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好好好,80万两军费提前到手
- 崇祯:勤政救不了大明,夹棍可以
- AltF4
- 2029字
- 2025-04-14 21:36:17
丹墀之下一片白花花的银子,闪得崇祯眼睛都花了。
好好好!
这实在是意外之喜!
崇祯本来打算明天上夹棍募捐的时候,让所有宫里的太监都到平台来观礼。
估摸着亲眼目睹夹棍的威力,受了震撼教育,这些贪财如命的家伙才会把之前贪墨的金银珠宝吐出来一些,贪了43万两,能吐出来10万两就勉强算他们过关。
没想到,这群太监各个都还都挺识相。
不但抄家客氏贪的43万两,
抄魏忠贤和阉党贪的钱崇祯都还没提,就主动吐了一部分回来。
本以为给孙老头的八十万两军饷,要靠向郑太妃一伙人募捐才能凑齐,
万万没想到,给曹化淳上了点强度,任务就这么轻易完成了!
原主为了给袁崇焕筹措八十万两银子军饷,可是用了整整一个月,各种方法都试过一遍,愣是一毛钱凑不出来。
最后只能自掏腰包,从内帑里拨了三十万两。(注1)
不得不说,由于历史局限性,原主在某些方面还是稍显幼稚。
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对宗室,外戚和身边亲近之人太过宽容。
福王这种早他妈该千刀万剐的王八蛋,被李自成宰了以后原主得知消息居然放声痛哭,披麻戴孝三天不上朝,甚至下了罪己诏。(注2)
还有便宜岳父周皇后亲爹周奎,明知道这货仗着国丈身份不知道老了多少,李自成打上北京城还不肯捐军费。
原主也只是长叹一句“老皇亲也只肯出这点钱,怎么能责怪百官不肯出钱呢?”。(注3)
崇祯作为重生者优势就大多了,别管什么信王府旧人,什么宗室亲戚,什么老丈人,
感情?
根本不存在的。
要是顾念曹化淳信邸旧人的身份,不敲打一下,还会有眼前这八十万两银子吗?
光是敲打这一下还不够,以后还得给他们设定KPI,进行系统性管理……
现在宫里十二监的主事,再加上那帮回南京养老的老太监,各个在万历和天启手下捞得盆满钵满。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人家在皇宫工作几十年,各个上夹棍,逼着棺材本全都吐出来吃相太难看,
但现在国难当头,找他们募捐个百分之七十总不算过分吧?
崇祯任凭大太监们双手举高跪在丹墀之下,自己继续看账本,
足足过了一分钟,估摸着这些人的胳膊快撑不住了,才放下手中朱笔,重重一拍御案厉声道:
“内帑乃天下军民膏血,岂容蠹蚀?!”
“今国库告匮,边饷莫继,赈济无资,朕躬鹑衣素服,以示俭德。尔等阉竖恣意侵渔,动辄数十万金,岂诛魏阉党羽未足儆效尤耶?贪黩无状,论罪当诛!”
噼里啪啦,银锭掉了一地,十几个脑袋磕头如捣蒜:
“皇上天威,奴婢等罪当万死。伏乞垂念犬马微劳,宽恕蝼蚁残生。”
原主刚整倒魏忠贤,放话对太监还是有威慑力的。
给过大棒,该喂根胡萝卜了。
崇祯心中默数10下,估摸着磕头的人正好可以在脑袋上磕出鼓包,却又不至于头破血流,才放缓语气再次开口:
“念尔等侍奉多年,虽无勋绩,亦尝劬劳。姑且记下侵渔之罪,簿录待勘。倘复蹈前非,则数罪并罚,决不宽贷。”
众人大喜,齐声高呼:
“叩谢圣上不诛之仁,万岁万岁万万岁!”
“罢了,都起来,各归本职去吧。”
众人再次三拜九叩,鱼贯而出。
只留下曹化淳小心翼翼站到一边,低着头只用眼角余光偷偷观察御座上的皇帝。
最近一个星期,圣上变化实在是太大了。
43万两银子。
更准确的说是43万两4钱银子。
抄没客氏及其亲眷的账本是曹化淳亲自经手,自然心里有数,司礼监众太监贪墨的数字总和和皇上查账发现的差额竟然一点不差!
简直英明如神也!
在曹化淳印象中,崇祯登基之后总爱绷着张脸。
为的便是不想因为年轻被人看轻,所以故作少年老成。
现在无时无刻脸上都挂着笑容,似乎人畜无害,反而给人一种深不可测之感。
伺候起来需要时时刻刻绷紧皮,小心揣摩圣意却总是猜错方向,实在比曹化淳熟悉的信王殿下可怖千百万倍……
今日借郑养性之事,曹化淳算是真的体会到了皇帝的手段,知道了什么叫伴君如伴虎。
以后一定要谨言慎行,万万不可以仗着自己是信邸旧人,就恃宠而骄,以为做错了事也能靠着打感情牌过关……
曹化淳正打定主意要夹着尾巴做人,西暖阁门口传来一阵轻响。
一阵淡雅香气隐约飘来,非兰非麝,似梅似菊。
曹化淳浑身一个激灵,抬眼看去,
只见紫檀木镂空屏风后闪出一个窈窕身影。
来人削肩细腰,身形婷婷袅袅,
着一袭深青蹙金绣鸾朝服,头戴九翚四凤冠垂十二旒白玉珠,皮肤白皙,眉似远山含黛,眸如秋水凝星。
却是刚被册封为淑妃的袁氏。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如此美人在前,曹化淳非但没有一点欣赏的雅兴,反而吓得两股战战。
为了查账,崇祯皇上已经快整整一个星期没离开乾清宫西暖阁,后宫诸妃全遭冷遇。
皇后和平日最宠爱的礼妃田氏两次前来邀宠,都被皇帝以政事繁忙婉言谢绝。
注1:
:“帝忧懑,即出崇焕于狱,赐尚方剑,托以重寄,且发内帑三十万犒师。”
——《明史·卷二百五十九·袁崇焕传》
注2:
“(崇祯十四年)二月丙申,李自成陷洛阳,福王常洵遇害。帝闻之,素服避殿,辍朝三日,祭告太庙,谥曰恭。寻下诏罪己,曰:‘朕以凉德,缵承大统,不期祸乱日滋,宗亲罹难,皆朕不德所致’”
——《明史·庄烈帝本纪二》
注3:
“帝召嘉定伯周奎于平台,谕以饷匮,令倡率助军。奎叩首曰:‘臣安得多金?’献银三千两。帝默然,面有愠色,顾左右叹曰:‘外戚至亲,犹吝此,何以责百官!’“
——《崇祯实录·卷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