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鸭记:中华秋沙鸭观察笔记
- 陈凤华
- 2531字
- 2025-05-19 16:20:50
短暂的相聚
长白山的春天与众不同,它的颜色应该是白色的,飞雪裹挟春风,吹在身上似是一种醒脑般的爱抚。
朴老师原本计划去漫江黑河基地踏查。朴老师说:“不同水域和环境的中华秋沙鸭迁徙的时间不同,都要一一记录下来。”但是,漫江的温度比二道白河镇还要低,冰面尚未融化,中华秋沙鸭及其他候鸟们都有感知,还没有抵达漫江。
为此,八点我们又准时到达头道白河监测小木屋。
阳光正好,冷风让人心旷神怡,这样的天气躲在小木屋中,有些虚度春光。可是,此行不是踏春,不是郊游,而是承载一个使命——了解中华秋沙鸭,我要用真心去与它们交流。已是九点了,还不见中华秋沙鸭的身影,不知为何,我有些担忧,但更多是想念。内心在默默地呼唤,眺望间,发现下游正有五只野鸭游来,其中一对儿是赤麻鸭,也是稀有的野鸭品种,野鸭扑棱翅膀而来,夫唱妇随游到我的视线里。之后,摇摇头颈,摆动翅膀,短暂露脸后去下游拍拖去了。剩下三只野鸭还在头道白河的小支流处悠闲地觅食。三只野鸭的身体比绿头鸭稍小,喙为橙黄色,喙峰是黑色。上体黑褐色,点缀着棕色的斑纹,翼镜白色。觅食时它们将头埋入水中,尾羽朝上,倒栽在水中大快朵颐,撅起的尾部如同“雨后春笋”,滑稽可爱。三只野鸭是何品种?我好奇地问朴老师,老先生说:“这是雌性赤膀鸭,也是很难见到的品种。”
想来,眼前的浅滩是野鸭的餐厅,赤膀鸭吃饱喝足后,摆着尾巴游走了,水面又恢复了平静。
眼前这条河流充满魅力。家有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长白山有清澈的河流,才留得中华秋沙鸭等各种野鸭来此繁衍生息。
中华秋沙鸭去哪儿了?
不见中华秋沙鸭的身影,如同约会不见情郎一般焦灼。这时,绿头鸭又来串门,给寂静的水面平添了热闹,也暂且吸引了我刚才还在顾盼的眼波。然而,绿头鸭只是过客,如逛早市,匆匆来也,匆匆离开。在我无聊之际,一阵令人怦然心动的“嘭嘭嘭”声从耳边划过,这是飞翔的声音,只见鸭群冲刺一般落在水面。定睛一瞧,四雄一雌,想来是昨日六只中华秋沙鸭中的五只,仅少了那只年老色衰的老雌鸭。五只心爱的宝贝鸭在水面追逐,如一叶叶小白帆,又如一支海上舰队。受宠的雌鸭游在前面,那是幸福的模样,时不时转换身姿,想来它在暗暗揣度雄鸭们爱它的诚意。四只雄鸭展开一场战斗,获胜的雄鸭扬起脖颈,亮出那并不美丽的歌喉,似乎在彰显自己的胜利,又似乎在炫耀自己的勇敢。
这时,我心中对那只没有到来的老雌鸭满是惦念,是否寻窝产卵?是否失宠抑郁?还是其他什么状况?对它的担心犹如对晚归亲人的担心,脑子里都是胡思乱想。
品种不一的野鸭纷纷光顾头道白河,这片水域成了集市,一雄一雌中华秋沙鸭迈着方步回到浅滩小憩,赤膀鸭躲在岸边的水域进食,绿头鸭来来回回地游动。三种野鸭互不干扰,和平相处,各自享受着各自的生活。它们的饮食习惯不同,自然不会发生争斗。水中鲜活的鱼类或者蛙类是中华秋沙鸭的最爱,绿头鸭偏爱水面浮生物,赤膀鸭也如此。
