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武照:朕是窃国妖后?

走出营帐,李昊抬头望向夜空。

只见繁星点点,月光如水,将大地照得一片银白。

他深吸了一口气,感受着夜晚的宁静和凉爽。

走在回自己帐篷的路上,李昊心中思绪万千。

今天的谈话,他基本达到了自己想要的效果。

他成功地让铁勒真对他刮目相看,同时也暗示了武照的狡猾和危险。

他知道,铁勒真野心勃勃,想要统一草原,甚至染指中原。

但是,眼前这个老狐狸太过谨慎,不会轻易冒险。

所以,他必须想办法推动铁勒真尽快行动。

只有这样,他才能借助铁勒部的力量,实现自己的目标。

与此同时,圣都洛阳太初宫中。

张敬之站在朝堂之上,心中忐忑不安。

他身为凤阁鸾台平章事,内阁首辅。

平日里总是稳如泰山,可此刻却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危机感。

朝中大臣们窃窃私语,气氛凝重得几乎让人窒息。

“陛下,臣有要事禀报。”

张敬之上前一步,躬身行礼。

武照坐在龙椅上,面色平静。

她的目光如刀,直视张敬之。

“说吧。”她的声音不高,却充满威严。

“北方边境传来急报,铁勒部改国号为大唐,自称是李氏正统。”

龙椅上的女帝神色不变,只是手指在扶手上轻轻敲击。

“哦?还有呢?”

张敬之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据边郡回报,铁勒可汗将李昊尊为大唐皇帝。”

“称他是太宗皇帝的唯一嫡系血脉。”

“此消息已经传入中原,引起了不小的骚动。”

武照眼中闪过一丝寒芒,却依然保持着镇定。

“骚动?有多严重?”

张敬之犹豫了一下,还是如实回答。

“洛阳城内,百姓议论纷纷。”

“有人开始质疑陛下的正统性,甚至有人暗中称陛下为'妖后'。”

武照猛地站起身,她的眼睛如同燃烧的火焰。

“妖后?他们敢这么叫朕?”

朝堂上瞬间鸦雀无声,大臣们低着头,不敢直视女帝的怒火。

“陛下息怒。”张敬之赶紧劝解。

“臣已下令严查此事,必将严惩不贷。”

武照深吸一口气,缓缓坐回龙椅。

“继续说。”

张敬之擦了擦额头的汗珠。

“有消息称,李昊在北方已经集结了大批军队,准备南下。”

“民间已有传言,说他们才是正统,而我大周是'窃国伪朝'。”

武照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不屑。

“笑话!我大周顺天应命毋庸置疑!”

“一个被送去和亲的废物,也敢称帝?”

“铁勒部区区蛮夷,也妄想入主中原?”

她站起身,环视朝堂上的大臣们。

“诸位爱卿,你们怎么看?”

大臣们面面相觑,没有人敢第一个表态。

武照的目光落在了一位老臣身上。

“王大人,你也是国朝老臣了,说说你的看法。”

那位名叫王方的老臣战战兢兢地站了出来。

“陛下,此事关系重大。”

“李昊毕竟是太宗皇帝的嫡孙,这一点是绕不开的事实。”

“加上铁勒部的军事力量不容小觑,臣建议陛下早做准备。”

武照点了点头,转头看向一旁道:“张敬之,你呢?”

张敬之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直言。

“陛下,臣认为此事不可轻视。”

“当初陛下改国号为周,本就引起了不少非议!”

“如今李昊打出李氏正统的旗号,恐怕会引起更大的动荡。”

武照的眼神变得锐利。

“你是在责怪朕改国号不妥?”

张敬之连忙摇头。

“臣不敢!臣只是担忧民心向背。”

“毕竟大唐统治了几十年,百姓对李氏皇族有着深厚感情。”

武照冷哼一声。

“民心?朕这些年励精图治,减轻赋税,修建水利!”

“百姓生活比李唐时期好了不知多少倍!”

“难道他们会因为一些谣言,就忘记朕的恩德?”

张敬之不敢反驳,只能低头称是。

武照踱步走下台阶,站在大殿中央。

“诸位爱卿,朕知道你们中有些人心怀前朝。”

“但朕今天就把话撂在这里。”

“谁敢背叛朕,谁敢暗中支持李昊这个叛贼。”

“朕必让他死无全尸!”

大臣们齐声应和,表示忠心。

武照满意地点了点头。

“好了,都散了吧!”

“张敬之、王方留下。”

随着退朝的钟声响起,大臣们如释重负地离开了大殿。

只有张敬之和王方留了下来,忐忑不安地等待着女帝的指示。

武照坐回龙椅,眼神中闪烁着冷酷的光芒。

“你们两位是朕的心腹大臣,朕有几件事要交代给你们。”

两人同时躬身行礼。

“陛下请吩咐。”

武照的声音低沉而冰冷。

“第一,加强城防,严查出入京城的人员。”

“第二,派人暗中调查,看看朝中有哪些官员可能暗中勾结李昊。”

“第三,派使者去突厥和匈奴,阻止他们与铁勒联手!”

张敬之和王方连连点头,记下了武照的指示。

“还有!”武照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狠辣。

“派刺客去铁勒部,务必要将李昊除掉!”

张敬之心中一惊,但他不敢表露出来。

“陛下,若铁勒部发现我们派刺客,恐怕会立即开战。”

武照冷笑一声。

“那又如何?朕宁可现在开战。”

“也不愿等他们准备充分了,再来攻打我们。”

她站起身,眼神坚定。

“记住,无论用什么方法,一定要除掉李昊。”

“他是乱臣贼子!只要他活着,就是朕心头的一根刺!”

张敬之和王方不敢多言,只能应声称是。

武照挥了挥手,示意他们退下。

“去吧,朕要这些事情尽快办妥。”

两人躬身行礼,退出了大殿。

走出宫门,张敬之长舒一口气。

额头上的汗珠终于不受控制地流了下来。

“老王,你怎么看这件事?”他低声问道。

王方四下看了看,确保没有人偷听,才小声回答。

“张阁老,此事凶险!”

“李昊真的称帝,中原民心必然向他!”

“陛下虽然有大军在手,但若民心尽失,恐怕难以长久。”

张敬之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忧虑。

“我也是这么想的。”

“只是眼下,我们别无选择,只能按照陛下的吩咐去做。”

两人相视一眼,各自离去。

心中都充满了对未来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