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再磨葛根粉
- 穿成农家小娇娘,糙汉宠妻如命
- 榆米
- 2031字
- 2025-04-25 18:06:59
杨衣哄着杨小丰睡觉,今天累了一天,早上又因着大爷爷家里娶亲,小孩儿多。
杨小丰早都累的不得了了,要不是吃撑了转马路,怕是一倒上床就睡着了。
看着杨小丰渐渐圆润的脸蛋,杨衣心里也渐渐有了一些成就感。
看着他熟睡的可爱模样,杨衣不多时也睡着了。
想着第二天要做葛根粉,杨衣起了个大早,蒸了馍馍,煮了一锅蛋花汤,全在锅里炖着。
她拿了一个馍馍,喝了一碗汤,三两下吃过了早饭。
她去把石磨和滤帕找出来清洗时,大伙儿都醒了,除了杨小丰和大嫂张秀兰还在呼呼大睡。
一个在长身体,另一个则是怀了小崽身子越来越重,也愈发嗜睡了。
况且这天愈来愈冷了,这两人本来就该睡觉,也没人去喊他们起床。
杨衣把石磨冲洗好,帕子也洗好了。
便把堂屋的炉子烧起火来,找来一些晒干的薄荷叶来煮水喝。
杨母吃过饭,刚好听见敲门声,也把昨天就叫好的婶子迎进门来。
这些婶子都是做惯农户的好手,力气大,手脚麻利。
杨谷杨石帮着提水,将水冲成温热的,方便这些婶子,用水不冷手。
杨家人厚道,又给工钱,又给温水用,这些婶子自是多夸。
“哪有这样夸的,你们这些老婆子是不是不想下力气给我干活。”杨母笑着打趣道。
这些婶子也不示弱,一人一嘴的回着,让这杨母都有些招架不住。
三叔婶帮着搭腔道:“我们这些老婆子也能帮着赚钱补贴家用了,自是会好好干活的。”
四个婶子分工合作,一个时辰过去,就将这两百多斤葛根洗好了,也切好了块。
杨母登时就乐了,将这些婶子哄着去堂屋里坐着喝茶歇歇,又拿出了晒的干果吃。
杨石两兄弟把这切好的葛根块,抬到后院,开始磨起来。
这堂屋后有一大块布挡着,虽听得见声响,但是却看不见后面。
这些婶子闲聊了一会儿,便各自收拾东西回家去了。
“下次有活还找我们哈!杨二嫂。”同村的婶子笑着和杨母打着招呼。
杨母一边送他们出去,一边笑着应承道:“好好好,你们手脚勤快,我是巴不得你们来给我帮忙。”
一伙人都开开心心的有说有笑着。
杨衣四人在后面也忙着不可开交,杨老爹和大哥杨石磨着磨子,杨衣和杨谷则用滤布洗着葛根浆。
两边分工合作着,这一次明显比上一次磨葛根更有经验,速度和效率也快了许多。
忙了一上午,可算是将这些葛根处理出来了,这一次也比上次多了三倍,家里空闲的水桶全都装上了葛根浆水。
这一次全沿着水沟摆放,方便到时候倒水。
杨老爹见了这么多葛根废团也高兴,“这些我又可以拿去堆肥了。”
杨衣才想起来杨父堆的肥,“爹,你那肥发黑没有,可是好了?”
杨老爹是过几天就去看,想了想,回答道:“差不多黑了,发酵到小麦长大叶就能用了。”
杨衣点点头,也不多问,找来东西来将这些葛根桶遮挡起来。
忙活一通,几人才来到堂屋里喝水,歇气。
将早上没吃完的杂馍拿出来,一人吃了一些垫垫肚子。
又歇了一两刻钟,杨衣才开始想今天中午吃什么。
想着那天买的骨头和猪大肠都还没有吃。
杨衣便想着今天中午炖个萝卜、白菜汤喝,再把这大肠用辣椒来爆炒,都是些吃了让身体充满热气的菜。
冬天快来了,贴贴秋膘也是好的。
想着,杨衣便和大家说了一下自己的安排。
杨石去帮着剁了大骨头,杨衣便去扒了两个萝卜,一大窝白菜回来。
杨母和大嫂帮着理理老菜叶子,杨小丰跑着拿去喂了鸡。
杨衣又去抓了一些泡辣椒和酸萝卜,将这些切好备用。
先把骨头汤炖着,打去浮沫,加入去腥的葱姜蒜,便上锅炖着。
想着没这么快上汽杨衣便出来坐着闲聊。
杨老爹看看天色,进来说:“今年的雪怕是有些大啊,只盼得过两日丰收节是个好天气。”
想着丰收节要来了,杨衣的香肠还不见影,她登时有些急了。
杨母也看出来了,安抚道:“我下午去刘屠户家里看看,他应该是杀了猪了,我去把这猪下水买回来,再割上30斤肉回来。”
听杨母要提这么多东西,杨谷也立马道:“娘,我跟着你去,帮你拿。”
杨衣点点头,说道:“娘把肉买回来,我今明两天就把这肠灌上,等丰收节就拿到镇上去卖。”
突然想着丰收节要去山脚买葛根饼,杨衣又道:“娘,到时候还要麻烦你帮我看着摊子。”
杨母点点头,到时候这腊肉香肠一卖,手里可算有了进项。
大哥杨石也计划着下午去山上看看那窑干了没有,想着风大,多半是能行。
只是这碳价格不知道上去没有,杨老爹不放心杨石一人上山,也计划着一起去。
见下午有事做,杨衣又继续回灶房去做饭。
那大骨头差不多熟了,但是要到晚上味道可能更好。
杨衣将萝卜和白菜下锅,继续添柴大火烧着。
杨衣原想着唤杨谷进来烧火,但大嫂已经来坐下帮着烧火了。
大嫂张秀兰没有啥害喜的症状,只是爱吃那盐味重的饭菜。
见杨衣做爆炒猪大肠,她是十分开心的。
“这菜要下着饭吃才好,只是今年的新米都卖了,明年还是要多种些才好。”张秀兰咽了咽口水,说道。
杨衣点点头,说道:“我蒸了两碗米,应该是够今天中午吃了。”
看着锅烧辣了,杨衣倒入油,把辣椒酸萝卜炒出香味,将大肠倒入,三两下混着辣椒翻炒均匀。
想着这时候起锅还是太生硬了,还要使劲咀嚼。
杨衣便想着炖煮的软烂一些,便舀了一碗水,这水烧干,这辣椒炒猪大肠便差不多软烂好吃了。
杨衣去抬碗筷出门,而大嫂留在灶房里看着火。
杨衣转来后,将锅里的萝卜和白菜混着汤舀出来,骨头汤也不舀,留在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