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从十三副遗甲到后金霸业:努尔哈赤的崛起传奇》:建州崛起

少年磨难与志向萌生

1559年,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出生于明朝建州左卫赫图阿拉城。他出身于女真建州左卫的贵族家庭,其六世祖猛哥帖木儿本是斡朵里部的首领,后率部南迁至辽东,被明成祖朱棣封为建州左卫都指挥使,子孙世袭。然而,努尔哈赤的童年却并不顺遂。

十岁那年,努尔哈赤的母亲不幸离世。此后,继母对他十分刻薄,这让年幼的努尔哈赤过早地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十九岁时,努尔哈赤不得不与家人分家单过。分家后的他,生活陷入了困境,家境贫困的他只能和弟弟一起,靠着贩卖人参、松子等山货维持生计。

为了换取生活所需的日用品,努尔哈赤常常前往山林中挖掘山货,然后到抚顺进行交易。在这个过程中,他接触到了不同的人群,开阔了眼界。他学会了蒙古语和汉语,这为他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通过与不同民族的交流,努尔哈赤了解到了外面世界的广阔和复杂,也让他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多的憧憬。

努尔哈赤尤其喜爱《三国演义》和《水浒》这两部书籍。书中那些英雄豪杰的故事让他心驰神往,也激发了他内心的豪情壮志。他从书中汲取了智慧和勇气,学会了如何运用谋略和策略。这些书中的故事,成为了他在困境中坚持下去的动力,也塑造了他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性格。

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努尔哈赤逐渐养成了独立、坚强的品质。他学会了如何在困境中生存,如何应对各种挑战。生活的磨难没有打倒他,反而让他更加坚定了改变命运的决心。他渴望有一天能够出人头地,让自己和家人过上好日子。

同时,努尔哈赤也看到了女真各部之间的纷争和混乱。当时,女真分为三大部落,海西女真、建州女真和野人女真,而这三大部落又分裂为诸多小部落,他们之间互相征伐,干戈不止。这种混乱的局面让努尔哈赤意识到,只有实现女真各部的统一,才能结束这种无休止的战争,让女真族走向强大。

在与外界的接触中,努尔哈赤深刻地认识到了女真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差距。他渴望学习先进的文化和技术,提升女真族的实力。这种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民族发展的责任感,进一步激发了他的志向。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带领女真族走向繁荣昌盛。

尽管生活充满了艰辛,但努尔哈赤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他在困境中不断磨砺自己,积累着经验和力量。那些艰苦的经历,就像一把把利刃,雕琢着他的性格,让他变得更加成熟和稳重。他的心中燃烧着一团火焰,那是对未来的希望和对理想的追求。

努尔哈赤的能力和威望逐渐得到了提升。他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展现出了卓越的领导才能和智慧。他善于团结身边的人,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支持。这些都为他日后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个过程中,努尔哈赤也经历了许多挫折和困难。有时候,他辛辛苦苦挖到的山货,在交易时却换不到足够的生活用品;有时候,他在山林中遭遇野兽的袭击,生命受到威胁。但这些困难并没有让他退缩,反而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正是这些童年的磨难和经历,塑造了努尔哈赤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性格,也让他萌生了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强大政权的志向。

父祖之仇与起兵契机

当时,女真诸部陷入连年内战,分为海西女真、建州女真和野人女真三大部落,且各部落又分裂成诸多小部落,相互征伐不断。努尔哈赤所在的建州女真虽实力较强,但内部也并不太平。而明朝对女真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奉行“谁强就打谁”的原则,以此保持女真各大势力的均势。

努尔哈赤这一支与明朝的关系颇为复杂,尤其是与辽东总兵李成梁。努尔哈赤早年还曾作为质子在李成梁身边。那时,建州右卫王杲势力强大,他是努尔哈赤的外公,却因反明被明朝击败。王杲死后,他的儿子阿台(努尔哈赤的舅舅)在古勒寨继续反明。

1583年,李成梁大兵压境,包围了古勒寨。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和祖父觉昌安听闻消息后,心急如焚。他们担心阿台之妻(努尔哈赤祖父的孙女)的安危,便匆忙进入古勒寨,试图劝说阿台投降,以保全众人的性命。

