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统思维的底层逻辑

“思维”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高级认知活动,是人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利用头脑对各类信息、经验进行复杂操作的过程。人之所以为“人”,就是人“生而思之”,人从诞生那天起就处在不断的认知与思考之中,直至死亡。从哲学的观点看,思维的主体是人,思维的客体是人研究、分析和思考的对象,也包括人自身。按照“万物皆系统”的观点,所有的思维“对象”都可被视为“系统”。

既然思维是人类大脑活动的内在程式,而不同的人由于其所具备的知识、经验不同,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和方法也会不同,进而形成各种不同的思维方式。譬如,思维按形式可分为感性具象思维、理性具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按方法可分为线性思维、非线性思维,按技巧可分为发散思维、收敛思维、因果思维、辩证思维、归纳思维等。那么,系统思维是什么样的呢?

系统思维最早出现在1912年建立的格式塔心理学,是一种抽象逻辑思维。系统思维以系统论为基础,运用系统观点,把认识的对象作为一个系统,从系统三要素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综合地认识对象。简单来说,系统思维就是全面思考、动态思考、关联思考,而不只是就事论事。

举个例子:有一天你感觉很疲倦,于是你冲了杯咖啡提神,效果很好。下一次你再疲倦时,依旧会冲杯咖啡来提神。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喝咖啡提神的效果会越来越差,你需要喝两杯、三杯甚至更多杯咖啡。同时,喝多了咖啡可能导致晚上睡不好,进而使你的健康状况出问题,这会让你更容易疲倦。用咖啡提神来解决身体的疲倦问题,从短期看是有效的,但从长期看却让身体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其结果只会越来越糟。

其实,疲倦只是身体出现问题所反馈的一个表象,用系统思维来看待这个问题时,你会将身体视为一个大的平衡系统,而造成疲倦这一问题的原因可能多种多样,也许是缺乏休息、也许是饮食不健康、也许是情绪焦躁的后遗症……任何单一的解决方案都无法彻底地解决问题,甚至还会带来一连串其他问题。

这时,我们就需要全面地对造成身体疲倦的各项原因以及原因之间的关联进行综合考虑,在解决已有问题的同时尽量避免产生新的问题,或者说即便是产生新的问题也是在预料之中,并且有应对方案。这样,我们才能从根本上彻底解决身体疲倦这一表象问题。

从系统的观点来看,我们所能认知的事物是多方面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有机整体。系统思维就是我们无论看什么事物都要具有全局观,立足整体,注重整体效益和整体结果,充分认识整体与部分、整体与环境、部分与部分、部分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与动态演化,从而达到认识整体、把握整体的目的。企业领导者在思考和处理问题时,也必须从整体出发,把着眼点放在全局上,权衡整体的、全局的利益,利用多种方法、从多种切入点处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