,树荫下是妇女日常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孩子们玩耍的地方。如果没有遮阴的大树,就要搭一个遮阳的塔式顶棚,当地人称之为“姆巴尔”。[37]不过,富尔贝牧民的中央院落则是牲畜圈,而迪奥拉人的房子是通过走廊连在一起的。

若阿勒-法久特(Joal-Fadiouth)是塞内加尔保存最完好的殖民前时期的城镇,是辛王国的港口城镇,位于环礁湖中的人造半岛上,是新时期渔民群体的遗产。城镇广场上种植着国王的猴面包树。居民绝大多数是基督徒,教区成立的时间可上溯至1878年。城镇的穆斯林在半岛南端的清真寺里祈祷。通过一座步行桥可以到墓地,后者单独占据一个贝壳小岛。作为若阿勒市的一部分,该城镇现在成为旅游景点,被列为国家保护的历史遗迹。

从16世纪开始,塞内加尔开始陆续出现欧式建筑,主要建材是石头、泥砖、树木和金属等。欧式建筑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的城市,以戈雷岛和圣路易最为典型。通常有两层楼:一楼的房屋带有庭院、储存货物(包括奴隶在内)的房间和厨房等;二楼为经商人家的住处,有大客厅、卧室、厨房和大阳台等,还有一个走廊可以俯瞰整个庭院。这些房屋的建材很多是从欧洲直接运来的,尤其是精致的镂花窗户和阳台上的镂花扶栏,所以十分昂贵。但居住在农村的农民依然根据传统的建筑样式来建造房子。所以,殖民主义时期的建筑既有传统的延续性,又有创新之处。

独立后,塞内加尔的建筑注入了现代性,开始追求新的风格,包括高层公寓,主要建材是钢筋、混凝土和玻璃等。

4.服饰

塞内加尔人的穿着一般都比较简单,男子习惯穿一种白色的“布布”大袍,女子一般都穿颜色鲜艳的棉布长裙,头上蒙一条与长裙同花色布的围巾。因为绝大多数是穆斯林,所以星期五、礼拜日人们的穿戴比较讲究,多为节日盛装。

塞内加尔边境和偏僻地区的人们非常重视发型,而且一个人的发型往往不是在表明他的社会地位或者身份,就是包含着某种特定的含义。例如,有些男子剃光头,但唯独在左耳上方保留一小撮头发,这说明他的社会地位很低,是主人的奴仆;如果左耳上方有烙印,那么此人不是逃兵便是小偷。又如,萨拉科勒人平时用头巾缠成扁平的“帽子”包住头发,摘掉“帽子”时,人们会发现他们的光头上还留有三绺头发:前额的一绺表示心中的秘密对谁也不能透露,包括自己的妻子;左耳上方的一绺表示前人告诫我们要冷静理智,不要感情用事,要善于吸取“前车之鉴”;右耳上方的一绺表示养子不可信赖,他会成为父亲的对手。

由于发型使非洲人充满了神秘色彩,所以,理发行业在该国备受推崇。在萨拉科勒人居住的村庄,理发师总是在最显眼的地方工作。不少人支起太阳伞或在树荫下,用灵巧的双手为顾客编造千变万化的奇异发型。每当梳成一种时髦而特殊的发型时,它就会给顾客的生活增添一分情趣。当地的人们也都喜欢炫耀自己的头发,妇女的发型通常保持1~2个月就会变换,而每换一次发型需要花数小时,故假发套在节奏加快的现代社会很受欢迎。

5.礼仪

塞内加尔是一个讲究礼仪的国家,居民性格爽朗,作风朴实,为人坦诚,待人宽厚,爱交朋友,乐善好施,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塞内加尔人见面通常以握手问候作为见面礼节,初次见面双方伸出手礼节性地握一握,同时很有礼貌地讲一些问候的话语。塞内加尔女性对男性客人常行屈膝弯腰礼,有身份的女性有时会主动伸手同男性客人握手。塞内加尔人对男性朋友称先生,对女性朋友称夫人、女士或小姐。

6.饮食

塞内加尔人一般是以小米、大米、木薯和高粱等为主食,辅以花生等。稻米的消耗量较大,2000年每人消费115公斤糙米,这些糙米为每人每天提供了750卡热能及21克蛋白质。塞内加尔有数种用大米制作的饭食,其中鱼米饭最普遍。一首流行歌曲里有这样一句歌词来形容鱼米饭:“你要给鱼放好多的调料,使你的鱼米饭有滋有味。”[38]

塞内加尔人的副食以牛羊肉为主,其中尤以羊肉居多。菜肴有烤全羊(用于招待贵宾)、烤羊肉串、辣椒牛肉、炸鸡块、清烧活鱼、生拌蔬菜、熘小肉丸、炸土豆片等。他们习惯吃大块的牛、羊肉,不爱吃用肉片、肉丁或肉丝烹制的菜肴。他们喜爱吃的菜有西红柿、萝卜等。在口味上,喜吃香而辛辣的食物,不怕油腻,而且一般人的饭量比较大。城里人也爱吃法式西餐,早餐一般喜欢吃面包、黄油,喝浓咖啡。

在塞内加尔,若有贵宾来临,人们常以烤全羊来热情款待。用来做烤全羊的都是小羊羔。烤熟后的羊放在金属的大盘子里端上餐桌。客人们洗手后,一般习惯用右手先从羊的背部、肋部开始撕食。

他们喜欢喝从猴面包树上提取的汁液,也喜爱喝中国的绿茶。他们习惯在饭后一边品茶一边聊天,以帮助消化。城镇地区吃饭时有桌椅,使用刀叉。乡村地区席地而坐,用手抓饭吃。

塞内加尔人一般都忌吃虾和蘑菇等菌类以及其他形状古怪的食物,如鳝鱼、甲鱼、鱿鱼等。由于绝大部分是穆斯林,他们忌食猪肉。

7.禁忌

伊斯兰教对塞内加尔人的生活习俗影响较大,他们多数都忌讳使用猪皮和猪内脏做日用品,也忌讳谈论有关猪的事情。为尊奉伊斯兰教规,他们禁止在公共场合饮酒,进入清真寺要脱鞋。

提加尼、穆里德和拉耶纳兄弟会禁止其成员吸烟,并且明文规定禁止烟草在其所辖地区流通,只有卡迪里兄弟会允许吸烟。

到塞内加尔人家里拜访,进主人的家门时,应注意观察主人是否穿鞋,要尽量学着主人的样子做。凡是接触入口的食品注意要用右手,因为左手是接触脏物的。拿东西给他人时,要用双手,或者用左手托住右手递过去。一定不要单独用左手,因为用左手递东西带有侮辱人的意思。同样,接他人的东西时也用右手或用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