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初遇

距离上次与方致远、李修明聚会,又过去了几日。楚河的生活在沉潜修炼与信息搜集中找到了一种微妙的平衡。他每日花费固定时间进行玄学吐纳与观想,虽然“灵视”能力的提升并非一蹴而就,但精神力的凝聚和对自身气息的掌控感,正以缓慢而坚实的步伐增长着。那种能够排除杂念、进入“虚静”状态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同时,关于幻海科技和老城区遗址的信息仍在不断汇入。AI助手将碎片化的信息进行关联分析,但除了那条关于早期实验室位置的报道外,并未发现更多直接的联系。林镜玄这位创始人如同被精心打磨过一般,公开信息中几乎找不到任何可能指向“异常”的蛛丝马迹。

这反而更让楚河觉得不寻常。越是完美无瑕,背后可能隐藏的东西就越深。

周一下午,方致远的消息如期而至,约定的地点是陆家嘴核心区一家科技感十足的咖啡厅,这里是许多金融与科技人士非正式会面的热门场所。

楚河提前几分钟抵达。咖啡厅的设计简洁明快,智能玻璃墙可以根据光线自动调节,空气中漂浮着咖啡的醇香与某种信息素友好调节剂的淡雅气息(营造轻松交流氛围)。

方致远已经在卡座等候,身边还坐着一位看起来四十岁左右、气质儒雅的中年男子。看到楚河,方致远立刻起身热情介绍:“河图,来,我给你介绍,这位是周启明先生,‘晨星资本’的合伙人,在脑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眼光非常独到。”

“周先生,这位就是我跟你提过的楚河,刚从美国回来,学贯东西的天才。”方致远的介绍略带夸张,但恰到好处地烘托了气氛。

“楚河,幸会。”周启明主动伸出手,笑容温和,眼神中带着审视,但并无压迫感,“致远把你夸得可是天上少有,今日一见,果然气度不凡。”

“周先生过誉了。”楚河与他握手,触感温和有力。他习惯性地开启“灵视”扫了一眼,周启明的气场稳定而明亮,带着清晰的逻辑思考光泽和商业决策的印记,是一位典型的成功投资人,并未见异常。

三人落座,智能桌面自动呈现饮品单。方致远熟络地点单,并简单寒暄了几句,便将话题引向了正题。

“周先生,楚河对BCI(脑机接口)技术也很有兴趣,正好您是这方面的专家,今天想向您请教请教。”方致远巧妙地开场。

周启明笑了笑:“专家谈不上,只是投了几个项目,关注得多一些罢了。BCI确实是未来最重要的技术方向之一,潜力巨大,当然,挑战也同样巨大。数据带宽、神经信号解码的精度、长期植入的生物相容性、还有最重要的伦理问题……每一个都是难关。”

他侃侃而谈,从技术路线(侵入式vs非侵入式)到应用场景(医疗康复、能力增强、虚拟现实交互),再到资本市场的热度与风险,条理清晰,见解深刻。

楚河认真倾听,偶尔提出一两个精准的技术问题,例如高通量神经信号的实时处理瓶颈,或者非侵入式脑波读取在深层情感解析上的局限性。他的问题直指核心,让周启明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和欣赏。

就在他们深入讨论非侵入式BCI设备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时,一个清悦而理性的声音从邻近的桌子传来:

“周先生提到的数据隐私问题,恐怕比目前公开讨论的要严峻得多。特别是当BCI开始与情绪调节、甚至潜意识干预功能结合时,个体自由意志的边界在哪里?算法的偏见又该如何规避?这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深刻的社会伦理挑战。”

楚河循声望去。

说话的是一位年轻女子,她似乎是独自一人坐在邻桌,面前放着一杯只喝了浅浅一层的清咖和一台轻薄的阅读终端。她穿着一身简洁的米白色职业套装,剪裁合体,勾勒出姣好的身形。

她看起来大约二十四五岁的年纪,肤色白皙,一头乌黑的齐肩短发打理得干净利落,露出光洁的额头和秀气的耳朵。五官端正精致,眉宇间带着一丝知性的沉静,眼神明亮而清澈,仿佛能穿透表象,直抵事物的核心。整个人散发出一种理性、专注又不失温和的气质。

周启明显然认识她,笑着打招呼:“清瑶,你也在这里?刚才听到我们聊天了?”

慕清瑶放下阅读终端,微微颔首,目光平静地扫过楚河和方致远,最终落在周启明身上:“无意中听到周先生谈BCI伦理,一时没忍住,打扰了。”她的声音语调平缓柔和,吐字清晰,带着思考的韵味。

“哪里,你的观点很有见地。”周启明转向楚河和方致远,“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是慕清瑶女士,‘智库未来’的高级研究员,专注于人工智能伦理和社会影响研究,是这个领域非常出色的青年学者。”

方致远立刻露出招牌式的热情笑容:“慕女士,幸会幸会!我是方致远,这位是楚河。”

楚河也礼貌地点头致意:“慕女士。”

他的“灵视”落在慕清瑶身上。她的气场呈现出一种非常纯净的淡蓝色和银白色交织的光晕,如同被精心打磨过的水晶,清晰、通透、逻辑性极强。没有明显的欲望色彩,更多的是一种对知识探究的专注和对社会秩序的潜在关切。这种纯粹的理性光辉,与他之前感知到的“数据幽灵”的冰冷虚无形成了鲜明对比。

慕清瑶的目光也与楚河的眼神短暂交汇了一下,似乎对这位被周启明和方致远都颇为看重的年轻人产生了一丝好奇,但很快便移开,重新看向周启明:“周先生,关于BCI算法的‘黑箱’问题及其可能带来的伦理风险,我们智库最近正好有一份内部报告,如果您有兴趣,稍后我可以分享给您一份摘要。”

“那太好了,多谢清瑶。”周启明欣然应允。

这次短暂的“插入”并没有持续太久,慕清瑶简单交流了几句后,便礼貌地告辞,拿起她的阅读终端离开了咖啡厅。

但她的出现,却像是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了一颗石子。

方致远看着她离去的背影,低声对楚河笑道:“这位慕研究员可不简单,‘智库未来’虽然是半官方背景的研究机构,但在AI伦理政策方面的影响力很大。而且,听说她家世也相当不一般。”

楚河不置可否,脑海中却回味着刚才慕清瑶提出的那几个问题。她关注的焦点,恰恰是当前科技发展中最核心、也最容易被资本和技术狂热所忽略的部分。这与他内心深处对科技与人类未来关系的隐忧,不谋而合。

与周启明的会面在友好的气氛中结束。周启明对楚河表现出了相当的兴趣,留下了联系方式,表示后续可以就具体的技术投资方向再做交流。

离开咖啡厅,方致远要去处理公司事务,两人便分开了。

楚河独自走在陆家嘴车水马龙的街道上,高楼林立,飞行器穿梭,科技的光辉无处不在。但他此刻思考的,却是慕清瑶那清澈眼神背后的理性之光,以及那个可能隐藏着古老秘密的老城区。

他拿出终端,给李修明发了一条信息:“修明,帮我查一下东海市老城区‘南薰街’一带,近一百年内的详细地质勘探报告、历史建筑记录,以及任何官方或非官方记载的‘异常事件’。越详细越好,注意保密。”

李修明的回复依旧简洁:“收到。需要时间。”

楚河收起终端,望向地图上标记的“南薰街”方向。

要亲自去走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