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子——
“孝心可畏”

都说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可您听说过给老爹做寿,硬把父亲逼疯的吗?中原一个小镇上的王老劁就是硬让“好儿子”做寿给逼疯了。这不,镇政府大院内几十桌大席都摆好了,大红的寿台寿椅也各就各位,镇地方剧团的大戏锣鼓敲的叫个红火,就等老寿星入座,众人朝贺了。可老寿星却借着尿道溜人了。众人左找右找也找不到,镇长王大兴把派去侍候老爹的几个人好一顿臭骂,命大伙赶快找。给老爹做八十大寿,把寿星弄丢了,这算啥事呀!就这当口,寿星王老劁却战战惊惊地出现在镇政府四楼的楼顶上。众人哗然,鼓乐失声,镇长王大兴更是张着大嘴,瞪眼不知所措。这时,王老劁扯着嘶哑的嗓子喊起来:“不过了!不过了!这生日我不过了!过不起啦!我王老劁劁了一辈子猪马牛羊,做下了大孽,年年生日都过三次,这八十大寿也过三次,劁了我得了!谁他妈再让我过生日,我就劁了谁!”

顿时,前来拜寿者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了,面面相觑。但也有心知肚明之人,私下窃笑交耳。这哪是哪啊?事还得从头说起。

王老劁大名王富强,二十几岁起就在生产队当兽医。由于人瘦貌丑,一直到三十六岁才娶了本村的一个带着三个孩子的尤寡妇为妻。尤寡妇前夫是赶大车的,一次上山拉石头,让炸药崩死了,留下了三个半大小子。大小子大兴,二小子二兴,三小子三兴。那会儿农村穷,都盼着兴旺发达。王老劁别看人瘦貌丑,心眼好使,娶了尤氏,对三个孩子待如己出。他当人就说,劁猪劁马的,注定这辈子没后,就当三个孩子是我的亲儿子。他起早贪黑拼命干,供三个孩子念书。让儿子们吃像吃,穿像穿,比亲爹还尽力。尤氏很是感恩,逢人便夸王老劁的好。她还把三个儿子都改了姓王。

说来这三个儿子也争气,老二、老三都大学毕业。老二在省城某高中当了副校长,老三在县工商局当科长。虽然老大念书少,后来却最有权,当了八年兵,转业后回到镇政府当副镇长,后来又熬到了镇长。

三个孩子都出息了,尤氏却得了绝症,临终前她对三个儿子说:“你们哥仁有今天,全靠你爹了。虽然他不是你们的亲爹,却胜过亲爹,你们可不能忘恩负义,亏待了他。他年岁大了,干不了啥了,咋养他你们好好核计核计,可不能让我闭不上眼睛。”

三个儿子含泪答应了母亲的要求。可娘死后,这哥仁一核计,又都犯愁了。咋养活这个后爹?后爹跟谁过呀?跟老大过?老大刚娶了儿媳妇。那儿媳妇是副县长的千斤,娇贵着呢,人也蛮横,跟个鼻涕拉撒的老爷子过,不把老爹骂出去才怪。

跟老二过?老二虽住的是三室一厅,可老二媳妇是中学教师,天天要用一个房间备课。老二的儿子要考研,连续三年都没考上了,正急歪着呐,老爷子要来,这娘俩的关就过不了。

跟老三过呢?老三房子倒是更大,一百五十多平米,刚贷款买的。可老三是二婚,娶了个比他小十三岁的大学生,前妻还撇下个十四岁的闺女,老爷子来住,更不方便。

哥仨核计了三天三夜,最后想出了个好办法,让老爷子还留在村里,哥仁给生活费,再雇个保姆侍候着。

这事算达成了共识。哥仁还表示,一定让老爷子吃好、喝好、穿好、住好,不能让村里人笑话哥仁忘恩负义,骂他们不是东西。可要吃好、喝好、穿好、住好就得要钱呐!钱从何来?

老大最先犯难。说镇里办的企业都归了个人,公务员开工资都费劲。再说,儿媳妇未婚就怀孕六个月了,眼看就生,养个孩子得钱用了,再给老爷子往外拿钱,太吃紧。

老二说,其实给老爷子那点钱也不算啥,要不是儿子想考研,考完研还要出国,他拿那点钱眼睛都不眨。手里钱是有,可都攒着给儿子出国呢,再给老爷子往外拿钱,难呐!

