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没有喜悦的团聚
“奶奶,你说,我爸妈什么时候能回来啊?”当我平静下来,趴坐在家中的写字桌前,试探着问祖母。这个问题,我儿时经常问过,现在有好久都不曾问了。
祖母正坐在我对面剥豆子,她撇过头来看我,“怎么,想你爸妈了?你刚才哭就是因为这?”我没有回答,只是拿起书包,掏出作业本来。
“告诉你吧,你爸妈明天就到家了,而且听你爸爸说,还给你买了一个新书包。”祖母满心欢喜地告诉我,继而又絮絮叨叨:“你以后可要认真学习啊,别人家的孩子都是能跳能跑的,想想自己的孩子这个样子,他们会很伤心,所以你得更加听话、懂事,知道吗?”
我眼前一亮,立即兴奋起来,冲着祖母大声说:“奶奶,真的?太好了!”只听了祖母前一半话,而后根本不再去听祖母太多的絮叨。
出于孩子的一种虚荣心,隔天我回学校后,我还故意对着那个耻笑我“没爹没妈”的环程大肆炫耀一番,我说:“我爸妈今天就回来了,而且还给我买了书包,可漂亮了!”环程看我一眼,鼻腔里“哼”了一声,没有再说什么,估计把他气得够呛,我心中窃喜,甚至欢呼,有父母的孩子就是好,其实我本来就是有父母的啊!
这一天,我的神经始终处于极度兴奋且又紧张中,我想象着和父母见面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他们会高高地将我抱起?高兴地和我说“孩子,爸爸妈妈回来了!”?会和好几年前回来的时候一样,带给我一些惊喜?……各种各样的设想在我的脑海里徘徊,就连在讲台上的老师都变成了父母的影子,仿佛正在冲着我笑呢。
我散学回家后,刚到门口,就听到屋内有人在说着话,祖母告诉我:“你爸他们到家了。”我用眼睛寻向屋里,却没有人走出来。祖母将我抱下车,扶着我走进屋内,这时我看到了屋内的父母,他们正整理着行李,仿佛并没有看到我走了进来。
“爸!妈!”我冲他们喊道。
父母抬起头,看了看我,父亲应了一声:“嗯,回来了。”声音很小,没有丝毫的喜悦。随后继续做着他们自己的事情。屋内还有一个人,我不认识,听祖母说是送他们回来的司机。
我坐到我的写字桌前,按部就班地掏出课本、作业本、文具盒,默默地写起字来。屋里的沉默将我所有的激动和兴奋全部驱散殆尽,于是整个人感到不自在起来。
晚饭的餐桌上,全家人都坐在一起,而我因为坐不住,所以还是倚在墙根,在我那个写字桌上吃着饭。我听到那位司机在餐桌上问父亲:“那是你姑娘啊?”我没有听到父亲的回答,倒是听到了母亲一声长长的叹息。
“对,那是他姑娘,只是不能走路,脑袋可好使了。”祖母兴奋,话也就多了,忙帮着父亲回答起来。父亲没有插话,我抬头望向他时,发现他脸上的表情很窘,似乎触碰到了一件本就不应该提及的事情,随后对祖母说:“妈,咱吃饭,吃饭。”
我的心……猛地跳了起来,感觉呼吸都有些发紧了;一种捉摸不透的、充满恐惧的想法,从我心底油然而生了……
第二天正好迎来周末,不用去上课,就坐在家中写作业,祖母在屋里屋外忙活,因为父母的回来,家里变得繁杂起来。祖母和我打趣着:“小逸,你看,你爸爸妈妈现在都回来了,你咋不和他们谈谈心呢?”父母都在屋里,时不时地瞅我一眼。
我畏缩起了脑袋,整个身体哆哆嗦嗦,显得极不自然。是的,这时的我对父亲和母亲产生了一种很大的生疏感。在他们面前,我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榆木头”——不踢不动,我几乎不言不语,他们问我什么问题,我回答什么,我不会主动跟他们交流,不是我不想和他们说话,而是根本不知道去讲些什么。
“小逸,我和你爸给你买了一个新书包,想不想看看?”母亲将目光转向我,问着。
“嗯!”我点点头。
母亲走过来,伸出手,准备扶我:“来,我带你去看看。”
祖母在一旁笑嘻嘻的,似乎比我还高兴:“去,和你妈看看去。”
我木然地看着她们,她们的话语在我心中激起的不是欲望,不是欣喜,不是快乐,而是一种隐隐约约的痛苦和忧伤。这忧伤飘忽不定,朦朦胧胧,像一场虚幻的梦。
母亲搀着我来到她的房间,她从柜子里取出一个挺漂亮的书包,她问着我:“漂亮不?”我还是点点头,流露出喜欢的神色。父亲站在一旁,母亲看了看他,又看看我,叹息道:“老刘,你说这孩子这个样子可怎么办呢?”在此时此地,我如果表露自己内心对母亲的感激,或者我可以像一个正常孩子一样对母亲撒撒娇,也许我也很可能会因此而被母亲拥入怀里。可是现在,我做不到,我不明白我为什么做不到。
我低下了头,再不敢去看他们的面孔,我感觉在我的潜意识中,我已经彻彻底底的害怕父亲和母亲了。心里深深地自责起来,我觉得自己给他们丢尽了颜面,他们都是那么好那么漂亮的两个人,怎么会拥有一个我这样的女儿呢?尽管残疾不是我的错。十岁的我,不知道是懂事过早还是懂事过晚,有着一种不符合年纪的想法。和父母的团聚,显得那么的冷清、寂静,甚至还略带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