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幸福在线阅读

真实的幸福

(美)马丁·塞利格曼
开会员,本书8折购 >

心理学心理学理论与研究14万字

更新时间:2019-01-01 00:22:32 最新章节:后记 终极幸福的真谛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真实的幸福》内容简介:过去的50年,心理学只关心一件事——心理疾病,而且做得不错,因为现在我们可以测量抑郁症、精神分裂症、酗酒等过去认为是很模糊的概念,并能做出相当精准的描绘。目前我们已经知道这些问题是怎么发展出来的,包括它们的遗传因子、生物化学性以及心理成因,最重要的是我们知道该怎么去治疗这些疾病。根据我最近的统计,在几十种心理疾病中,已经有14种可以用药物及心理治疗方法来进行有效医治(两种可以完全治愈)。但是这种进步的代价很高:为了要摆脱问题状态,我们会变得更痛苦,甚至还不如以前。人不只是要改正错误或缺点,还希望找出自己的优势和生活的意义。人都不愿意糊里糊涂过一生。你可能会像我一样,午夜梦回,躺在床上想自己的生活是如何越变越幸福,而不是一天天减少痛苦。假如你真像我一样,你可能会对心理学有点失望。但是现在,它终于走到了解积极情绪,建构优势和美德(strengthandvirtue),为亚里士多德所谓的“美好人生”提供指引的时候了。
译者:洪兰
上架时间:2010-07-01 00:00:00
出版社: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万卷出版公司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美)马丁·塞利格曼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关于快乐的迷思,着实困扰着每一个爱思考的人。本书作者安德斯?汉森就是这样一个人。大四时他考虑转学换专业,并为此寝食难安心烦意乱了6个月。从某种程度上讲,他并非不清楚自己最终会如何选择,只是无法“跳过”这段痛苦的摇摆期。成为医生后,看着一个又一个有着相似经历的患者,他回想起了这段往事,并找到了一种适用于绝大多数人的思考方式。读完本书,我们可能惊讶地发现自己一直误解了快乐,误将“变快乐”当成一种压力;
    (瑞)安德斯·汉森心理8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本书被公认是第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他对自己的孩子从出生到3岁每天进行系统观察,有时也进行一些实验性的观察,最后把这些观察记录整理成书。作者从幼儿的冲动、反射、模仿、表情、熟虑等动作叙述了幼儿的意志的发展。
    (德)威廉·蒲莱尔理论研究16.3万字
  • 会员
    这是一本通过讲解心理障碍案例来普及心理学知识的大众心理读物。英文原版自2006年上市后,即长期霸占欧美心理学畅销书榜榜首,至今仍稳居美国亚马逊“护理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健康”榜前十;得到美国心理学会、美国精神病学会、加拿大心理学会等权威机构的盛誉推荐。作者莫里森博士不仅从理论知识上为你普及心理疾病的科学定义,还将通过100余个真实病例让你深入了解不同心理疾病对人们日常生活的不同影响。书中介绍了抑郁、躁
    (美)詹姆斯·莫里森理论研究19.9万字
  • 会员
    《核心心理学》是由申荷永“斐恩讲座”(2018)整理而成。在作者看来,心的意义,是中国文化与中国心理学的核心。《核心心理学》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缘起:核心、种与心”,以生动的具身体验,呈现核心心理学的播种、萌芽与发展;第二部分为“心法:核心智慧”,从《易经》、儒家传统、道家思想、佛家觉悟和中医与五行中,提炼出感应心法等基本原则;第三部分为“原型心意:心之意象”,侧重于核心心理学的方法和技术,如
    申荷永理论研究9.7万字
  • 会员
    《精神分析引论》是弗洛伊德著作中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精神分析是治疗神经病的一种方法,同时也是研究心理学的一种科学手段,现在成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派别,这一学派对医学、心理学、人类学以及史学、文学、艺术和哲学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弗洛伊德将这一理论在此书中做出了最精深的解答和诠释。此书完成于1915年~1917年,是由弗洛伊德在维也纳大学讲授精神分析学说的演讲稿组成。全书总共有三卷:过失心理学
    (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理论研究30.9万字
  •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动机与人格》:在本书中,他提出了许多精彩的理论,包括人本心理学科学观的理论、需求层次理论、自我实现理论、元动机理论、心理治疗理论、高峰体验理论等。《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存在心理学探索》:马斯洛毕生都在探索人类本质,他以独创又颇具说服力的人类动机理论为支撑,对人类本质进行了全面且精彩的设想,证明人类具有爱的能力、高尚的品质和无限的创造力,能够追求美好的价值观和愿望。《马斯洛需求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理论研究59.2万字
  • 会员
    在现代社会中,大多数人每天都面临着工作和生活中的繁杂事务,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陷入焦虑之中,一些坏情绪也随之而来。这时,人们开始四处寻找摆脱焦虑、调节情绪的方法,却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焦虑去了又回,情绪时好时坏。事实上,焦虑的根源在于人们错误的思维模式。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个人的情绪与心理问题,最重要的是重塑思维模式,改变自己看待问题的角度,真正发现自我,掌控内心。本书以心理咨询师日常工作中收集的一些案
    苏雪丹理论研究7.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