然而,建州图伦城的城主尼堪外兰心怀不轨。他觊觎建州女真的统治权,想要消灭努尔哈赤的父祖和阿台,自己独霸建州。于是,尼堪外兰来到古勒寨城门外,向城内士兵喊话,声称只要杀死城主阿台,就有重赏。阿台的部下被他的话所迷惑,为了得到赏赐,他们残忍地杀害了阿台,然后开城投降。

李成梁在古勒寨降顺后,却下达了一个残酷的命令——“诱城内人出,不分男女老幼尽屠之”。在这场血腥的屠杀中,努尔哈赤的父祖也未能幸免,无辜地死于乱军之中。

努尔哈赤得知父祖遇害的消息后,悲痛欲绝。他愤怒地质问明军:“我的父亲和爷爷为何被害?汝等乃我不共戴天之仇也!”明军自知理亏,为了平息努尔哈赤的怒火,给了他30道敕书、30匹马作为补偿,又让他袭封建州左卫都指挥使。所谓敕书,是允许努尔哈赤与明朝通贡的许可证,凭借它,努尔哈赤可以通过贡市获得必要的物资;而袭封建州左卫都指挥使,则代表着明朝对他身份的承认。

但这些补偿远远无法抚平努尔哈赤心中的伤痛和仇恨。他深知,父祖的死与尼堪外兰的阴谋密切相关。于是,他下定决心,要为父祖报仇雪恨。然而,此时的努尔哈赤势单力薄,身边仅有十几个步卒,根本无法与拥兵百万的大明王朝抗衡。而且,他也清楚地认识到,直接与明朝对抗无异于以卵击石。

努尔哈赤将报仇的目标首先锁定在了尼堪外兰身上。他认为,若想抗衡大明,必先统一女真;若想统一女真,必先统一建州八部;若想统一建州八部,必先攻克尼堪外兰。同时,在完成这一系列事情的过程中,还要稳住大明,打消明廷对他的怀疑。

于是,努尔哈赤以父祖留下的十三副遗甲为基础,召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人,正式起兵。他打着为父祖报仇的旗号,向尼堪外兰所在的图伦城进发。尽管此时他的队伍人数不多,但每个人都怀着满腔的仇恨和坚定的信念。

尼堪外兰得知努尔哈赤前来寻仇的消息后,吓得魂飞魄散。他本就是个胆小怕事、无德无才之人,根本没有勇气与努尔哈赤正面交锋。于是,他连家人都顾不上,带着一家老小仓皇潜逃。

努尔哈赤带着一百来人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就拿下了图伦城。他趁机收复了尼堪外兰的旧部,并将他们整编到自己的麾下。这一战的胜利,不仅让努尔哈赤获得了一定的物资和兵力,更重要的是,它极大地鼓舞了士气,让人们看到了努尔哈赤的决心和能力。

此后,努尔哈赤开始了他统一建州女真的征程。他深知,前方的道路充满了艰难险阻,但为了父祖的血海深仇,为了实现统一女真的志向,他毫不退缩,勇往直前。每一场战斗,他都身先士卒,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带领着士兵们冲锋陷阵。

在这个过程中,努尔哈赤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和挑战。有些部落并不愿意轻易归顺,他们联合起来对抗努尔哈赤;还有些部落则在明朝的挑拨下,对努尔哈赤产生了敌意。但努尔哈赤凭借着卓越的领导才能和灵活的策略,一次次地化解了危机。

他善于利用各部落之间的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逐个击破。同时,他还注重与周边部落建立友好关系,通过联姻、结盟等方式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在不断的征战和斗争中,努尔哈赤的队伍逐渐壮大,他的威望也越来越高。

统一建州女真之路

拿下图伦城后,努尔哈赤并未被胜利冲昏头脑,他深知统一建州女真的道路才刚刚开始。尼堪外兰虽然逃走了,但他的存在始终是个隐患,而且建州女真内部还有其他部落对努尔哈赤的崛起心怀不满,随时可能联合起来对抗他。

不久后,努尔哈赤又将目光投向了兆佳城。当时,兆佳城城主李岱在明朝的挑唆下,准备引明军前来攻打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得知这个消息后,决定先发制人。

1584年正月,努尔哈赤率领军队冒着大雪向兆佳城进发。雪越下越大,道路变得异常湿滑难行,士兵们的脚步也变得沉重起来。然而,努尔哈赤没有丝毫退缩,他坚定地走在队伍的最前面,鼓舞着士兵们的士气。

