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的奔波让沈瑜精疲力竭。
马背上的第五天,她的双腿内侧已经磨出了血痕,每次颠簸都带来钻心的疼痛。但她咬紧牙关,没有发出一声抱怨。萧景琰的后背成了她唯一的依靠,那坚实的触感让她在漫漫长途中找到一丝安心。
“前面就是北境大营了。“萧景琰回头对她说,声音因疲惫而沙哑。
沈瑜抬头望去,远处的地平线上出现了一片连绵的营帐,旌旗在风中猎猎作响。更远处,巍峨的群山如同巨人的脊梁,横亘在天地之间。
“镇北军...“沈瑜轻声念道。这支威震边关的铁军,竟是她生父陆沉曾经统帅过的部队。
萧景琰似乎察觉到她的思绪,握了握她的手:“陆将军在这里很受爱戴。“
沈瑜点点头,心中五味杂陈。她从未谋面的生父,会是怎样的一个人?
赵风从前方策马回来,脸上带着喜色:“殿下,已经派人通知了陈统帅,他正在营门等候。“
萧景琰的表情却突然凝重起来:“小心行事,先不要声张我们的身份。“
随着距离拉近,军营的轮廓越发清晰。木制的栅栏高达数丈,上面插满了尖刺。箭楼上的哨兵目光如炬,手中的弓箭随时准备发射。整个大营透着一股肃杀之气,与京城的繁华截然不同。
营门前,一群将领模样的人肃立等候。为首的是一位五十岁左右的老将,须发花白,面容刚毅,一双虎目不怒��威。
萧景琰勒住马,翻身而下,然后伸手扶沈瑜下来。她的双腿已经麻木,刚一着地就差点摔倒,萧景琰眼疾手快地揽住她的腰,支撑着她站稳。
“靖王殿下。“老将上前一步,抱拳行礼,声音洪亮如钟,“末将陈川,恭候多时。“
萧景琰微微颔首:“陈将军不必多礼。“
陈川的目光扫过沈瑜,略带疑惑:“这位是...“
“御史大夫沈明远之女,沈瑜。“萧景琰简短介绍,“她也是...陆沉将军的女儿。“
陈川闻言,虎目圆睁,上下打量着沈瑜,突然单膝跪地:“末将参见小姐!“
这一跪让沈瑜措手不及,慌忙上前搀扶:“将军快请起,我...我受不起...“
“陆将军对末将有救命之恩。“陈川起身,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光,“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见到他的血脉...“
其他将领也纷纷行礼,看向沈瑜的眼神中带着敬意和好奇。沈瑜耳根发热,不知如何应对,只能低头还礼。
“陈将军,“萧景琰适时插话,“营中可有隐秘之处?我们有要事相商。“
陈川会意,挥手屏退左右:“殿下请随末将来。“
他领着萧景琰和沈瑜穿过大营,沿途士兵纷纷肃立行礼。沈瑜注意到,这些边关将士虽然衣着简朴,但个个精神抖擞,目光坚毅,与京城那些花架子侍卫截然不同。
陈川的帅帐位于大营中央,比其他营帐大了许多,外面站着两排全副武装的亲兵。帐内陈设简单,一张巨大的沙盘占据了中央位置,上面插满了代表各方兵力的小旗。
“殿下请坐。“陈川示意亲兵守住帐门,亲自为两人倒茶,“京城的事,末将已有所耳闻。“
萧景琰从怀中取出那份密诏,郑重地递给陈川:“将军请看。“
陈川展开密诏,细细阅读,脸色越来越凝重。读完最后一行,他突然双膝跪地,重重磕了三个响头:“末将参见太子殿下!“
这一声“太子殿下“如同晴天霹雳,震得沈瑜手中的茶盏差点掉落。她惊愕地看向萧景琰,却发现他的表情同样震惊。
“陈将军,你这是...“萧景琰声音发紧。
陈川抬头,眼中含泪:“殿下有所不知。二十年前,先帝察觉皇后与国舅有异心,暗中将真正的皇子送出宫外,交由靖王夫妇抚养。而留在宫中的,其实是国舅之子。“
沈瑜脑中轰然作响。所以萧景琰真的是...太子?未来的皇帝?
萧景琰面色苍白,双手微微发抖:“这...这不可能...“
“末将当年随陆将军进宫面圣,亲耳听闻此事。“陈川坚定地说,“陆将军也是知情者之一,这或许就是他被害的原因。“
沈瑜突然想起什么:“诏书上那个被涂抹的名字...是谁?“
陈川摇头:“末将不知。但传闻北燕长公主慕容昭与先帝有过秘密约定...“
萧景琰猛地站起,在帐内来回踱步。沈瑜能看出他内心的惊涛骇浪——一夜之间,他从一个亲王变成了皇位继承人,这样的转变任谁都难以接受。
“殿下,“陈川沉声道,“如今皇上病危,伪太子勾结北燕叛逆,意图篡位。您手握密诏,理应即刻召集天下兵马,清君侧,正朝纲!“
萧景琰停下脚步,目光复杂地看向沈瑜,似乎在寻求支持。沈瑜勉强挤出一个微笑,心中却翻江倒海——若萧景琰真的是太子,未来的皇帝,那他们之间...还有可能吗?
