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练气大圆满

修仙者所用的真元,是要比真气从质量上强大数倍。

所以,即便用真气打通了一遍,那也需要用真元法力,按照其行功路线,再打通一次才行。

但若是没有灵根,却仍旧无法将真气转化成为真元,更加无法引动玄牝之门,自然也就无法修炼出法力了。

而这个时候,就需要修炼象甲功了。

至于如何成为化境高手,那就需要韩立那边所提供的催熟后的玄冰心果了。

只要有了这几样东西在,那么这以武入道的伟大创举,就能实现一小半了。

以后,若是能够寻到更高级的炼体法门,说不定,就连另外一半也能实现。

当然,哪怕实现了这条路,也比法修一脉难走的多。

要知道,哪怕到了灵界之后,凡人的数量,也是足足占据了九成九九。

能拥有灵根修炼的修士,也只占据了人口总量的百万分之一不到。

虽然灵界也有着炼体法门金刚诀,但这条路则更加困难,但若是他王洛能够再找一条路出来,那可是功德无量的事情。

王洛一旦解决这个问题,试问人族还用得着龟缩在天渊城内么?

当然,这还有个前提是王洛得拥有相应的修炼资源才行。

因此,这也是王洛为何交好韩立,和试图改变他性格的想法。

一旦将韩立忽悠成功,他就能将对方调教成一个拥有责任心的人,届时还可以拿他当工具人使用。

不过,此事还需要从长远去谋划,毕竟想要扭转一个意志力坚定之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次出去,王洛也学会了测试灵根之法,此法有着两种。

第一种相对简单,只需要通过把脉的方式,就能查看出来对方的灵根。

但这种方法也有着一个缺点,那就是只能检测灵根,却无法检测出特殊体质,除非王洛的实力达到结丹期才行。

第二种相对于麻烦点,那就是炼制一枚可以感应灵根属性的法器珠子。

但别看这小小的珠子,那也是需要大宗派才能拥有之物。

因为,这种感应珠的炼制方法不算什么,但它所用的材料却都已经被大宗派垄断了。

这种法器不但可以检测灵根属性,还能查看出有没有特殊体质。

当然,除了这两种之外,还有一种更简单便捷的方法。

那就是成为筑基期修士之后,从而使用天眼神通的术法,也能看出练气期的灵根属性。

但此法弊端更大,不但不能检测特殊体质,而且,面对同级以上的存在,还有可能会遭到反噬。

“不过,此事先放一放,我得先把后面的功法修炼成功才行。”

如今他已经练气十层了,同时也有了一定的战斗经验,那么只需要再将其修炼到十三层,那么他就可以为筑基做准备了。

就这样,王洛又花了足足十天时间,直接修炼到了练气十三层了。

但王洛却发现他自己这练气十三层,似乎和别人的有些不一样。

按照那个老头儿所说之言,无论是十层还是十三层,都只是练气巅峰而已。

往上就是筑基期了,而他修炼到了十三层之后,却发现自己无论是神识之力的完美,还是气息的圆融,又或者是还功法运转的得心应手。

都与他人不太一样,这种感觉就像是神完气足一般。

体内的真元法力活泼泼圆融融的,像是具有很强的灵性一般。

换句话说就是,他如今无意中进入到了一种圆满的境界。

而此境界在修仙界当中,大多也都只存在于传说。

因为,只有那种极为逆天的资质,才有可能达到这等境界。

这个境界就是传说中的练气大圆满。

当然,除了练气大圆满,还有筑基和结丹大圆满,只是这两种传说更为罕见,鲜有人知罢了。

一般修士只要能够修炼到十一二层,就修炼不上去了,因此他们就会选择突破到筑基。

当然,这样的成功率极低,而且,还容易伤及元气。

因此,也有许多修士选择了不突破,一直到寿元没有了为止。

而能够修炼到练气第十三层之人,在修仙界大多都是各派的精英了。

这种修士晋升筑基的几率,会比普通修士高一些。

但也有一些更为厉害的修士,不但能够修炼到十三层,还能弄到筑基丹,让自己筑基的概率飞涨。

但这种修士还不是最厉害的,因为在单属性天灵根之人面前,他们又不算什么了。

天灵根拥有者那是不用服用筑基丹,就可以晋升到筑基,甚至是结丹期,都几乎是板上钉钉之事。

而且,在天灵根当中,据说还有那种更为厉害的存在。

在练气期的时候,达到传说中神完气足,也就是练气大圆满的境界。

而一旦达到这等境界,他晋升筑基之后,无论是真元法力,还是其体质,都会比普通修士强出许多。

一般这样的存在,即便是在那种超级宗派当中,也会被视为种子级别的弟子。

这是因为神完气足,虽然不会扩展丹田和经脉,但却可以让真元法力发生质变。

以同样的真元法力,所施展出来的术法,比普通修士强大不止一倍。

王洛之所以能够达到这一境界,那是因为他的武学境界达到了化境。

再加上,他一开始修炼,就将吸取到体内的灵气,以及自身的真元,都凝炼了好几遍。

这才能够让其达到练气大圆满之境。

只不过,他此时啥也不懂,所以也就没怎么在意。

而现在让他最在意的是,该如何晋升到筑基期。

因为,他发现自己似乎遇到了瓶颈,这个瓶颈就好像之前用真气转化真元,却突然变的缓慢起来一般。

而且,这道无形的阻力,他若是不顾一切的冲破,或许也能冲开。

但他的直觉告诉他,这样做肯定会受伤的。

不过,接下来他又仔细观察了一番,却惊喜的发现,这股阻力似乎还会随着时间流失,从而变的越发稀薄。

接着,他又仔细的计算了下,最多也就两个多月的时间,这道阻力就将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