当他们抵达兆佳城时,发现城门紧闭,城墙上布满了防守的士兵。兆佳城地势险要,城墙高大坚固,想要强攻并非易事。努尔哈赤仔细观察了城防情况后,决定采用智取的策略。

他先派一部分士兵在城门前叫阵,吸引城上士兵的注意力,然后暗中派遣精锐部队从城墙的一侧攀爬而上。在攀爬过程中,士兵们小心翼翼地避开城墙上的守卫,利用绳索和钩子一点点向上攀登。

就在士兵们快要接近城墙顶部时,一名守城士兵发现了他们的行踪,立刻发出警报。城墙上的士兵们顿时乱作一团,纷纷拿起武器进行抵抗。努尔哈赤见状,果断下令城门前的士兵发起攻击,一时间,喊杀声震耳欲聋。

在激烈的战斗中,努尔哈赤身先士卒,亲自登上城墙,与敌人展开了近身肉搏。他挥舞着手中的长刀,左劈右砍,敌人纷纷倒地。在他的带领下,士兵们士气大振,奋勇杀敌。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努尔哈赤的军队终于攻破了兆佳城,李岱被生擒。

努尔哈赤并没有杀害李岱,而是对他晓以大义,劝他归顺自己。李岱被努尔哈赤的宽宏大量所感动,决定带领兆佳城的部众加入努尔哈赤的队伍。这一战的胜利,不仅让努尔哈赤扩大了自己的势力范围,也让他在建州女真中赢得了更多的威望。

然而,努尔哈赤的崛起引起了其他部落的警惕。马尔墩寨的寨主纳木占、萨木占等人担心努尔哈赤会威胁到他们的利益,于是联合起来,设计杀害了努尔哈赤的妹夫噶哈善哈思虎。

努尔哈赤得知妹夫遇害的消息后,悲愤交加。他发誓要为妹夫报仇雪恨,于是在1584年6月,率领军队攻打马尔墩寨。马尔墩寨建在一座陡峭的山上,地势十分险要,易守难攻。寨墙高大厚实,周围布满了陷阱和障碍物。

努尔哈赤的军队在攻打马尔墩寨时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他们多次发起冲锋,但都被寨上的滚木礌石击退。士兵们伤亡惨重,士气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面对这种情况,努尔哈赤并没有气馁。他重新调整了作战策略,决定采用火攻的方法。他命令士兵们收集大量的柴草,堆放在寨墙下,然后点燃柴草。熊熊大火迅速蔓延,寨墙上的守卫被大火逼得节节后退。

与此同时,努尔哈赤亲自带领精锐部队从侧面的一条小路绕到寨后,发起突然袭击。寨上的守卫被前后夹击,顿时乱了阵脚。努尔哈赤的军队趁机攻破了寨门,冲进了寨内。

在激烈的巷战中,努尔哈赤的军队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经过一番苦战,他们终于击败了敌人,占领了马尔墩寨。纳木占、萨木占等人被擒获,努尔哈赤为妹夫报了仇。

此后,努尔哈赤继续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他先后攻打了董鄂部、浑河部等部落。在攻打董鄂部时,努尔哈赤遇到了顽强的抵抗。董鄂部是建州女真中比较强大的一个部落,他们拥有精良的武器和训练有素的士兵。

1584年九月,努尔哈赤率领军队进攻董鄂部的齐吉答城。在攻城过程中,董鄂部的士兵奋勇抵抗,他们用弓箭和火器向努尔哈赤的军队射击。努尔哈赤的军队伤亡惨重,但他始终没有放弃。

就在战斗陷入僵持阶段时,突然天降大雨。努尔哈赤灵机一动,他命令士兵们停止进攻,原地休息,等待雨停。雨停后,地面变得泥泞不堪,董鄂部的士兵以为努尔哈赤的军队不会再进攻了,于是放松了警惕。

然而,努尔哈赤却趁机发起了突然袭击。他带领士兵们迅速冲向城门,用云梯和绳索攀爬城墙。董鄂部的士兵措手不及,被打得节节败退。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努尔哈赤的军队终于攻破了齐吉答城。

接着,努尔哈赤又率领军队攻打董鄂部的翁科洛城。在攻城过程中,努尔哈赤被敌人的箭射中了颈部,鲜血直流。但他不顾伤痛,继续指挥战斗。最终,他的军队攻破了翁科洛城,俘虏了射箭的敌人鄂尔果尼和洛科。

