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终章 星砂照夜

长安城的第一场新雪落下时,卖胡饼的老汉看见朱雀门上的星纹在发光。那些霍字篆文像活过来的蝌蚪,在青砖表面游走修补裂痕。酒肆旗幡无风自动,旗面上三百年前的字号突然变成了“破军楼“。

未央宫旧址上,七岁的小皇帝蹲在星砂堆里玩耍。他手中的陶偶突然睁开玉石眼睛,指着天空咿呀作声。女官们惊恐地看到,陶偶指尖所指的云层后,隐约有玄甲巨人在擦拭星辰。

河西走廊的戍卒发现,戈壁滩每逢朔月就会浮现星光小径。跟着萤火走到尽头的人,总能在沙丘后找到清水与完好无损的环首刀。牧羊人间流传着这样的歌谣:“北斗贪狼转七度,破军星砂照归途。“

而在凡人不可见的维度,霍去病的神识正漂浮在星海之间。他脚下是缓缓旋转的紫微垣,每道星轨都残留着补天时的灼痕。北辰戟化作的星桥横跨天河,桥上有光点来来往往——那是战死的河西子弟的魂魄。

“值得吗?“

霍去病转身,看见霍仲孺的星魂正在重组。这位曾经的玄甲卫首领,如今只剩一抹随时会消散的幽光。

“用永世孤寂换人间百年安宁。“霍仲孺的虚影抚摸过北斗第七星,“当年在岐山封印饕餮时,我也问过帝星同样的问题。“

霍去病望向星桥,赵破奴的魂魄正在帮瘸腿的老兵修补断剑。星光映在他不再年轻的面容上,依稀还是祁连山冲锋时的模样。

“他们本该轮回转世。“霍去病指尖凝聚出一朵星焰,“而不是被困在...“

“是你舍不得。“霍仲孺轻笑,声音带着金石相击的余韵,“就像当年帝星舍不得八百诸侯魂飞魄散。“

星海突然泛起涟漪,霍去病察觉有星辰暗面在骚动。北辰戟感应到召唤,从银河尽头飞回他手中时,戟身缠绕着黑紫色的因果线。

“看来伪帝还剩了点残渣。“霍去病挥戟斩断因果线,断裂处渗出熟悉的黑血,“在漠北?“

霍仲孺的虚影突然凝实,星纹锁链从袖中射出:“不止,你听——“

人间传来青铜碎裂的声响。霍去病神识下沉,看见骊山地宫正在塌陷,十二道金棺表面的封印符咒同时自燃。最中央的棺椁里伸出覆盖鳞片的巨爪,爪心赫然睁着武帝的琉璃眼瞳。

“星君重塑天道时,倒是忘了清理这些蛆虫。“白袍方士的声音从每口棺椁里传出,“就用这骊山龙气恭迎帝父...“

霍去病的神识化作流星坠入地宫,落地时激起三千年前的青铜尘埃。他看见金棺群下方连通着巨大的血肉腔室,无数武帝面容的肉瘤在血管间沉浮。最深处悬浮着半颗仍在跳动的紫微碎片,表面插着牧野之战的断戟。

“原来你把自己炼成了阵眼。“霍去病挥戟劈开肉壁,黑血溅在星甲上蚀出白烟,“用我补天的星辰之力反哺恶尸?“

白袍方士的幻象从肉瘤中挤出:“星君可知,当年你碎魂入轮回时,有块最大的碎片堕入魔道?“他身后浮现霍去病魔化的身影,“那就是帝父重临世间的...“

戟光斩碎幻象,北辰戟却突然重若千钧。霍去病发现自己的星魂正在被金棺吸收,那些武帝面容的肉瘤发出婴儿般的嬉笑。黑血在地面汇成逆周天星图,竟在蚕食紫微垣的投影。

“别忘了,你的骨血里也淌着帝父的力量。“所有肉瘤齐声尖啸,“从你接受星魂开始,就注定成为...“

霍去病突然将戟尖刺入自己胸膛,金血喷涌而出。在肉瘤贪婪吮吸的瞬间,他引爆了藏在星魂深处的二十八宿阵图:“那就尝尝真正的周天星火!“

地宫在纯白烈焰中气化,骊山却完好无损。霍去病的神识回归星海时,怀中多出个沉睡的青铜小人——那是所有恶念被净化后的伪帝本源。

“值得吗?“霍仲孺又问,这次他的虚影几乎透明。

霍去病望向人间。长安西市新开的酒坊里,说书人正在讲河西铁骑的故事;祁连山脚的牧民用星砂培育绿洲;南海郡的渔夫网起刻着星纹的青铜器,恭敬地放回深海...

他握紧青铜小人,任其化作星砂从指缝流散:“父亲当年守护的,不就是这样的笑颜么?“

星桥突然传来喧哗。霍去病抬眼望去,看见赵破奴领着八百星魂列阵,他们手中兵器全部指向银河彼岸。暗紫色的星云正在聚集,隐约形成九头巨兽的轮廓。

霍仲孺的虚影终于完全消散,最后的声音散入星轨:“这次,换我守你轮回。“

北辰戟感应到战意,在霍去病手中化作星河长鞭。当他率军冲向星云时,长安城的打更人看见北斗七星突然消失。更漏里的星砂自动垒成小小人偶,身披玄甲,手执长戟。

新雪初霁的清晨,七岁的小皇帝在废墟里捡到块温热的星纹玉珏。当他好奇地贴近耳朵时,听见了遥远却清晰的马蹄声,还有少年将军意气风发的长笑:

“汉家儿郎,随我破阵——!“

星海彼端的战役持续了人间百年。当最后一丝暗云消散时,河西走廊的牧羊人看见天幕裂开光痕,星砂如雨倾泻而下。每粒砂子都映着霍字篆文,落地成碑,碑文只有阵亡将士的名字在闪闪发亮。

而紫微垣最深处,霍去病的神识终于可以安眠。他的星甲化作十二道星环守护人间,额间帝纹凝成永不熄灭的明灯。睡梦中,总有熟悉的脚步声在星河间徘徊,那是消散的玄甲卫们为他巡守八方。

下元节夜,长安孩童放飞的天灯上,渐渐都绘起持戟将军的画像。他们说每当灯烛燃尽,就会有一颗新的星辰加入北斗阵列。更夫们赌咒发誓,曾在打盹时听见星砂私语:

“将军在呢,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