一个御史大夫的女儿尚且勉强配得上亲王,但若对方是天子...
“报——“帐外突然传来急促的喊声,打断了她的思绪。
一名斥候匆匆进帐,单膝跪地:“启禀统帅,北境三十里外发现北燕大军,人数不下五万!“
“什么?“陈川拍案而起,“可有看错?“
“千真万确!“斥候声音发颤,“而且...他们打的是慕容家的狼头旗!“
慕容家?沈瑜心头一震——那不是北燕长公主的家族吗?
陈川面色铁青:“慕容氏是北燕主战派的首领,一直觊觎我大周疆土。他们此时出兵,必是与伪太子勾结!“
萧景琰已经恢复了冷静:“我军现有多少兵力?“
“不足三万。“陈川咬牙道,“而且伪太子已下令抽调半数兵力南下,三日后启程。“
“这是要削弱北境防务,为北燕入侵铺路。“萧景琰眯起眼睛,“陈将军,立刻召回所有巡逻部队,加固城防,准备迎战。“
“殿下,“陈川犹豫道,“若无兵部调令,擅自调动军队是死罪...“
萧景琰冷笑一声,从怀中取出密诏:“这就是最好的调令。“
陈川精神一振:“末将遵命!“
待陈川和斥候离去,帐内只剩下萧景琰和沈瑜两人。沉默如厚重的帷幕般落下,压得人喘不过气。
“沈瑜...“萧景琰终于开口,声音低沉,“这一切...太突然了。“
沈瑜绞着手指,不敢抬头看他:“殿下...不,现在或许该称您为太子殿下了...“
“不。“萧景琰突然上前,握住她的手,“在你面前,我永远只是萧景琰。“
沈瑜抬头,对上那双如墨般深邃的眼睛。那里面盛满了复杂的情绪——震惊、困惑、坚定...还有对她的在乎。
“可如果密诏是真的...“沈瑜声音发颤,“您就是未来的皇上...我们...“
“无论我是谁,你都是我的选择。“萧景琰一字一句地说,手指轻轻摩挲她的手背,“除非...你不再愿意...“
沈瑜的心跳快得几乎要蹦出胸腔。她看着眼前这个英俊挺拔的男人,这个在火海中救她、在悬崖边护她、愿意为她放下身份的男人,眼眶突然湿润了。
“我愿意。“她轻声说,声音虽小却坚定,“无论前路如何,我都愿意陪着你。“
萧景琰眼中闪过一丝光芒,正要说什么,帐外又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两人迅速分开。
赵风匆匆进帐,脸色凝重:“殿下,探子回报,北燕大军分兵两路,一路正面逼近,一路绕道黑风谷,企图形成合围之势!“
“黑风谷?“萧景琰皱眉,“那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沈瑜突然想起什么:“等等,黑风谷...是不是有个别名叫'鬼哭峡'?“
赵风惊讶地点头:“沈小姐怎么知道?“
“我...我读过一些北燕的地理志。“沈瑜匆忙解释,“那里每到月圆之夜会有奇特的风声,像鬼哭一样。北燕人迷信,认为那是亡灵作祟,军队绝不愿在月夜通过...“
萧景琰眼睛一亮:“今天是十四,明日就是月圆之夜!“
“正是。“沈瑜点头,“若我们能拖延一天,北燕那支绕道的军队就不敢在明晚通过黑风谷。到时候...“
“到时候我们只需面对正面敌军,胜算大增!“萧景琰接上她的话,眼中满是赞赏,“沈瑜,你真是...“
他的话被一阵急促的号角声打断。那是预警的信号,意味着敌军已经逼近。
“备战!“萧景琰瞬间切换成将领状态,大步走出营帐,沈瑜和赵风紧随其后。
营中已经忙碌起来,士兵们迅速集结,弓箭手登上箭楼,骑兵检查马具,一派临战气氛。陈川正在指挥部署,见萧景琰出来,立刻上前汇报。
萧景琰听完,简明扼要地传达了沈瑜关于黑风谷的建议。陈川眼前一亮,立刻调整了防御计划。
“传令下去,加固正面防线,多设旌旗,做出大军集结的假象。“萧景琰命令道,“再派一队轻骑兵骚扰敌军前锋,拖延他们的进攻时间。“
陈川领命而去。萧景琰转向沈瑜:“你留在中军大帐,那里最安全。“
沈瑜却摇头:“让我去箭楼。我懂一些北燕语,或许能听出什么有用的信息。“
萧景琰皱眉,显然不愿她涉险。但看到她坚定的眼神,最终叹了口气:“赵风,你陪沈小姐去东侧箭楼,务必保证她的安全。“
赵风抱拳应诺。沈瑜感激地看了萧景琰一眼,转身随赵风离去。
东侧箭楼是营中最高的一处,可以俯瞰整个战场。沈瑜登上箭楼时,远处的平原上已经能看到北燕大军的先锋部队——黑压压的一片,如同潮水般缓缓涌来。
“至少两万人。“赵风面色凝重,“看来他们打算今天就发起进攻。“
沈瑜仔细观察敌军阵型,突然注意到中军位置有一面特别的旗帜——红底黑狼,周围绣着金边。
“那是...慕容家的帅旗?“她问道。
赵风点头:“正是。看来这次是慕容家主亲自领兵。“
沈瑜心头一紧。慕容家...那是她生母的家族。这些正在逼近的敌军中,或许就有她的血亲...
