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目标,尼亚罗马
- 那年搞军工,我的无人机卖爆了
- 绘梨衣的猫
- 2106字
- 2025-04-20 00:37:40
“咚咚咚。”
突兀的敲门声在安静的楼道里显得格外突出。
“进来。”
姜晨深吸一口气,推开了那扇厚实的木门。
王连长,或者说现在应该称呼的王厂长(打仗的时候叫王连长,搞军工的时候叫王厂长),正坐在那张宽大的、堆满了文件和图纸的办公桌后面。
他戴着一副老花镜,正低头审阅着一份文件,眉头微蹙,神情专注。
阳光在他略显花白的鬓角上投下一抹亮色,也照亮了空气中飞舞的细微尘埃。
听到开门声,王连长抬起头,镜片后的目光锐利地扫了过来。
但当看清是姜晨时,他严肃的表情缓和了些许,嘴角甚至微微向上牵动了一下。
这个年轻的大学生总能给她带来惊喜。
“哦,是姜晨同志啊。”他放下手中的文件,摘下老花镜,用手指揉了揉眉心。
“快坐,快坐。”他指了指办公桌前的一张木椅子。
“王厂长。”姜晨恭敬地喊了一声,依言坐下,身体挺直,将手中卷好的图纸暂时放在膝盖上。
“最近在06车间那边怎么样?还习惯吗?”王连长随口问道,拿起桌上的搪瓷缸子喝了一口浓茶,目光却一直在不动声色地打量着姜晨。
作为06车间的负责人,姜晨此刻本应和手下的工人一起呆在生产线上,怎么有时间来自己这里闲逛?
肯定有事!
如果是别人,那指不定会遭到自己的一顿臭骂。
但眼前这个年轻人,自从上次在靶场技惊四座,并且对63式步枪提出改进方案之后,就一直是他重点关注的对象。
这小子确实肚子里有货,不是纸上谈兵的空想家。
而这两天军区陈参谋那边反馈回来的一些前线的信息也印证了这一点,听说卫国他们对这个素未谋面的大学生评价很高。
要不是这个大学生,侦察连指不定伤亡多大。
“谢谢厂长关心,挺好的。”姜晨回答道,“车间的老师傅们都很照顾我,技术上也很精湛,我跟着学到了不少东西。改良后的63式步枪试生产也基本进入尾声了,目前看效果还不错。”
“嗯,不错就好。”王连长点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你搞出来的那个改良方案,反响很好。不仅解决了咱们厂63式库存积压的老大难问题,还给咱们厂争了光。陈参谋前两天还打电话过来,特意表扬了你,说军区首长对这款改进枪很感兴趣,后续的订单,很有希望!”
这确实是个好消息,意味着工厂能有持续的生产任务,也意味着姜晨的价值得到了更高层级的认可。
但他知道,王连长特意提起这个,恐怕不仅仅是为了表扬。
果然,王连长话锋一转,身体微微前倾,表情变得认真起来:“姜晨同志,还记得你上次跟我提过的那个建议吗?关于……嗯……用我们的轻工业产品,去和一些对我们商品感兴趣,同时我们又需要他们某些特种资源的国家,进行‘以物易物’的那个想法?”
姜晨心中一动,立刻点头:“记得,厂长。当时只是我一个不成熟的想法,主要是考虑到咱们厂一些设备老化,还有特种钢材、精密加工设备等方面的短缺问题。”
“想法很大胆,但并非不成熟!”王连长语气加重了几分,眼神有些严肃“你的这个建议,我整理了一下,结合咱们厂和军区的一些实际需求,向上级做了汇报。你猜怎么着?”
他没有直接说下去,而是卖了个关子,观察着姜晨的反应。
姜晨的心跳不由得加快了几分。
他隐约猜到了结果,但还是配合地露出了恰到好处的期待和疑惑。
“上级……批准了?”
“不仅批准了,而且评价很高!”王连长猛地一拍桌子,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上级认为,在当前国际形势下,这种灵活的、不涉及敏感货币交易的‘以物易物’方式,非常具有可行性!特别是针对像……嗯,像‘尼亚罗马’那样,和我们关系友好,但在某些技术领域有我们所长,同时他们又对我们的常规武器装备有需求的国家,完全可以尝试!”
尼亚罗马!
姜晨的呼吸微微一滞。
没想到军区首长也和他的想法不谋而合。
这个东欧国家在某些精密机械加工、特种冶金方面确实有其独到之处,与龙国也保持着相对友好的关系。
如果能通过这条线,引进一些先进的机床设备或者特种材料样品,那对于提升龙阳军工厂乃至整个龙国军工的基础水平,都将是巨大的助力!
更重要的是,这背后可能隐藏着获取更多资源,甚至为“焚风”项目铺路的机会!
“这……这真是太好了!”姜晨由衷地感到兴奋。
“好消息还不止这个。”王连长看着姜晨,目光灼灼,“军区那边经过研究,认为你作为这个建议的提出者,对相关技术和我们的需求也最了解,所以决定……”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道:“让你作为我们厂,乃至军区方面的前期联络人,先尝试和‘尼亚罗马’那边对口的单位,进行初步的接触和沟通!探探路子,看看技术交流和物资互换的可能性有多大。”
“我?”姜晨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
让他一个刚来工厂没多久,名义上还是个锅炉工兼车间代理主任的年轻人,去负责与一个外国进行前期沟通联络?
这责任也太重了吧?
而且跨度也太大了吧?
“怎么?没信心?”王连长眉头一挑,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不要妄自菲薄嘛。你的能力,我们都看在眼里。让你去,不是让你立刻签什么大单,主要是进行前期的技术层面沟通,了解对方的需求和我们可能获得的东西,建立一个初步的联系渠道。当然,具体的对外政策和谈判口径,上级会有明确指示,也会有专门的同志协助你。但这个‘敲门砖’的角色,军区认为你最合适。”
王连长站起身,在办公室里踱了两步,语气变得语重心长:“姜晨啊,这既是信任,也是考验。更是机会!一个让你接触更广阔天地,为国家、为工厂做出更大贡献的机会!你要好好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