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炼钢炉做成了
- 综武:我崇祯开局就是陆地神仙
- 心灵鸡汤熬制所
- 2210字
- 2025-04-29 12:00:20
要知道,后金鞑子要是入关,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三万八旗铁骑,个个都是以一当百的狠角色。
就凭现在这点实力,恐怕连人家的马蹄都挡不住。
“看来,还得靠科技兴国啊!”朱由检眼神一凛,心中已经有了主意,“新式火铳,才是克敌制胜的关键!只是……汤若望那家伙,炼钢炉到底搞出来了没有?”
一想到这,朱由检便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神念如同潮水般涌向了兵仗局的方向。
然后他就看到汤若望穿着一身黑色的神父袍,正迈着大步,兴高采烈地朝着皇宫赶来。
那张老外脸上,满是激动和兴奋。
“呦呵,看这老小子乐的,估计是成了!”
朱由检一见汤若望这表情,顿时心中一喜。
“曹大伴!”朱由检放下手中的奏折,对着身边的曹化淳说道。
“奴婢在!”曹化淳连忙躬身应道。
“去,把汤若望给朕带过来!”朱由检吩咐道。
“奴婢遵旨!”
说完,曹化淳便躬着身子,小心翼翼地退出了乾清宫。
他走出乾清宫,一眼便看到了穿着黑色神父袍的汤若望。
他那大胡子和满脸的激动,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汤大人,陛下已经知道了您来了,让咱家过来迎接您。”曹化淳笑道。
“哦?”汤若望一脸惊讶,“我还没通报呢,陛下是怎么知道我来的?”
“汤大人,您还不知道吧,咱们陛下可是陆地神仙,什么都知道!”曹化淳微微一笑。
汤若望闻言,更是惊讶得目瞪口呆。
他虽然对皇帝的能耐有所耳闻,但亲眼见到这些神奇的事迹,还是让他感到不可思议。
他重重地点了点头,跟着曹化淳走进了乾清宫。
御书房内,朱由检端坐在龙椅上,神态从容,眼神锐利。
汤若望一走进门,便跪倒在地,恭敬地行礼:“臣汤若望,参见陛下!”
“汤若望,平身吧!”朱由检摆了摆手。
汤若望站起身来,心中依然激动不已。
他深吸一口气,激动道:“回陛下,炼钢炉已经炼制好了!而且试了一炉,半天就炼制出了一千斤的精钢,是真正的精钢!”
一旁的曹化淳闻言,顿时被震撼得目瞪口呆。
他猛地跪倒在地,激动地高呼:“陛下圣明!陛下圣明!我大明要强盛了!”
朱由检看着曹化淳的反应,心中暗暗点头。
一千斤精钢,这可是大明一年左右的精钢出产量,现在只要半天就能出一炉了,难怪他们会如此激动。
但朱由检自己却异常淡定,前世一炉一千斤的精钢对他来说,实在是小意思了。
汤若望见朱由检如此镇定,心中更是佩服不已。
在他看来,陛下这等养气功夫,实在是无人能及。
朱由检赞赏道:“汤若望,你做得不错,大功一件,朕记下了。”
这话说得轻描淡写,却掷地有声,让汤若望激动得差点又要跪下。
“朕现在有个新的任务要交给你。”朱由检顿了顿,继续道,“尽快生产出一万把长杆火铳,全部都用精钢制作,朕要求它们在两百步的距离上还能击穿建奴的盔甲!”
汤若望一听,原本兴奋的表情顿时蔫了。
他小心翼翼道:“陛下,这…这难度恐怕有点大啊…”
“哦?说说看,有何难处?”朱由检问道。
“陛下,建奴的盔甲,那可是出了名的厚实,两百多斤往上走啊!那玩意儿,简直就是个移动铁疙瘩!一百步以内,臣有信心能击穿,可两百步…除了击不穿外,这子弹的偏差也太大了,基本没什么准头啊!而且,要想加大威力,那就得增加火铳的重量。重量太大,又笨重,不适合士兵携带和瞄准…”
汤若望絮絮叨叨地说着,像个老学究一样,把各种技术难点都摆了出来。
朱由检听着,却只是微微一笑。
他摆了摆手,打断了汤若望的话:“准头?朕不在乎准头!朕只要威力!只要能击穿建奴的盔甲就行!你可以加大长杆火铳的长度和厚度,不用在乎重量!”
汤若望一脸懵逼:“啊?不在乎重量?那得多重啊?士兵扛都扛不动啊!”
朱由检哈哈一笑道:“这些火铳,不是给一般的士兵用的,是给武林高手用的!他们各个都是先天以上的修为,力大无穷,别说几十斤的火铳,就是几百斤的,他们也能耍得虎虎生风!”
“武林高手?”
汤若望愣住了,这画风转变得太快,他有点跟不上节奏。
但一想到那些飞檐走壁、力能扛鼎的武林高手扛着巨大的火铳冲锋陷阵的场景,他突然觉得…有点刺激!
“原来如此!”汤若望恍然大悟,眼中满是兴奋之色,“如果是给武林高手用的话,那臣就能做出来了!”
他感觉自己就像发现了新大陆,整个人都充满了干劲。
“好!建奴就快要扣关了,朕需要你一个月内制作出一万把这样的火铳!你能做到吗?”朱由检问道。
汤若望一听,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苦着脸说道:“陛下,一个月…这实在是不可能啊!兵仗局只有三百多个火器师父,就算用流水线生产,一个月最多也就一千多把…要是一万把,至少需要九个月左右…”
朱由检脸色顿时阴沉下来,“不行!一个月!最多两个月!朕等不了那么久!”
他猛地一拍桌子,龙椅都跟着颤了颤,吓得汤若望一个哆嗦。
“人手不够?那就扩招!朕不管你用什么方法,哪怕是把大明国的铁匠铺都搬空了,也得给朕凑够人手!”朱由检不容置疑地说道。
汤若望战战兢兢地回答道:“陛下,臣…臣尽力而为…只是,这民间铁匠水平参差不齐,恐怕…”
“水平参差不齐?”朱由检冷笑一声,打断了他,“那你就培训!让兵仗局那些老手,每人带几个徒弟,教会他们怎么做火铳!朕就不信,还造不出几把破枪!”
汤若望一听,双眼一亮,这倒是个办法!
他赶紧盘算起来:“陛下,如果…如果能招到三千名左右的铁匠,然后进行短期培训,让他们上流水线生产…那…那估计在一个多月内,就能造出一万把长杆火铳了!只是,这…这民间招募铁匠,恐怕…不容易啊…”
“这个你不用管!”朱由检大手一挥,霸气十足,“朕会让厂卫去办!朕就不信,在大明的土地上,还找不到几个会打铁的!”
他转头看向一旁侍立的曹化淳,“曹大伴,你来说说,半个月内,能不能召集三千名铁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