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胡同·光影》

挂了电话,乔霖靠在冰冷的墙上,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

脸上的懵懂消失不见,眼神恢复了平静。

非独家授权,分成模式,这初步的条件还算满意。

他攥紧了拳头,总算是迈出了第一步。

心情大好的乔霖,立马跑到打印店,把《胡同·光影》又印了两份。

找到正收拾东西准备滚蛋的文彰,乔霖把剧本塞他手里:“喏,李老头看过了,准了。‘石头’那角色,你的菜,寒假没事琢磨琢磨,开学就得开干了。”

文彰挑眉接过,没废话,就一个字:“行。”但那眼神,明显认真了几分。

呵,傲娇的家伙。

他又逮住咋咋呼呼的白百荷:“小白同志,‘红缨’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就交给你了!剧本加了你的点子,看看对味不?假期好好揣摩,开学就指望你这‘胡同小钢炮’了!”

“真的?过了?太棒了!”白百荷一把抢过剧本,兴奋得小脸通红,“放心吧乔导!保证完成任务!”

嗯,这傻妞比较好忽悠。乔霖满意地点点头。

把任务布置下去,乔霖感觉自己现在有点制片人+导演的意思了。

虽然班底草创,项目简陋,但一切尽在掌握,优势在我!

几天后,合同寄到,乔霖用他那超级大脑扫描了一遍,确认没坑,大笔一挥签了字寄回。

又过了两天,就在他假模假样准备回家的前一天,手机短信提示音响起,来自广州飞乐的三千块已到账!

看着那串数字,乔霖站在人来人往、充满离别愁绪的校园主路上,心情愉悦。

不算挨打得来的十五万,这是第一桶金,货真价实的第一桶金!

虽然只是区区三千块,连个像样点的手机都买不起。

......

中戏放寒假了。

校园里瞬间人去楼空,连空气都透着一股萧瑟。

乔霖站在宿舍楼下,看着提着大包小包、兴高采烈往家赶的同学们,心里头却有点没底。

回家?回哪去?便宜老爹老妈好像在非洲?还是回原主那鸟不拉屎的老家发呆?

他觉得留在京城,租的小破屋虽然条件差点,但网速相对快,图书馆资源多,最重要的是清净。

白天,啃理论!

表演、导演、编剧这老三样自然是基础,什么布莱希特、格洛托夫斯基、黑泽明、库布里克......管他什么流派的大师,照单全收。

晚上,搞拓展!

光懂艺术不行,还得懂怎么把艺术变成钱!

合同法基础?学!免得以后被人坑了还帮人数钱。

电影制片流程?学!从拉投资到组建剧组,再到拍摄发行,一条龙。

基础乐理和编曲?学!以后抄歌...不对,是“创作”歌曲,也得像模像样不是?

光是想想这堪比高三冲刺的学习量,乔霖就觉得太阳穴突突地跳。

脑子确实好用,灌输知识跟开闸放水似的,效率贼高。

但乔霖逐渐发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玩意儿的后劲儿也忒大了点儿。

每次狠塞一堆东西进去,那感觉就像是跑了个马拉松还顺带被大卡车碾过一遍,骨头缝里都往外冒着疲惫,脑袋里像是塞满了浆糊,沉得抬都抬不起来。

只能通过睡觉来恢复,不睡?不行!少睡?更不行!

没有十几个小时以上的昏天黑地、雷打不动,根本别想把那股子被掏空的虚脱劲儿给缓过来。

他有时候甚至觉得,这代价付的不是精力,是阳寿。

不过嘛...乔霖甩甩头,把那点儿不适感压下去。

不就是睡嘛,哥们儿就当提前体验老年退休生活了!

