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修复地宝墨斗的材料凑齐了
- 民俗故事:从山村憋宝人开始
- 八月爬519
- 2100字
- 2025-04-26 14:27:51
徐军和二坏回到供销社,这会儿宋四喜已经喂好了黑叫驴,套好了爬犁。
曹巧凤也已经回来了
徐军和宋四喜李海燕曹巧凤几个人把买来的东西摆放在爬犁上,又铺好了铺盖。
等到出发的时候,曹巧凤像是想起了什么一样,脸色微微有些发红。
不过等到徐军最后一个上爬犁,发现给自己留的位置还是在曹巧凤旁边。
随着宋四喜一声吆喝,爬犁上满载着物资,开始返回晒甲营村。
几个人出发的时候是下午三点左右,一路上非常顺利,七点左右就到了晒甲营。
虽然天已经彻底黑了,毕竟时间还算早的。
到了大队部,支书李有才和几个社员已经在这里等着,陈夏青和赖学文也在。
大家都七手八脚的把爬犁上的东西卸下来。
队里的东西卸完之后,徐军马上把自己买的一些文具交给了陈夏青。
“太好了,还有粉笔,徐军你考虑的可真周到。”赖学文看到徐军拿出的两盒粉笔的时候,激动得眼镜差点儿掉下来。
“还有墨汁,学校里的黑板也坏了,正好让冯木匠再拼块板子,刷上墨汁就是一块新黑板。”徐军笑着说。
陈夏青眼神里也是相当激动。
那个年代条件确实一般,想买块黑板都费劲巴拉的,眼下只能先自己做一个应付一下。
之前陈夏青和赖学文还发愁,到时候上课要是没有黑板,就只能直接在墙上写字儿了。
大队部的偏房好歹有一层石灰,拿碳条也能写字,就是擦起来麻烦。
结果徐军都考虑到了。
徐军看爬犁上的东西卸的差不多了,先回知青点吃饭。
孙卫东早早就把打来的饭装在饭盒里,放在火炉盖子上热着。
徐军进门了之后,先把自己买的一大堆东西放好。
“太好了军哥,还真是好烟,迎春牌的带过滤嘴的,这一包得三毛钱吧?”
“瓶装的白酒,终于不用喝散篓子了,地瓜烧喝多了放屁都白薯味儿。”
孙卫东看着徐军买回来的东西,眉开眼笑的。
徐军又拿出了熟食店买的猪头肉。
“来,孙胖子,特意在镇上熟食店带回来的,记得给夏青他们留点儿,别都吃了。”
徐军招呼着孙卫东一起吃东西。
吃完之后,徐军带上东西出了门。
徐军这次去镇上有个重要的事情,就是去给冯木匠买木匠的工具。
本来眼下都八点多了,不少人家都熄灯睡觉了。
冬天猫冬的时候,晚上的时间太长,再能唠嗑的人唠到八九点也口干舌燥脑瓜子嗡嗡的了。
正常情况,徐军应该第二天亮了再去冯木匠家。
不过徐军实在是等不及了,那个墨斗早点拿到手里早安心。
一会儿功夫徐军就到了冯木匠家里。
好在冯木匠还没睡。
看到徐军之后自然明白徐军的来意,也是满脸堆笑。
“哎呀徐军,你就买一个新墨斗就行,走个流程的事儿,你买整套的工具,多浪费钱?”
冯木匠看着一堆簇新的木匠工具,嘴上说着不要不要,脸上连褶子都笑出来了。
一眨眼,徐军又摸出来一包水果糖,一瓶白酒。
这下连冯木匠的两个儿子和木匠媳妇的嘴都合不拢了。
扯了一会儿闲篇之后,冯木匠让媳妇带着俩个含着糖块的儿子去西屋先睡。
等屋里就剩下徐军和冯木匠俩人了,冯木匠先把白酒倒小酒壶里,放炉子上烫着,拿了两个小酒盅摆好。
随后拿出了自己的墨斗交给了徐军。
“徐军,这个墨斗虽然裂了,但是没有坏。”
“你来之前,我已经简单处理了一下。”
“不过这个最大的裂缝还是得靠你自己去修补。”
冯木匠说的郑重其事,“这个裂痕,不能用白乳胶,也不能用工业胶水,只能用松香打底,鱼漂胶填缝才行。”
“松香得用东南朝向,百年以上的油松上产的松香,反复熬六七次,熬得透亮儿滴才能用。”
“这个你放心,我家祖辈要么木把头要么木匠,这玩意已经给你准备好了。”
冯木匠说完又踅摸出一块拳头大小的松香来。
这枚松香显然是被冯木匠反复熬制澄清过的。
颜色金黄晶莹剔透,看着已经和琥珀差不多了,隐约带着宝气。
“鱼鳔胶不能用鲤鱼黄花鱼,连米鱼的都不行,只能咱东北大江里面的鲟鳇鱼鱼鳔才行。”
“还不能是小鱼,至少得一千斤以上的大鳇鱼的鱼鳔,晒干了也得有一扎长的那种。”
说到这里,冯木匠摇了摇头。
“这东西我已经多少年都没见过了。”
“真要找,怕是要去江边,看看能不能找打鱼的看看有没有。”
“或者是赫哲人家里,兴许有老的鱼鳔。”
徐军一听,心里一动。
马上从挎兜里把自己从供销社那里得来的鱼鳔拿了出来。
“老冯,你瞅一眼,是这玩意不?”
冯木匠开始还没太在意,等到徐军把鱼鳔拿出来的时候,眼睛都直了。
“啊?这玩意你从哪儿弄来的?”
徐军把供销社里发生的事儿简单说了一下。
冯木匠听得直砸吧嘴,“这事儿吧,就有点儿玄乎了,可能就是机缘,说明这个墨斗跟你有缘,该是你的。”
冯木匠先是叹了口气,随后又露出一副如释重负的神色。
“有了鳇鱼鳔就好说了,你回去先拿清水和白醋洗了,多洗几遍,泡一宿。”
“再把这个东西剪碎了,放蒸笼上面蒸。”
“至少得蒸几个点儿,把鱼鳔蒸得烂糊的,拿手指肚都能碾碎的程度。”
“完事儿就是打胶,找个捣蒜的石臼,一直打,这一步就是个细致活儿了,少说得打一整天。”
“等到打好了之后,拿纱布把鱼鳔包好了,下边用开水蒸着,上边用手挤纱布。”
“挤出来的就是上好的鱼鳔胶了。”
徐军听完了鱼鳔胶的制作流程,简直头皮发麻。
按照这个章程,光是熬制好鱼鳔胶,至少也得两三天的功夫。
修复好这个墨斗,至少得三天以上。
这还是冯木匠帮徐军准备好了琥珀松香,要不找松香还得加些日子。
天灵地宝难得,修复一件地宝的难度更是远超徐军想象。
要不是机缘巧合,徐军凑齐了修复需要的材料,这个墨斗不知道要等多久才能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