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漫游四方
---
【洛阳惊鸿】
开元十八年(730年),李白携新婚妻子许氏暂居安陆。某日清晨,他独自从白兆山出发,策马北上,直奔洛阳。途经龙门石窟时,见伊水倒映千佛,忽闻钟声自香山寺传来,当即赋诗《秋夜宿龙门香山寺》:“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诗成之日,恰逢贺知章自越州入京,二人在洛阳酒肆初遇,贺知章读罢《蜀道难》拍案而起:“此非人间语,定是谪仙人!“遂解金龟换酒,畅饮三日。
【梁园雪夜】
李白闻听梁园(今商丘)乃汉梁孝王行乐之地,遂于岁末踏雪而至。时值大雪封路,他夜宿荒寺,见残壁上留有梁孝王宴客图,不禁抚今追昔,写下《梁园吟》:“梁园吟,梁园吟,梁王宫阙今安在?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雪夜中,他与猎户围炉夜话,听其讲述汉代文人雅集旧事,竟至天明。翌日踏雪寻梅,于城南遇一老翁持竹笛吹奏《梅花落》,笛声穿云裂石,李白当即挥毫题壁:“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曲江遇杜】
开元十九年春,李白沿黄河故道东行至东都洛阳,与二十岁的杜甫初遇于天津桥畔。二人同游曲江池,见贵胄子弟竞渡龙舟,百姓沿岸欢呼,杜甫作《曲江行》,李白则醉倚画舫,吟出《襄阳歌》:“落日欲没岘山西,倒著接蓠花下迷。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鞮。“当夜,二人对月而饮,杜甫赠诗“李侯金闺彦,脱略身外事“,李白则以“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相和,二人肝胆相照的友谊就此缔结。
【夜泊秦淮】
李白沿长江东下金陵,夜泊秦淮河。画舫中传出《后庭花》的乐声,他登舟寻访,竟遇江南名妓莫愁女。莫愁以琵琶弹奏《春江花月夜》,李白听罢大醉,提笔在船舱壁上题下《秦淮夜泊》:“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次日清晨,他发现诗作已被抄录张贴于秦淮两岸,百姓争相传诵,“诗仙“之名不胫而走。
【醉草吓蛮书】
天宝元年(742年)春,李白漫游至广陵(今扬州)。恰逢高丽使团来朝,要求以诗文比试,扬州盐商巨贾束手无策。李白闻讯大笑,醉饮三碗高粱酒,借着酒劲在宣纸上狂草《答高丽使书》。其文辞雄浑、书法如龙蛇走笔,令高丽使者面如土色。此事传至长安,玄宗闻其才名,遂下诏征召李白入京。
【尾声:长安梦始】
漫游十年,李白的足迹遍布大半个盛唐版图。他以诗为舟,以酒为帆,将山川风物化作锦绣文章。从梁园残雪到秦淮月色,从洛阳惊鸿到广陵涛声,他的诗名如蒲公英般随风飘散。然而当圣旨降临扬州驿时,这位自诩“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的诗仙,却在金鞍马上第一次感到了命运的重量——长安,这座辉煌的都城,既是他梦想的顶点,也将成为他命运的漩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