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法律销售
- 我靠忽悠坐上顶级律所三把手交椅
- 伊葫芦岛的兵仔
- 2289字
- 2025-05-04 23:04:37
高驰律师事务所的招牌在阳光下闪着刺眼的金光,张贤斌站在写字楼前,抬头望着24楼的窗户,喉结上下滚动,这就是传说中的律师办公场所。
他扯了扯新买的廉价西装领口,这件为了面试特意购置的衣服此刻却让他感到窒息。
“双休、8000无责底薪,转正后交社保。“
他低声重复着电话里的承诺,像是在说服自己。手机屏幕还停留在银行APP界面——4892.17元的余额,加上奶奶后续的康复费用,这笔钱撑不过两个月。
电梯里,张贤斌的肺部又开始隐隐作痛。他下意识摸向口袋里的药瓶,却在碰到西装内衬时停住了手。不能让人看出他有健康问题,这份工作他必须拿下。
“张贤斌?“前台小姐姐头也不抬地递给他一张表格,“填好去大会议室等。“
表格上的“法律顾问“头衔让他稍感安心。会议室里已经坐了七八个人,年龄各异,但脸上都带着相似的焦虑和期待。
一个穿着阿玛尼西装的年轻男人正在白板前写写画画,笔触凌厉得像在起草什么重要文件。
“欢迎各位加入高驰!“
男人突然转身,露出职业化的笑容,“我是这家律所的主任徐明,接下来由我为大家进行入职培训。“
“我们主营交通事故代理法律服务,直白点就是帮人打官司要钱。“
徐明敲了敲白板上的流程图,“每单提成15%,月入过万轻轻松松!“
“记住,客户都是刚出事故的伤者,情绪低落,这时候最需要专业指导。“徐明的声音突然拔高,“我们要做的就是给他们希望!“
投影仪亮起,播放着精心剪辑的成功案例视频。张贤斌注意到所有赔偿金额都用了夸张的特效字体,而“律师费30%“的条款却只用小字一闪而过。
“这是话术手册,背熟它。“一本装订粗糙的小册子被扔到张贤斌面前,“重点标注的部分必须一字不差地说出来。“
张贤斌翻开手册,瞳孔骤然收缩:
“——根据我们统计,自行协商的赔偿金平均只有我们代理的30%...“
“——90%的保险公司会故意拖延支付...“
“——我们有法院内部关系,能确保案件快速审理...“
这分明是赤裸裸的虚假宣传。张贤斌的手指不自觉地收紧,纸张在他掌心皱成一团。
“有问题吗?“徐明不知何时站到了他身旁。
张贤斌猛地抬头,正对上对方审视的目光。他张了张嘴,奶奶医药费的催缴短信突然在脑海中闪现。
“没有。“他听见自己说,声音干涩得像砂纸摩擦。
培训第三天,张贤斌被带到了市中心医院的骨科病房。消毒水的气味让他想起陪护奶奶的日子,脚步不自觉地放慢。
“别磨蹭,上午必须扫完这栋楼的骨科,拜访完所有新入院患者并做好记录。“
带队的老销售刘强不耐烦地催促,“
记住,骨折患者是最佳目标,他们住院时间长,容易焦虑。“
病房门开的那一刻,张贤斌的呼吸停滞了。床上躺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右腿打着石膏悬吊在半空,脸上还带着未愈的擦伤。床头病历卡上写着“胫骨粉碎性骨折,电动车事故“。
“您好,我们是交通事故法律援助中心的。“
刘强已经换上亲切的笑容,自然地坐在病床边,
“您这个事故责任书下了吗?“
少年茫然地看向他们,眼睛里还残留着惊吓后的空洞。张贤斌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他想起了自己肺栓塞发作时的无助。
“我们有专业律师团队,胜诉率95%以上。“刘强熟练地翻出手机里的案例照片,“上周一个类似案例,我们帮客户争取到十二万赔偿。“
张贤斌看着少年逐渐亮起的眼神,胃里的不适感越来越强烈。那些所谓的“案例“根本没有判决书编号,赔偿金额也明显夸大。
“前期只需要签个委托协议,不收取任何费用。“刘强趁热打铁地递上合同,“错过最佳取证期就来不及了。“
当少年颤抖着在合同上签下名字时,张贤斌借口上厕所冲出了病房。洗手间的镜子里,他的脸色惨白如纸。凉水拍在脸上,却洗不掉那种粘稠的负罪感。
“第一天都这样,习惯就好。“刘强不知何时靠在门框上,点燃一支烟,“你知道他们自己索赔能拿多少?连医药费都不够。“
“但那些话术...“张贤斌声音嘶哑。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无情!“刘强吐出一个烟圈,“保险公司赔得越多,我们提成越高,客户还感恩戴德。三赢。“
接下来的两周,张贤斌像具行尸走肉般穿梭在各个医院的骨科和重症监护室外。他学会了在护士查房时避开,掌握了从病历卡快速判断伤情和潜在赔偿金额的技巧,甚至能面不改色地对截肢患者说出“我们有把握争取百万赔偿“。
但每晚回到出租屋,他都会疯狂洗手,仿佛要搓掉皮肤上沾染的肮脏。奶奶的康复费用有了着落,可他的梦境越来越黑暗,常常梦见自己站在被告席上。
四月底的暴雨天,张贤斌被派往郊区一家民营医院。这里的住院环境明显差很多,走廊里弥漫着霉味和排泄物的气息。
“3床,七十岁,电动车撞伤,三根肋骨骨折。“护士头也不抬地告知,“家属去筹钱了,就老人自己。“
推开病房门的那一刻,张贤斌如遭雷击。骨瘦如柴的老人侧卧在病床上,花白的头发凌乱地贴在额前,干裂的嘴唇因疼痛而颤抖。那姿势,那神情,像极了他中风的奶奶。
“老人家,我们是...“他的开场白卡在喉咙里。
老人缓慢地转过头,浑浊的眼睛里映出张贤斌僵硬的身影。床头柜上放着半个冷掉的馒头,和一瓶最便宜的止痛片。
“保险...保险公司的?“老人气若游丝地问,“他们说...要等手术后才赔...“
张贤斌的手伸向公文包,摸到了那份印着“最高可获赔20万“的合同。他突然想起奶奶病危时,那个在楼梯间痛哭的自己。
“不,我是...“他深吸一口气,“我是法律援助志愿者,来帮您了解理赔流程的。“
没有夸张的话术,没有高压推销,张贤斌花了四十分钟耐心解释保险条款和实际可能获得的赔偿金额。临走时,他悄悄在老人枕头下塞了两百块钱。
窗外,雨越下越大。张贤斌拿起手机,拨通了奶奶的电话。
“兵仔,工作还顺心吗?“奶奶的声音比出院时有力多了。
“挺好的,奶奶注意休息,不要下床哈,有事让大伯打电话给我!“
挂掉电话,张贤斌登录了市司法局官网。投诉举报页面在黑暗中泛着微光,光标在输入框里不停闪烁,像在催促他做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