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亡国之姓,何足道哉

明久顺势坐在地上。

在李世民的这股杀意中,再压他还能躺下……

“……”

张阿难与李淳风沉默无言。

“哈哈哈……”

李世民的笑声传来,那股杀意也随之不见,随之而来是一股怅然若失的感叹。

“你,聪明。”

“与阿难三言两语,就表明自己因母亲之事而与父不和。”

“你父亲明恪是平原明家上一代杀出来的人,此时已被世家承认土地存在……与他不和,就是与世家不和。”

世家与皇权的纷争不必多说。

他们相辅相成,或者是李家就是最大的世家,而五姓七望等世家是与李唐共享江山!

可……

人心啊,不足。

李世民不满足,世家也不满足!

李世民此刻定定看向明久,发问:“你说说……你是如何看待世家的?”

明久不曾起身,就盘坐在地上。

他并无多少迟疑,以文心倾诉心中之言,绝无作假:“世家之外,人人都恨世家,但无人不想成为世家……古往今来,旧的死,新的生,永无止境。”

“哈哈哈!”李世民大笑,指着明久厉声道:“那你如何看待我……李唐江山?”

明久迟疑了一瞬。

不答反问:“圣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的人王之位?”

接着他又道:“我听过一句话‘千年世家,百年王朝’……”

明久话一出口,李淳风与张阿难一颤,紧忙跪向李世民,而李世民面容变化,终是没有出声打断明久。

“我认为这是贬义,可……”

明久抬眸,望向天穹处,那巨大的天窗外,浩瀚的星空中的北斗七星!

“斗柄东指,天下皆春!”

“古今一同,我们与古人看的同一片天,为何古之人王称共主,他们的姓氏流传被后世尊敬,如今却是千年世家之姓被人推崇,而百年王朝……”

“亡国之姓,何足道哉?”

明久的话,打在李世民的心头。

为何……

因为李世民在编撰《氏族志》,排列姓氏时,大臣们最初将五姓七望的清河崔氏,崔姓排做第一位!

而皇族联姻,这五姓七望也少有瞧上眼的!

“亡国之姓,何足道哉……”

李世民细细低语,笑了几声,微微摇头:“百年之后,还有谁记得我李世民,我李家可还是《氏族志》的第一位?”

“……就如同谁还记得隋之杨姓的显赫。”

李世民寂寥地坐下,坐在台阶上,与明久对视,虽然依旧高高在上,但依旧散去了方才的威势。

他乐道:“你这小子,有意思,胆子很大。”

“……还是天生的浩然文心。”

“怪不得,怪不得……怪不得你能看破李淳风设下的遮天大阵,看见荧惑守心。”

“圣人谬赞。”

明久盘坐着,微微拱手。

荧惑守心,圣人早已知晓,而见他,应当是为何他能占卜出。

而或许是在母亲的故事中,知道了李世民的命数,明白皇帝也会因为寿元尽了,慌乱无医,又或许是见识了满天诸佛,佛也不得长生。

他心中对所谓帝王,敬畏之心,只剩下敬重,没了畏惧。

他敢直言,也敢拼一拼。

若是按部就班地科举,他恐怕真的只能如李耀祖所言的‘位次皆有了定数’!

如是想着,他道:“陛下可知我这次科举,为及第二十一位。”

一侧,李淳风尚且不明明久之言何意,而另一边的张阿难却是大汗淋漓,他心中嘀咕:祖宗唉,别说这事啊!

李世民拍打石台的声音在司天台中极为清晰。

好似打在几人的心头。

“看来明郎君……并不满意这个位次。”李世民盯着明久,似笑非笑。

明久一礼:“明久意往高处去。”

“哈哈……”李世民冷笑。

“多高是高?”

“世家再混帐,可不得不说,他们出来的人,都有大本事,是能治理国事的良才,比科举上来的平头百姓之家,才学强上数层,能力强上数百层……朕无法割舍世家啊!”

“而就像你说的,世家之外的人,皆恨世家,可又渴望成为世家。”

“那些平头百姓之家,能当上官的,谁最终不是一个世家呢?”

“世家联姻,止不住……”

“而你……生于世家,此刻却要与世家离心。”

李世民抬眸,叹气:“你能及第二十一,其中一层的学识都可以不要,只要你背后是平原明家,科举就是白纸一张,只要平原明家愿意为你的前程在国事上助力,那你……就足以称作‘有能力’!”

“而如今,离了明家,你还有几分本事呢?”

李世民目光一凛,等待明久的回答。

明久毫不犹豫,道:“口说无凭,圣人大可一试!”

试?

李世民笑骂:“你这小子,在朕这空手套白狼……”

李世民起身。

“来!”

浑天仪中一道流光迁跃,剑影烁烁!

猛然间,李世民一指。

“去!”

剑柄闪过一点猩红,露出半截寒光,纵飞而来,坠入明久脚侧!

明久本就盘膝而坐,此刻看着那半截露出的剑身,寒光之下看见了自己的眼睛……

李世民的声音,传至耳中:“此剑名太阿,乃始皇之剑,朕前几日时偶然所得……上有诅咒,一日不见血,其主将受反噬,若见血,日出之时,可聚血气为精华。”

“此血气精华……文道可增文气,武道可强血煞。”

“嗡……”

太阿剑震动不断。

明久凝眸不动,就听李世民继续道:“持剑,还可引心中威势。”

“你若有胆,能敌千军。”

“你若露怯,一柄废铁。”

“你既然要朕试一试你,那朕就解了你的宵禁,拿着这柄剑去看看长安城的夜,是什么样的吧……”

说罢,李世民转身去,让人看不清神情。

明久看着这柄太阿剑,眼中没有惧意,有的是沉思。

长安城的夜,难道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

此时长安城有一百零八坊,皆实行宵禁制,太阳落下,即刻关门,坊与坊之间不互通,坊内不禁,坊外禁行!

思及此,明久一笑。

科举之外的通天路,明久找到了。

明久伸手,一把握住剑柄!

霎时间,一股强烈的吸力缠绕在明久的手上,向着手臂蔓延。

“嗡!”

明久眉心一点朱砂隐隐浮现,又紧忙隐匿,却不见这朱砂的核心处涌向一丝玄黑之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