休息中的雄性中华秋沙鸭东张西望,眼神中充满恐慌,随后,它围着雌鸭游来游去,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时,我发现不远处三只雄鸭游来了。这只慌乱的雄鸭却逃跑了。游来的三只雄鸭中,其中一只在追赶驱逐其他两只雄鸭,它脖颈上扬,竖起冠羽,怒发冲冠的架势,那两只雄鸭无奈又无趣,不情愿地飞起来,落在不远处的礁石上。这时,胜利的雄鸭则大摇大摆地靠近雌鸭。
在中华秋沙鸭的族群中,雄鸭对种族基因传承功不可没,不仅提供强大的基因,还以强者姿态去认真地努力地完成家族的繁衍。
野鸭的生活中,睡觉或者闭目养神占据它们大部分时间。中华秋沙鸭睡醒后,慢悠悠游到监测站小木屋下方的水域,我俯首清晰可见。它游泳的身姿,它机警的眼神,我终于可以近距离欣赏。这时,我发现,它不是浮在水面,水下红色的双蹼在拨动着,不停地拨动着,身体像小船,黑色的脖颈如船舷,它一边游走,一边将头插入水下,之后抬起头,似乎在换气,脖颈前后伸缩点着头,冠羽也随之抖动,就这样重复着相同的动作。我独自揣摩,可能与饥饿有关,它游来游去,显得不安和焦躁。
有句古话,水至清则无鱼。难道真是如此?如若这样,眼前的水域清澈见底,那岂不是苦了中华秋沙鸭。透过相机的镜头看到,雌鸭居然捉到一条鱼儿,雄鸭不紧不慢跟在身后,似乎在保护着战利品,等待雌鸭把鱼吞入胃腹后,雄鸭才离开心上鸭,独自去别处觅食。
朴老师自言自语:“应该买些蛤蟆犒劳鸭子们,它们迁徙劳累,回到家里还要挨饿。”
我揣测,明天这些宝贝鸭将会有一顿丰盛的美餐。可惜,此次我逗留在这里的时间短暂,今晚就要返程,至于明天它们享受美食的快乐,我也只能依靠想象了。
这次观察已进入倒计时阶段,我贪婪地注视水面,盯着中华秋沙鸭,却不知何时它们又逃离了我的视线。再次看到它们时,都已经游到小木屋的前方,与我只有七八米的距离,我屏住呼吸,真怕惊扰到它们的雅兴。一雄一雌两只中华秋沙鸭,并肩游走,又一起潜入水底,潜水的瞬间似乎有暗语,如此默契,如此和谐,随后,双双浮在水面,彼此恩爱,羡煞旁人。
为了让中华秋沙鸭无忧无虑地在长白山下安家,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在河道的外侧围上了铁丝网,这样,可以防止外来闲散人员干扰中华秋沙鸭的生活。然而,保护区工作人员巡山的脚步声,却惊扰了中华秋沙鸭,它们慌乱地飞走了。
鸭子正午时分飞走,我与朴老师可以安静地进食河水泡面了。
说起泡面,我并不喜欢,可是,几日的午餐皆如此,挑食的我也习以为常了,回味时,却也成了一种美味。计划总是美好,本以为可以安静地吃完泡面,但那只老态的雌鸭却独自飞来,翅膀拍水声就是号令,朴老师端起了相机,一张中华秋沙鸭水面飞翔的作品诞生了。一阵风儿吹过,又一阵风儿散去,老雌鸭的踪影也无处可寻。朴老师再次端起泡面时,老雌鸭又飞回来,朴老师只好一手端着泡面,一手握着相机,眼睛却不离镜头,一顿午餐被若即若离的老雌鸭戏弄了。拍摄人的辛苦,不目睹、不亲历,无法了解,无法懂得,每一张作品背后都有感人的故事,还有无法言说的艰辛。
已经凉透的泡面,朴老师分几次吃完。中华秋沙鸭飞走后,河面安静,起因是十几米外有人经过。也好,我可以心无愧疚地离开这里。
可是,我的心却留在这里,默默地对自己说:“我还会回来见鸭子。”
“何时?”
“不会很久。”
我背起行囊,一步一回头,恋恋不舍地离开。
再见,中华秋沙鸭!
再见,野鸭族的同胞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