当然,学习的同时,他也没忘了关注《老鼠爱大米》的动静。

偶尔,他会顶着慢得令人发指的拨号上网,去当时几个还算有点人气的音乐论坛、或者SP公司的网站逛逛。

果然,初期几乎没什么浪花。

偶尔能在某个犄角旮旯的帖子里看到有人提一嘴“最近听到一首怪歌,叫啥老鼠爱大米的,有点上头”,或者在某个提供彩铃下载的小网站上看到它的名字孤零零地挂着,下载量还是可怜的个位数。

“不急,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乔霖对此有心理准备,神曲的发酵,也需要时间。现在这点动静,说明飞乐那边确实开始铺量了,只是还没引爆而已。

音乐那边交给时间,乔霖也没闲着,把精力分了一部分给《胡同·光影》。

他找出之前画的分镜草稿,开始细化。

对着网上找来的老照片和胡同地图,琢磨每个镜头的构图、光线,甚至连道具细节都开始在脑子里预演。

剧本里那几个主要人物:叛逆青年“石头”、热心大妞“红缨”、沉默的老爷子,他们的背景故事、性格小传,也被乔霖一点点补充完整,写了厚厚几十页笔记。

哥虽然现在是光杆司令,但戏要做足,专业范儿得端起来!

整个寒假,乔霖几乎是足不出户,过得比高考前还充实。

偶尔,白百荷会发个短信问问剧本的事,或者吐槽一下家里亲戚的奇葩事迹。

文彰发短信都要耍酷,言简意赅:“剧本看了,‘石头’那劲儿,有点意思。”

乔霖都简单回复,维持着联系,但没多聊。

猥琐发育,低调攒经验才是王道。

窗外,春节的鞭炮声由远及近,又渐渐稀疏。

一个漫长而高效的寒假终于结束了。

乔霖站在窗前,看着外面开始复苏的街道,深吸了一口气,新学期开始了。

开学返校,沉寂了一个寒假的校园重新变得喧闹起来。

经历了一个春节的胡吃海塞和放松玩乐,大部分学生脸上都带着几分慵懒和还没缓过神来的疲惫。

乔霖混在人群中,精神头却格外饱满。

一个寒假的闭关修炼,让他感觉自己像是武侠小说里打通了任督二脉的高手,浑身充满了力量,就等着找个地方大展拳脚。

让他惊喜的是,他那首《老鼠爱大米》似乎也趁着寒假,悄咪咪地发了点芽。

走在校园里,他居然隐约听到远处某个开着窗户的宿舍,传来了那熟悉的、简单到魔性的旋律,虽然音质渣得一批。

路过学校附近的网吧,门口招揽生意的喇叭里,除了周董和林俊杰,也开始夹杂着那句“我爱你~爱着你~就像老鼠爱大米~~”,虽然还不是主打,但明显有了存在感。

虽然离火遍全国还有十万八千里,但这星星之火,眼瞅着就要燎原了。

小钱钱正在路上,这感觉,美滋滋!

音乐这边初见成效,短片项目也得赶紧提上日程。

开学没几天,乔霖就找了个课间,把文彰和白百荷堵在了教室门口。

“咳咳,”乔霖清了清嗓子,努力让自己不那么像个拉人头的,“那个,《胡同·光影》的事儿,李老师那边批了,咱们是不是该正式碰一下,把队伍拉起来了?”

文彰双手插兜,歪着头看他,还是那副拽拽的样子:“行啊,你说怎么搞?”

寒假看了剧本,他对那个叫“石头”的角色确实有点兴趣,那股子拧巴劲儿,跟他本人有点像,演起来估计过瘾。

白百荷则是一脸兴奋:“太好了!乔霖,我跟你说,‘红缨’那角色我越琢磨越喜欢!又飒又热心肠,简直就是胡同里的女侠!我寒假都对着镜子练了好几遍了!”

“得嘞!”乔霖一看有戏,赶紧趁热打铁,“那咱就这么定了!文彰,男一号‘石头’,非你莫属!小白,女一号‘红缨’,也包给你了!我呢,就厚着脸皮,当个编剧兼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