努尔哈赤并没有惩罚鄂尔果尼和洛科,反而对他们的勇敢表示赞赏,并将他们收为自己的部下。这件事让努尔哈赤在士兵中赢得了极高的威望,也让更多的人愿意追随他。

在攻打浑河部时,努尔哈赤采用了分化瓦解的策略。他先派人暗中与浑河部的一些部落首领接触,向他们承诺,如果他们归顺自己,将会得到丰厚的回报。一些部落首领被努尔哈赤的诚意所打动,决定带领部众归顺。

然后,努尔哈赤利用这些归顺的部落作为内应,里应外合,对浑河部的其他部落发起了攻击。在战斗中,努尔哈赤的军队势如破竹,很快就击败了浑河部的抵抗,统一了浑河部。

随着努尔哈赤的势力不断壮大,他的名声也越来越响亮。越来越多的部落开始主动归顺他,他的队伍也不断扩大。然而,他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在统一建州女真的过程中,努尔哈赤需要不断地应对其他部落的联合抵抗。有些部落为了自保,会联合起来对抗努尔哈赤。此外,明朝也对努尔哈赤的崛起保持着警惕,不时地对他进行打压和挑拨。

为了应对这些困难,努尔哈赤采取了一系列的策略。他一方面加强自己的军事建设,训练出一支纪律严明、战斗力强的军队;另一方面,他注重与周边部落建立友好关系,通过联姻、结盟等方式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同时,努尔哈赤还积极与明朝进行周旋。他表面上对明朝表示忠诚,按时向明朝进贡,以换取明朝的信任。但在暗中,他却不断地发展自己的实力,等待时机的到来。

1586年,努尔哈赤得知尼堪外兰的下落。此时的尼堪外兰已经逃到了鄂勒珲城,投靠了明朝。努尔哈赤决定彻底铲除这个心腹大患。

他率领军队攻打鄂勒珲城。在攻城过程中,努尔哈赤的军队遭到了明朝军队的阻拦。明朝军队声称尼堪外兰是他们的人,不允许努尔哈赤攻打。

努尔哈赤并没有被明朝的威胁所吓倒。他向明朝军队表明了自己为父祖报仇的决心,并指责尼堪外兰是杀害他父祖的凶手。在努尔哈赤的强硬态度下,明朝军队最终让步,同意让努尔哈赤带走尼堪外兰。

努尔哈赤终于抓住了尼堪外兰,为父祖报了仇。这一事件让努尔哈赤在建州女真中的威望达到了顶峰,也让他的势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此后,努尔哈赤继续征战,先后攻取了哲陈部、完颜部等部落。经过几年的浴血奋战,到1589年,努尔哈赤终于统一了建州女真各部。

应对海西女真联盟

1591年,努尔哈赤面临着起兵以来最大的困境。此时,他虽已成功统一建州女真各部,但势力的迅速扩张引起了海西女真的警觉。女真各部落都有世属的领地,努尔哈赤的扩张下一步显然就是要威胁到海西女真的利益了。于是,海西女真四部(叶赫、乌拉、辉发、哈达)联合蒙古科尔沁等九部,结为联盟,直扑建州,想要一举灭掉努尔哈赤的建州女真。

海西女真四部中,叶赫部实力最强,其贝勒布寨野心勃勃,一直想称霸女真各部。他看到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后势力日益壮大,深感不安,便联合其他三部以及蒙古的一些部落,组成了一支庞大的联军。这支联军人数众多,装备精良,来势汹汹,大有将建州女真一举荡平之势。

九部联军首先向建州的边境发起了攻击。他们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给建州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努尔哈赤得知九部联军来袭的消息后,并没有惊慌失措。他深知这是一场生死之战,必须冷静应对。

努尔哈赤迅速召集将领们商议对策。他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形势,指出九部联军虽然人数众多,但内部矛盾重重,各怀鬼胎。只要能够抓住他们的弱点,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就有可能战胜他们。

努尔哈赤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他决定先集中兵力防守赫济格城,同时派手下大将额亦都领兵连夜抢占赫济格城对面的古勒山。古勒山居高临下,是个有利的地势,占据了古勒山,就可以对九部联军形成居高临下的攻击态势。

