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舆论战

“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

此为昏义六礼也。

若是迎娶正妻,六礼自是要筹备完全,方才能够成婚。

然纳妾则不同。

妾的地位低下,甚至可以公开买卖。

被卖者“以绿巾裹头,以别贵贱”,并以此为由,诞生了“绿帽子”这样的骂人话。

不过陆氏终究不是常人。加之如今刘邈又无正妻,虽然六礼的过程简单了些,但却并不卑贱。

刘邈看着房中的陆氏,一双明媚的眸子正火热的盯着自己,也是来到陆氏身边坐下。

两人大腿贴的很近,已经能够感受到彼此的体温。

陆氏的双手本来叠放在自己的小腹处,此刻却被刘邈拉在手中,放在腿上。

“我不瞒你。”

“迎娶你,本是寻江东士人为助力。”

“如今大争之世,男女欢爱不过小事。日后大抵也没有时间陪伴你左右。”

“不过我与陆忠义所言并无虚假。陆氏之恩,必然铭记在心;倘若有朝一日侥幸事成,自然以高位相待。”

刘邈再次强调。

自己迎娶陆氏,从来都是一门政治联姻。

若是陆氏想要从自己身上渴望得到什么爱情,那陆氏大抵是真的想多了。

让刘邈有些意外的是,陆氏在听到刘邈的话后,非但没有生气,眼中反而再次流露出炙热钦佩的神色。

“刘使君难道真以为妾身还是懵懂的及笄之龄不成?”

“今日刘使君之言,我又如何不知呢?”

“刘使君乃是成大事的人,若是只沉溺于闺房之事,倒反而令人失望。”

刘邈的话直,陆氏的话同样也不走那些弯弯绕绕。

陆氏嫁予刘邈,自然也不可能是图刘邈的容貌端正。

只因刘邈性情豪爽,做事不拘一格,又是九江太守、汉室宗亲,能够庇护左右,陆氏这才愿意献身。

人最害怕的,就是拿捏不清自己的份量。

但陆氏眼下显然对自己有着明确的认知,这样的话语也让刘邈心中安定。

“只是刘使君,妾身还有一事相求。”

“但说无妨。”

“吾儿伯言,自幼聪慧,还望使君加以栽培,以便日后成为使君助力。”

刘邈听闻是陆氏担心陆逊,当即笑道:“伯言之事,夫人勿虑。”

若不是为了陆逊,刘邈还真不一定会选择迎娶陆氏。

而对于陆逊将来的成就,没有人比刘邈更为清楚。

对陆逊,刘邈呵护都来不及,怎么会选择疏远呢?

“吾必将伯言视若己出!”

如果自己与陆逊非亲非故,刘邈是真的没有把握收复陆逊,让陆逊为自己所用。

但现在不同。

迎娶了陆逊的母亲,陆逊就是自己的儿子!

打架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陆逊之后,就是想不为自己效力,恐怕也是不大可能了!

而陆氏见到自己心中最后一件忧虑之事已经解决,也是敞开心扉。

玄纁舆服被慢慢解开,露出里面的褒衣。

白嫩的肌肤若隐若现,在烛火的照耀下,竟然好似玉石闪烁,照亮整个寝室。

随即,陆氏又轻轻弯下腰肢,用皓齿咬住刘邈腹间的腰带,缓缓用力。

刘邈伸手抚摸陆氏脸颊,心中突然有了异样。

虽然自己已经和陆氏说过,自己与她并没有什么感情。

但俗话说的好。

日久生情嘛!

有些事情,果然还是不能太过武断!

……

……

陆康之后,亦是没有食言。

直接赠送刘邈粟米万斛,还有铁甲百套,可谓丰厚!

“刘使君,既然如今都成了一家人,那我也有话直说。”

陆康在刘邈纳陆氏为妾后,言语中更是多了几分亲切。

“那周昂兄周昕,为丹阳太守,麾下丹阳武卒骁勇善战,不可不防。”

“虽然周昕不可能直接派遣郡兵助力周昂,但肯定也会分予周昂精锐相助。”

“使君如今,不可冒然前往九江,理应招募兵马,如此才能与周昂争夺九江。”

刘邈听后,深以为然。

远在冀州的袁绍,不可能随便任命一个人为九江太守。

之所以选择任命周昂为九江太守,就是因为其兄长周昕为丹阳太守,在扬州本地有着势力。

自己若是单枪匹马前往九江,大概率是被人家一刀捅了然后丢到长江里去喂鱼。

无论什么时候,手中有兵,心中才能有底气!

不过除了在军事上武装抗争,刘邈还有一个想法。

记忆中,之后袁术入主淮南,虽然大体上还算顺利,但是其中终究有些波折。

刘邈记得,好像是扬州刺史不愿给袁术开门,袁术盛怒之下只得引兵来攻,弄得淮南百姓士人纷纷厌恶袁术,这才前往江东避难。

所以刘邈猜测,如今的扬州刺史,大抵也不是袁氏那头的,自己完全可以从这方面下手,打上一场舆论战!

“陆忠义不如遣人往扬州刺史处,向他施压,问他究竟是亲近袁氏,还是效忠朝廷。”

“此外,还可将消息散布民间,让周昂在大义上陷入被动。”

刘邈很清楚自己的优势在哪。

汉室宗亲!朝廷任命!

汉室四百年积累下来的声望,就是刘邈最大的王牌!

而自己的劣势,则恰恰是周昂此时的优势,也就是其兄周昕背后的支持。

以己之短,击彼之长,这显然不是聪明人应该做的事情。

扬长避短,这才是刘邈如今应当遵循的原则!

而陆康在听到刘邈要打“舆论战”后,亦是眼前一亮。

他一开始只想着用武力相争,却全然没想到还能用盘外招来发动舆论!

若是上有扬州刺史的支持,下有民间百姓的认同,那此战的优势未尝不能朝着自己这边倾斜!

“善!吾这就与陈元悌发去文书!”

——————

注1:

扬州刺史陈温素与洪善,洪将家兵千馀人,就温募兵,得庐江上甲二千人,东到丹杨复得数千人,与太祖会龙亢。——《三国志·魏书九·曹洪传》

袁术更用陈瑀为扬州。瑀字公玮,下邳人。瑀既领州,而术败于封丘,南向寿春,瑀拒术不纳。术退保阴陵,更合军攻瑀,瑀惧走归下邳。——《英雄记》

现在的扬州刺史是陈温,陈元悌,而非刘邈记忆中不给袁术开门的陈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