正思索间,北燕军阵中突然冲出一队骑兵,直奔大营而来。在距离一箭之地处停下,为首的将领高声喊话,用的正是北燕语。
“他说什么?“赵风问。
沈瑜翻译道:“他说...'交出北燕公主,可免一死'。“
“北燕公主?“赵风疑惑,“军营里哪来的北燕公主?“
沈瑜脸色煞白,手指不自觉地摸向藏在衣襟下的玉佩。难道...他们是为她而来?
北燕将领见没有回应,又喊了一遍,这次加了一句:“慕容昭公主的女儿,我们知道她在你们手中!“
这句话如同惊雷,震得沈瑜几乎站立不稳。他们怎么知道她在这里?又为什么要找她?
赵风狐疑地看向沈瑜:“沈小姐,他们说的...“
“我不知道。“沈瑜摇头,声音发颤,“我真的不知道...“
北燕将领失去了耐心,挥手示意部队前进。大战一触即发。
就在这时,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北燕军阵后方突然骚动起来,隐约有喊杀声传来。紧接着,一支黑衣黑甲的骑兵如同利刃般刺入北燕军阵,所过之处,北燕士兵纷纷倒地。
“那是...我们的援军?“赵风惊讶道。
沈瑜眯眼望去,那支神秘部队的旗帜上绣着一轮银月——不是镇北军的标志!
混乱中,一个白色的身影格外醒目。那人骑着一匹白马,身着银色轻甲,脸上戴着半张银色面具,在战场上如同幽灵般穿梭,所到之处,北燕士兵纷纷避让。
“那是谁?“沈瑜忍不住问。
赵风摇头:“从未见过...“
神秘人的出现打乱了北燕军的部署,攻势明显放缓。镇北军趁机加强了防御工事,为拖延时间创造了有利条件。
天色渐晚,北燕军终于暂时撤退。营中将士松了口气,但谁都知道,明天将是一场恶战。
沈瑜从箭楼下来,满脑子都是那个银色面具的神秘人。为什么北燕军看到他就避让?他又是哪方的势力?
她心事重重地走向中军大帐,却在半路被一个亲兵拦住:“沈小姐,统帅请您去一趟西侧小帐。“
沈瑜有些疑惑,但还是跟着亲兵去了。西侧小帐是伤员安置处,里面躺着几十个在今日小规模冲突中受伤的士兵。
陈川并不在这里,倒是萧景琰正蹲在一个伤员身边,亲自为他包扎伤口。看到沈瑜进来,他站起身,擦了擦手上的血迹。
“你来了。“他微笑道,“今天多亏你的建议,我们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沈瑜勉强笑了笑:“那个神秘人是谁?“
萧景琰摇头:“不清楚。但无论如何,他帮了我们大忙。“他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我有东西要给你看。“
他领着沈瑜来到帐内一角,从怀中取出一封泛黄的信:“这是在陈将军的私人箱箧里找到的,是陆将军当年写给他的。“
沈瑜接过信,手指微微发抖。这是她生父的笔迹啊...
信的内容主要是军务往来,但在最后一段,陆沉写道:「昭妹近日心神不宁,恐有变故。若有不测,望兄护我血脉,勿令落入慕容氏之手...」
“慕容氏...不是长公主的家族吗?“沈瑜疑惑道,“为什么父亲不让我落入他们手中?“
萧景琰正要回答,帐外突然传来一阵骚动。两人警觉地起身,只见赵风匆匆跑来:“殿下,营外来了一位白衣人,指名要见您和沈小姐!“
萧景琰和沈瑜对视一眼,同时想到了那个战场上戴银色面具的神秘人。
“带了多少人?“萧景琰问。
“就一人一骑。“赵风答道,“但士兵们都不敢靠近,说那人...邪门得很。“
萧景琰沉吟片刻:“带他来见我,但先搜身。“
片刻后,那个神秘的白衣人走进了营帐。近距离看,那人身材修长,银色面具遮住了上半张脸,只露出线条优美的下巴和一抹红唇。从体态看,应该是个女子。
“阁下何人?“萧景琰沉声问道,手按在剑柄上。
白衣人没有回答,而是直直地看向沈瑜。面具后的眼睛闪过一丝异样的光芒。然后,她缓缓摘下面具——
沈瑜倒吸一口冷气,踉跄后退一步——面具下的脸,竟与她有七八分相似!
“妹妹,“白衣女子开口,声音如清泉般悦耳,“姐姐来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