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神臂弓问世
- 水浒:从白衣秀士到黄袍加身
- 玊海棠
- 2095字
- 2025-04-30 20:42:03
汤隆打铁技艺精湛,其本身对于制造兵器也十分痴迷。
神臂弓、床子弩均是朝廷禁止民间打造的,图纸也只在军中,民间铁匠并不知晓。
他也早就对神臂弓神往了。
此刻见到王伦拿出的神臂弓图纸,只粗略一看,他的脑海里就浮现出了神臂弓的模样。
大喜道:“寨主竟有如此宝物。”
王伦笑道:“不仅神臂弓,诸如床子弩,震天雷,只要汤兄弟能做,我就能画出来图纸。”
王伦前世作为骨灰级军事爱好者,常年在军事博物馆工作,绘制这些图纸是基本功。
梁山本已有一些铁匠,只是都不算是师傅。
如今有汤隆的加入,打造兵器的技术便立即提升不止一个档次。
这一夜,王伦亲自给汤隆接风。
酒酣耳热,王伦又安排晁盖率兵下山抢夺铁矿。
山东的铁矿产量在大宋时期是具有一定规模的,此时山东称为京东路,铁矿产量全国第三。
境内登州、徐州、兖州、齐州等地都有较大规模的铁矿场。
规模最大的要属兖州莱芜,这里即便是后世,也是史学家研究北宋矿产的重要参考。
土匪不劫钱,竟是劫铁矿。
晁盖惊讶之余也不再多问,比较今日汤隆上山,这位打铁名师的名声,大家也是都听过的。
这么来看,王伦的确是已经做好了发展梁山的各项准备。
而王伦心中也比较得意,初来乍到,到现在半月有余,已经建立了飞虎军,按照现代化和古代相结合的训练方式在训练,士兵们的成长肉眼可见。
俸禄制度,也可称为工资体系,也已经建立并投入使用。
绩效制度吴用已经拿出了初稿,经过王伦提了一些意见后,吴用又拿回去认真修改了。
之前晁盖已经抢了一批硝石矿,王伦心想自己有时间的时候得好好研究一下火药,提纯这道工序自己虽然以前粗略学过,记忆不是很深刻。
必须要经历多次实验才能成功。
汤隆即将按照他提供的图纸打造神臂弓和床子弩,这两种武器堪称冷兵器时代的洲际导弹。
射程远,威力大,是大宋兵器改良的巅峰之作。
王伦一面喝着酒一面想,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士兵们的箭术不准,即便有神臂弓,也未必能发挥出作用。
梁山泊谁射箭最厉害?
当然是“小李广”花荣。
王伦开始寻思如何才能请花荣上山。
正想着,晁盖说道:“寨主,某能从生辰纲之后逃脱,离不开郓城押司宋江宋公明的帮助,现我等已经上了梁山,想写一封书信送给宋押司,一则是为感谢,二则也想问他是否愿意上梁山来。”
王伦脑海一亮,花荣此刻应该是在清风寨,而正是因为晁盖这一封信,导致宋江怒杀阎婆惜,投向了花荣。
而后宋江劝花荣、王英、燕顺等人上梁山,他自己则被弟弟宋清一封家书欺骗,最终被官府抓住,发配江州。
王伦大喜,原来水浒剧情走向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出现而改变。
他连忙说道:“这事好办,晁天王无需向我汇报,命刘唐走一遭就是。要快,最好明日就去。”
晁盖大喜,他想王伦如此急切,想必也是因为心仪宋江,毕竟宋江“及时雨”的外号无人不知,无数英雄都受过宋江恩惠。
他哪里知道王伦的心思,他在意的只是花荣一人罢了。
汤隆上山已经过了数日,这日王伦正在训练,见汤隆兴冲冲跑来,心知必定是神臂弓已经做好了。
果然,汤隆拉着王伦和林冲进了兵器工坊,正中的桌上摆着一柄神臂弓,形状和一般的弓相似,却又有所不同。
王伦又惊又喜,这和博物馆里放着的简直有了七分相似。
和前面命人改造的弓箭差距太大,比起来,眼前的才是真正的弓,前面的只是孩子玩具罢了。
但前面的那些弓已经显现出了威力,这张真正的神臂弓,岂不是威力更大。
他迫不及待让林冲测试。
他也想自己试,一方面是手上力气不大,一方面是自己的准头还不够,万一拿着神臂弓却丢人现眼。
林冲正想试试,大步走到屋外,搭弓拉弦,弓弯如满月,箭出如风,“嗖”一声,不偏不倚,正中百余步之外的一块石头。
“铮”一声响,箭头竟没入石头。
“好弓!”
“好箭法!”
王伦一连两夸,既夸了弓,又夸了林冲的箭法。
林冲摇头道:“这才估计一百二十步,算不得好箭术,凭借此弓,射三百步不在话下。”
汤隆也赞道:“正是,三百步不成问题,寨主竟有神臂弓此等宝物的图纸,真正匪夷所思。”
王伦一笑,道:“汤兄弟,神臂弓毕竟贵重,图纸切莫泄漏,我信任你,这才将图纸给你,一旦图纸泄漏,对我梁山不利。”
汤隆自然知道神臂弓的贵重,一旦流落出去,这张图纸说不定就会引发腥风血雨。
各地的匪寇必定会派喽啰抢夺,朝廷也必然会重视,而北边的辽国和金人更是想要夺得神臂弓。
一张图纸,极有可能导致天下大乱。
而梁山手握神臂弓,攻城掠地如探囊取物。
汤隆也深知王伦对自己的信任,神臂弓图纸岂会泄漏。
有神臂弓在手,王伦十分高兴。
命林冲从士兵中挑出手臂力气力气大的,组成了一支两百人的队伍,专门练习箭术。
现在梁山只有一千士兵,阮氏三兄弟的水军给了一百,山上巡逻人员一百,山下隘口守卫者一百。
如今又挑出了两百人练习箭术,真正跟着林冲训练的士兵只有五百。
王伦感叹人实在太少了,要壮大,怎能不招兵买马。
他兴高采烈回到卧房,郑可儿正在打扫房间,一见王伦回来,立即上前替他脱了外袍,给他倒了茶水。
自从郑可儿上了山,就一直给王伦作丫鬟。
被人伺候着,刚开始的几天王伦很不习惯,后面不仅习惯,反而享受其中。
郑可儿又轻轻给他捶背捏脚,手艺还不成熟,本来她是农家女,也不会做这些事的。
这些日子,郑可儿吃得好,穿的也是新衣服,面上有了血色,竟有美人之相。
王伦看着郑可儿,心中一阵感叹。
唉,万恶的封建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