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

第一节 莫言文学创作概述

自1981年发表处女作《春夜雨霏霏》走上文坛以来,莫言一直笔耕不辍,新品佳作层出不穷,他在不停地制造文坛轰动效应,不断引起阅读和评论高潮。截至目前,莫言已在海内外60余家报纸杂志上发表短篇小说80余篇,其中有十余篇获奖或被转载;自1985年起,在21家国内知名小说刊物上发表中篇小说34篇,其中11篇次被转载或获奖;自1987年《红高粱家族》出版起,共有28家杂志社、出版社为其出版长篇小说11部[1];发表散文随笔88篇、创作谈78篇,报告文学9种、改编影视剧和剧本17种;由7家出版社出版文集8种,由29家出版社出版作品集45种,由17家出版社出版散文随笔集21部,由14家出版社出版创作杂谈集18种,有30余部作品(集)被翻译成多种文字;获得国内外文学大奖17项。[2]莫言经历了新时期文坛的风风雨雨,历练了各种文学的西风东潮,对古今中外文学作品进行了广泛的阅读和借鉴,并且修读了北京师范大学的硕士研究生课程,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培养了鉴赏能力,他在借鉴中不断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学理想和创作风格,为中国当代文坛奉献了为人称道的“莫言体”小说。他的小说从一开始即风格别致,从叙述语言到叙述视角、从魔幻现实主义到新历史主义再到现代主义、从历史与现实的交错到“向民间大踏步地撤退”、从感觉的朦胧美到怪诞与审丑、从张扬酒神精神到生殖崇拜再到反思酷刑主义、从深刻的历史意识到浓郁的现实关怀、从对“生不生”的生殖伦理拷问到“死不掉”的存在价值追寻等,他在艺术技巧、文学观念和哲学反思上一直不停地突破自我、创新求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