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国朝鲜移民政策研究(1860~1917)
- 南慧英
- 792字
- 2025-04-07 18:29:17
摘要
1861年,农奴制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各地对劳动力的需求激增,特别是空旷的俄国远东地区。在国内移民不利的情况下,俄国积极鼓励相邻的东亚各国向其国内移民。而此时,朝鲜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在本国封建势力及外国资本主义压迫下,当地居民生活贫困,孤苦无助,终踏异国求生之旅。此后,由于经济、政治、国际关系、自然灾害等原因,朝鲜人纷纷从海路、陆路向俄国移民。他们聚居在俄朝边界地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随着朝鲜移民人数的增加,他们不断向俄国远东内陆迁移,甚至部分人向西进入西伯利亚和欧俄地区。朝鲜移民作为俄国远东地区主要劳动力散布于采矿业、铁路建设、捕渔业等各经济领域。20世纪初,随着朝鲜民族危机加深,俄国涌入大量政治性移民。他们以滨海省为根据地,积极参加反对沙皇专制统治的斗争,并与朝鲜人民共同参与反日民族解放运动,使其具有国际无产阶级革命和被压迫民族反殖民斗争的双重内核。
俄国对朝鲜移民的政策不仅受国家发展战略的影响,更受近代国际关系的制约。1860~1917年俄国的朝鲜移民政策经历了积极鼓励—谨慎对待—遏制排斥—重新接纳四个阶段。朝鲜人向俄国移民的初期,俄国在开发远东的大背景下,采取了积极接纳的政策,不仅给予他们物质补助,甚至还提供军事保护。但随着俄国边境地区朝鲜移民数量的增多,俄国政府担心边境地区出现“朝鲜化”现象,甚至忧虑在未来与周边国家发生战争时,朝鲜移民会站到敌对国一方,从而给俄国边境安全带来直接威胁。因此,俄国政府一方面将边境地区的朝鲜移民迁往远东内陆;另一方面,通过禁止使用朝鲜劳动力、限制朝鲜移民加入俄国国籍、加强俄国居民向远东地区移民等措施,遏制和排斥境内的朝鲜移民。然而,俄国的朝鲜移民政策在东北亚各国力量此消彼长,在世界大战爆发等国际关系因素的影响下又几经调整,实际上,对朝鲜移民政策的每一次调整皆反映了俄国以国家利益为中轴、相机而动的现实主义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