老三说,要不是跟前妻离婚,她分走了一半财产,这点钱也不算事。就算离婚了,不贷款买房也不算事。他也不讳言自己的工作油水大,可再大的油水,也架不住每月还三千元贷款和小媳妇买高档服装、高级化妆品呐!再说,姑娘也十四五岁了,要上重点高中、重点大学,得钱花了,再给老爷子往外拿钱?吹气呐!

得,三天三夜核计的方案搁浅了,哥仁愁眉不展。后爹王老劁在堂屋磨劁猪刀。看来,他晚年还得靠这把劁猪刀哇!

最后,还是老三的一席话使一切峰回路转。老三说这叫“内部挖潜”,老二说这叫“全民创收”,老大说这叫“用之于民。”

啥好办法?还是在王老劁身上打主意,哥仁分别每年给后爹过一次生日,大办,亲朋好友,邻里乡亲,上级下级,学生家长都请到,从创收中拿出养活王老劁的钱。

于是从七十六岁起,王老劁每年就有了三个生日,分别是十月份,十二月份和六月份。三个生日分别在三个儿子家过。十月份的生日在大儿子这过。十月金秋,新粮进仓,瓜熟果落,农村家家腰包鼓,前来拜寿者的红包分量就重。十二月份的生日在三儿子家过。年末正是大小企业换证之际,年检之时,工商科长老爹做寿,会有许多不认识的面孔不请自到,老三会唱着下不为例的高调,欣然笑纳;六月份的生日当然在老二家过了。六月份正是每年中考的时候。择校的、差分的、要进快班的都少不了到处求人,可这些又都得主管副校长点头才行,甭说老爹拜寿,不拜寿还找茬送呢。

于是皆大欢喜。王老劁日子过的鲜鲜亮亮,保姆侍候得应应当当。每年的三个生日也过得风风光光。三个儿子不但解决了养老爹的问题,每年为爹办寿所得的十有七八又都充了自家财政。在单位,三个儿子又都被传颂为大孝子。

转眼就到了王老劁八十大寿的年头。这哥仁都攒足了劲要为老爹大办一场。哥仁又都分别算着自己心里的小账。老大已答应用办寿的收礼钱为大儿媳买一台小轿车,也让那个当副县长的亲家看看自己的实力。老二的儿子这会儿已考研成功,他要通过办寿,把送儿子出国的钱凑齐。老三的目标更明确,就准备给小媳妇买件貂绒大衣。

正在王老劁得意洋洋地迎接自己这三个八十大寿的时候,一件意外的事使王老爷子从热炕头掉进了冰窟隆。

那天,王老劁在保姆的陪同下,逛进了镇敬老院。正赶上敬老院给孙老千过八十大寿。孙老千和王老劁是打小的朋友。看着简简单单的几碟小菜和一个比面包大不了多少的生日蛋糕,王老劁感慨万千,当着众人的面,大谈自己过寿的风光,弄得孙老千很没面子。其实,王老劁每年过三个生日,儿子用以圈钱的事早就传开了,只是没人当着他撕开这层窗户纸。孙老千受了羞辱,情急之下给揭了底:“我孙老千生日过得好孬,实实在在过的是自己的生日,不像你,一年过三个生日,哪个都不是真的。你是大年三十晚上生的,办寿也没人去!那三个拖油瓶,借给你办寿弄钱罢了!明眼人都知道,唬你个睁眼瞎吧!”

顿时,王老劁如五雷轰顶,醒悟了。其实他何曾不知道自己的生日是三十晚上,何曾不知道三个儿子是用他过生日圈钱。他是以为别人都没看出来,也就憋屈着自己,骗自己。没想到,这事全世界都知道,就瞒着他一人儿。赶情是光着屁股拜一圈年,人家都看见了,不好意思说呀!多砢碜呐!

回家后,王老劁窝囊了一宿,他心里想不开,一辈子好强要面子的他,老了老了跌这个份子。第二天就是老大给他办八十大寿的日子,一见那红火场面,王老劁顿时就疯了,爬上四楼顶,耍起疯来。

王老劁疯了,三个儿子的八十大寿计划也就落空了。老大的媳妇骂着要她的小轿车,老二的儿子怪爹没凑齐他出国的钱,老三的小媳妇要她的貂皮大衣。全家都乱套了。

关键时刻,还是老三出了个扭转乾坤的好主意——送爹去精神病院。

于是,在精神病院门前有了三张收礼的桌子,三个儿子分别收自己的份子。眨眼之间,小轿车有了,貂皮大衣有了,儿子出国的钱也凑齐了。王老劁确死了,咬舌自尽的。他拒绝医生给他“过电”检查,因为他没有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