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檄文广传,武周叛军四起

李昊所撰写的檄文,如同一颗投入深潭的巨石,激起千层浪花。

更迅速传遍中原大地。

这不仅是一份声讨武照篡位的文章。

更是一篇揭露大周统治阴暗面的血泪控诉。

檄文以《大唐讨伪周檄》为名,开篇便直指武照夺取李唐江山的非法性:

“窃国者诛,况篡大宝者乎?”

“伪后武氏,本出掖庭,恃椒房之宠,逞鸩毒之谋。”

“牝鸡司晨,秽乱宫闱,蒙蔽先皇,毒杀太子,其罪难容于天地!”

檄文中李昊自述身世遭遇:

“孤身为太宗皇帝嫡孙,本应承继大统!”

“却被武氏以和亲为名远嫁塞外,实为清除正统,永绝皇嗣。”

“今铁勒义举,拥孤为帝,匡扶正统,复兴大唐!“

尤其是檄文中对武照苛政的描述:

“夫武氏之罪,罄竹难书:一曰背天逆伦,弑君鸩子,残害宗亲!”

“二曰僭越神器,伪称临朝,乱国纲常!”

“三曰虐民暴政,赋敛如虎,民不聊生!”

“四曰崇佛蠹国,倾帑造像,天下凋敝!”

这段话更是直击民心。

檄文字字珠玑,句句泣血。

引发了武周统治下的大唐旧民和朝臣强烈共鸣。

一时间,中原各地人心大乱,朝野震动。

江南建康郡,一座古朴的府邸内。

徐继业手持一卷刚刚送达的檄文,面色凝重。

作为英国公徐世勣的后人,他一直引以为傲的。

便是自己作为大唐开国元勋的后人。

他的先祖当年追随太宗皇帝,南征北战,为大唐的建立立下赫赫战功。

如今,武照篡位,改国号为周。

更将太宗皇帝的子孙李昊远嫁塞外,这一切都让徐继业心中滋生出极大的不满。

“李昊在草原上称帝了,铁勒改国号为大唐…“

徐继业喃喃自语,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他站起身,走到祖先牌位前,上面供奉着徐世勣的画像。

徐继业面对先祖肖像,深深拜下。

“先祖在上,后人有负家训。”

“武氏窃国,改朝换代,我徐家作为李唐元勋之后,却未能阻止。”

“今日,李唐血脉重振旗鼓,继业当效先祖之志,拼死相助!“

侍立一旁的老仆忍不住开口劝阻:

“老爷,此事关乎谋反大罪,一旦失败,徐家上下恐怕…“

徐继业猛地一拍桌案:

“我徐家世代忠于李唐,如今李昊挂起大唐旗号,我岂能袖手旁观?”

“何况武照独断专行,大周朝政日趋败坏。”

“今主令逆天,从者皆贼!”

老仆见劝不住,只得叹息一声。

徐继业随即召集心腹谋士,商议起兵之策。

“公子,建康郡现有兵马三千,加上您府上私兵千人。”

“还有周边几个县的义军,合计约有六千之众。“

心腹谋士汇报道。

徐继业点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传令下去,今晚子时,我要攻占郡府!“

当夜,徐继业率领家兵千余人,冒着大雨,直扑建康郡府。

建康郡太守何铭本就是武氏一门的走狗。

为官期间贪婪成性,鱼肉百姓,民怨沸腾。

徐继业知晓府衙守备松懈,亲自带人翻墙而入,直取太守府邸。

何铭被从睡梦中惊醒,见徐继业一身戎装立于眼前,惊恐万分:

“徐郡尉,你…你这是做什么?“

徐继业冷笑一声:

“何太守,武照篡位,改唐为周,人神共愤。”

“今李昊皇帝在北方称帝,铁勒已改国号为大唐。”

“我徐继业身为大唐勋臣之后,当效忠正统,讨伐逆贼!”

何铭面色大变:

“放肆!你敢称陛下为逆贼?!”

他刚想呼喊护卫,却被徐继业一剑刺穿咽喉。

鲜血喷涌而出,溅在徐继业的铠甲上,如同盛开的红梅。

“叫陛下的是李昊皇帝,不是那妖后!”

徐继业冷冷地说道,随后拔出长剑,任何铭的尸体倒在地上。

一夜之间,建康郡府被徐继业攻占。

天亮时分,徐继业站在郡府高台上,向万民宣告:

“武照窃国,残害忠良,我徐继业自今日起兵!”

“响应北方李昊皇帝,讨伐武周逆贼,恢复大唐江山!”

他高高举起一面绣有“唐“字的大旗,声音洪亮:

“愿随我讨伐妖后者,可领军械粮草!“

下方的百姓早已对武周苛政怨声载道,加之徐继业在当地素有贤名。

见他打出讨伐武后的旗号,纷纷响应。

短短一日之内,前来应征的民众超过万人。

徐继业命人打开府衙官仓武库,迅速组织和装备这支新生的反周军队。

同时,他派出使者,前往周边各州郡。

联络其他怀有反周之心的官员和豪强。

与此同时,大唐境内多地因李昊檄文的大肆传播。

以及国家赋税日益加重而发生叛乱。

南方的越州、扬州相继有官员公开宣称支持李昊。

北方的并州、幽州等地也有豪强举旗响应。

短短十日之内,全国上下已有二十余州郡公开或暗中倒向李昊一方。

一场席卷全国的风暴正在酝酿。

洛阳皇宫,太初宫。

武照坐在龙椅上,面色阴沉如水。

她手中捏着一份从边疆急送过来的军报,指节因用力过度而泛白。

“上官婉儿何在?“武照冷声问道。

内侍总管立刻上前:

“回禀陛下,已派人紧急召见上官大人回京。“

武照点了点头,目光落在案几上那份来自北方的檄文上。

那是李昊亲笔所写的檄文,字字珠玑,句句有力。

直指她夺取李唐江山的非法性!

“李昊...“武照低声念着这个名字,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朕本以为他只是个懦弱无能的庶子,没想到却藏得如此之深......”

正在这时,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上官婉儿匆匆赶来,行色匆忙,显然是一路赶回京城的。

“陛下,臣来迟了。“上官婉儿跪伏在地,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说吧,北方究竟是什么情况?“武照的声音冷静而威严。

上官婉儿深吸一口气,将自己所知道的情况一一道来:

“陛下,铁勒骑兵已经南下叩边!”

“李昊的檄文更传遍各地,引发我大周境内多处叛乱。”

“江南徐继业已经起事,拥立李昊为帝!

“北方幽州、并州等地也有响应!”

“就连长安城内,也有不少百姓暗中支持李昊。“

见武照的眉头越皱越紧,上官婉儿低声补充道:

“全国上下,人心惶惶......”

武照猛地站起身来,眼中闪烁着怒火:

“一个曾经被朕送去和亲的废物皇子,竟然能掀起如此大的风浪!“

她走下台阶,来回踱步,思考着对策。

“朕倒是小看了这李昊,多年来他一直在装傻隐忍,憋着一口气等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