额亦都领命后,带领一百来人趁着夜色悄悄出发。他们在崎岖的山路上艰难前行,终于在天亮前赶到了古勒山。额亦都立即指挥士兵们在山上准备了不少滚木礌石等物资,以备第二天的奇袭。

第二天,九部联军来到了赫济格城外,将努尔哈赤堵在城中。联军将领们看到赫济格城防守严密,一时难以攻克,便决定先派人劝降努尔哈赤。他们派使者进城,威胁努尔哈赤如果不投降,就将他的建州女真全部消灭。

努尔哈赤听了使者的话,哈哈大笑。他对使者说:“我努尔哈赤从来就不知道什么是投降。你们九部联军虽然人多势众,但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我建州女真的将士们个个都是英勇善战的好汉,一定会将你们打得落花流水。”

使者见劝降不成,只好灰溜溜地回去复命。九部联军的将领们听了使者的回报,恼羞成怒,立即下令对赫济格城发起猛攻。

一时间,喊杀声震天动地,九部联军如潮水般向赫济格城涌来。城墙上的建州士兵们在努尔哈赤的督战下,奋勇抵抗。他们用弓箭、石块等武器向联军射击,一次次地打退了联军的进攻。

然而,九部联军人数太多,他们不断地发起冲锋,建州士兵们渐渐有些招架不住了。就在这时,努尔哈赤站在城墙上,大声喊道:“将士们,不要害怕!我们只要坚守住城池,等待时机,就一定能够打败敌人。”

在努尔哈赤的鼓舞下,建州士兵们士气大振,他们更加奋勇地抵抗着联军的进攻。经过几个回合的激战,九部联军的攻势渐渐减弱了。他们发现,赫济格城并不是那么容易攻克的。

多番强攻却收效甚微,九部联军的气势变颓。九部的贝勒们开始心生退意,他们打算重新整顿队伍后再发动进攻。站在城墙上的努尔哈赤见此,知道时机到了。于是他令旗一挥,古勒山上的大将额亦都立即率领一百来人冲下山坡,向联军发起攻击。

一百来人冲杀九部联军,这在联军看来简直就是自寻死路。他们看额亦都人少,争先恐后想要争功将他歼灭。额亦都佯装战败,退向古勒山,联军紧追不舍。

却没想到,古勒山中努尔哈赤早已备好了滚木礌石。九姓联军一入山口便遭到重挫。无数的滚木礌石从山上滚落下来,砸向联军,联军顿时大乱。

混战中,九姓联军的总指挥——叶赫贝勒布寨死于乱军之中。布寨的死让联军失去了主帅,登时一片混乱。努尔哈赤乘机挥兵追杀,联军死伤无数,兵马填江,积尸遍野。

古勒山一战,努尔哈赤以少胜多,威震辽东。此役不仅让建州女真避免了被九部联军消灭的命运,还极大地提升了努尔哈赤的威望和影响力。

对于海西女真来说,这次失败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他们的联盟被彻底瓦解,实力受到了极大的削弱。此后,海西女真各部再也无法组织起如此强大的力量来对抗努尔哈赤。

而对于努尔哈赤来说,古勒山之战是他统一女真各部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他通过这场战役,证明了自己的军事才能和领导能力,也让其他部落看到了他的实力和决心。从此,越来越多的部落开始主动归顺努尔哈赤,他的势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壮大。

在战后,努尔哈赤并没有乘胜追击,扩大战果。他深知,虽然九部联军被打败了,但海西女真的实力依然不容小觑。而且,明朝也在密切关注着女真各部的动态,如果他过于激进,可能会引起明朝的不满和干预。

于是,努尔哈赤采取了稳扎稳打的策略。他一方面加强建州女真的内部建设,发展经济,训练军队;另一方面,他继续与周边部落建立友好关系,通过联姻、结盟等方式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同时,努尔哈赤也在密切关注着海西女真各部的动向。他知道,海西女真不会轻易放弃,他们一定会寻找机会进行报复。因此,他时刻保持着警惕,准备应对随时可能到来的挑战。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努尔哈赤不断地巩固和发展自己的势力。他的军队越来越强大,他的威望也越来越高。而海西女真各部则在经历了古勒山之战的失败后,陷入了内部纷争和混乱之中。他们的实力逐渐削弱,再也无法与努尔哈赤相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