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亲政期间发生的最大事情莫过于旷日持久的国本之争,以及由此引发的延绵不绝、乃至一直波及到南明的政治动荡。
这段历史必然要在《红楼梦》中有所体现,但作者并未在秦可卿身上隐写这段复杂的历史,而是采用了借古喻今的方式,将历史隐藏在以秦可卿为主角,贾珍、贾蓉、贾蔷、焦大等人为配角的一出大戏之中。
把需要隐写的历史藏在戏剧的剧目中,这种手段在前面的解析中我们已经屡次遇到,借《双官诰》中误传冯瑞死讯回乡,隐写误传洪承畴殉国之事;借《玉簪记》中陈妙常精通音律,以此隐写潞王朱常淓擅长琴艺。后面还会看到《八义记》中周坚受赵朔之恩替赵朔受死,隐写北太子案中崇祯太子的结局,等等。
《红楼梦》其实是在秦可卿身上,把戏剧《长生殿》重新演绎了一遍,以之隐喻朱郑爱情引发的政治乱局。
《长生殿》讲述的是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长生殿》是四大古典戏剧之一,也是《红楼梦》成书时代最有影响力的戏剧。据红学家们分析,《红楼梦》的创作受到过《长生殿》深刻影响。甚至“谁是《红楼梦》作者”这个谜题的诸多候选答案中,洪昇(洪思昉)也是排名靠前的一个。
熟悉《红楼梦》的人很容易把秦可卿与杨贵妃联系在一起:
秦可卿的卧室中挂有一幅唐伯虎的《海棠春睡图》,这幅图画的是贵妃醉酒的情形,杨玉环喝醉酒,鬓乱钗横,唐明皇笑日:“岂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这幅画将秦可卿的身份与杨贵妃联系起来。
杨贵妃最后被赐死,以一条白绫自缢。《红楼梦》中没有写秦可卿死因,但在秦可卿判词的前面,有一幅“有一美人悬梁自尽”的画,暗示秦可卿自缢而亡。
焦大骂“你们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其实说的都是秦可卿。
秦可卿与老公公贾珍有私情,这是确凿无疑的事情。从贾珍在秦可卿死后如丧考妣、“恨不得替他去死”的表现来看,两个人有着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杨玉环本是李隆基的儿媳妇,但被李隆基看上后便召入宫中立为贵妃,开启了一曲荡气回肠的悲歌。
秦可卿养小叔子,是说她和贾蔷有私情。
贾蔷相当于是贾珍的养子,“比贾蓉生的还风流俊俏”,“那些不得志的奴仆们,专能造言诽谤主人,因此不知又有了什么小人诟谇谣诼之辞”,贾珍就让贾蔷搬出宁府了。
“那些不得志的奴仆们”自然包括焦大,“造言诽谤主人”“诟谇谣诼之辞”自然就包括“爬灰”、“养小叔子”等语,可见焦大口中的“养小叔子”便是说秦可卿与贾蔷有暧昧关系。
贾蔷与秦可卿的私情映射了杨贵妃和安禄山的暧昧关系。杨贵妃与安禄山是否有私情这是一桩疑案,但从《红楼梦》中“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一语来看,作者是默认二人有私情的。
安禄山认杨贵妃为干娘,也就相当于是李隆基的干儿子,而贾蔷是贾珍的养子。安禄山是突厥人,属于“戎羌”,贾蓉、贾蔷二人的名字取了“戎羌”的谐音。可见贾蔷就相当于《长生殿》中的安禄山。
《海棠春睡图》、扒灰、养小叔子、自缢,作者用这些符号就是告诉读者:宁国府上演了一出《长生殿》的大戏。
红学家土热默先生在《红楼梦与经典戏剧》一书中论述过秦可卿与《长生殿》的关系,其中有这样一条信息:
《长生殿》中杨贵妃缢死马嵬坡后,她的两个侍女念奴和永新,一个自杀殉葬,一个守墓看坟,后又流亡金陵。所以《红楼梦》中也让秦可卿的两个丫鬟,一个触柱而亡,一个做义女伴灵。所写这些,无非让读者在她身上看出杨贵妃的影子而已。
笔者查看了《长生殿》原文,并未找到侍女殉葬情节,大概因为杨贵妃演绎出来的故事有非常多不同版本,土热默先生接触到的版本有此情节。如果这条信息属实,那么就进一步证明了《红楼梦》就是以宁府为戏台,把《长生殿》重新演绎一遍。
《红楼梦》作者花这么多心思把《长生殿》搬到宁国府,就是因为李隆基、杨玉环对李唐王朝的影响,与朱翊钧、郑梦境对朱明王朝的影响,有太多相似之处。
唐明皇开创开元盛世,是唐朝最鼎盛的时代。明神宗身处万历中兴,是明朝最繁荣的时期。
杨玉环、郑梦境都是贵妃,都是“三千宠爱在一身”。
李隆基、朱翊钧遇到他们的真爱后,都开始沉溺于酒色歌舞,“从此君王不早朝”。
唐明皇、杨贵妃有长生殿盟誓,明神宗、郑贵妃有大高玄殿私约,所谓“词中有誓两心知”。
李杨爱情、朱郑情缘都导致了严重的君臣对立,两个皇帝都是“君王掩面救不得”,唐明皇无法保住爱妃的性命,明神宗无法履行自己的誓言。
李杨爱情激起了安史之乱,大唐王朝自此一蹶不振;朱郑情缘引发国本之争,大明王朝由此走向灭亡。
.......
我们再来看秦可卿的判词和判曲《好事终》,既是描写李杨,也在评述朱郑:
“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杨玉环的羞花之貌,郑贵妃的绝代风华,成为唐、明两个王朝衰亡的根由。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李隆基与杨玉环的两情相悦,朱翊钧和郑贵妃的海誓山盟,使得两个君王开始沉迷享乐,最终成为两个盛世走向没落的诱因。
“宿孽总因情”,两个帝王的爱情,是诱发了两个王朝衰落的“宿孽”。
可见《红楼梦》正是借用李隆基、杨玉环的爱情故事,隐喻朱翊钧和郑梦境的风流公案引发的明末政治危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