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姐妹公主去周至;奶妈惠姬有线索

周至县位于关中平原中部,地处渭河平原腹地。周至县正式建置于西汉武帝太初年(前104年)。县城位于秦岭山脉中段终南山北麓约十公里处,有名的道教圣地楼观台就建在终南山北麓。相传周穆王来此游乐,并建造了“楼观宫”;当年秦始皇在观南修建清庙,经常与大臣们游历于此。此地是道教发祥之地,道教始祖老子在此传经布道,广收门徒,留下《道德经》五千言,后得到成仙而去。?

老子姓李,名洱,又名叫老聃,是河南人,相传函谷关令尹喜邀请老子前来关中讲学,在此筑建草楼管,用来观瞻天相,后称楼观台;唐高祖李渊为了抬高李姓家族的身份,追认老子为李姓祖先,改楼观台为宗圣宫,从此楼观台成为大唐宗庙,每年大唐皇帝都要来此祭祀祖先,特别是每年的二月初十前后,因为老子的忌日是二月初十,所以就把这一天定为正会。?

“天下第一福地”是说楼观台的自然风景观。自古以来就有“关中河山百二,以终南最为有名;终南千峰耸翠,以楼观为最胜”的评述。道家有“三十六福地,七十二福地”之说,楼观乃“洞天之首,福地之冠”。“老子天下第一”是说楼观台的人文景观,这里是老子讲经的地方,也是道教祖庭。?

楼观台的规模很大,分为上中下三院。因了每年大唐皇室的人要到此祭拜祖先,百姓们在楼观台会期间,都想目睹一下皇室人员的华丽和高贵,看看自己心目中臆想的皇帝到底是个啥样子,所以在忙,也要到会上去一趟,方圆五里之地都是古会的涉猎范围,助兴的少不了秦人喜欢的秦腔,唱戏的都是江湖班子,每一年事先都要巴结好县令,打点很多银两,才有机会搭台唱戏,等着皇室人员一高兴,就会获得大把的赏银,那个戏班子那一年获皇家赏银了,从此那个戏班子就出名了,整个关中道上,大凡有头有脸的人家过大事情,就回去请他们前来助兴演出,故会上搭台唱戏的每年有很多家,人们上会除了想看看皇室人家外外再就是看看大戏,听听高亢激越的大秦腔;会上卖啥的都有,打拳的、耍把式卖艺的、卖吃食的特多、各种面食、小吃、还有那些经商的人,把自己的货物拉倒会上来销售,许许多多摆地摊的,人山人海,关中道上西府宝鸡的香客们、还有渭河北岸及榆林的陕北客,认得的人互相招呼着,人挤人,水泄不通。?

每年这时候,周至县的县令忙的不亦乐乎,在会还没有开始之前,必须事先安排好专门迎接皇室人员的事宜,等正会那一天,亲自引领衙门里所有人员一起跪迎皇室祭祀人员,这一天的形式和礼仪,在唐玄宗李隆基当上皇帝后更加隆重了。?

唐玄宗当上皇帝的第三年,玉珍公主已经十八岁了,出落得格外漂亮,两条柳叶眉,配上一对细长的眼睛,瓜子脸,白皙的皮肤,穿穿着得体的唐家服饰,显得端庄美丽不俗,姐姐金仙二十二岁了,也很漂亮,只是打扮有点媚俗,说话行事显得轻浮点,姐妹两都在楼观台跟师傅修行学道,周围的人很少知道他们的身份,就连县令马连池都不晓得,因为她们平时都在修炼,跟外界素不来往;但是楼观台里有两个美如天仙的道姑人们都知道,所以很多年轻的小伙子,上会来就是冲着看这两个美丽道姑来的。?

长安城里修建好两座别馆,一时间成为佳话,人们对玉珍公主刮目相看,很多有才华的读书人想办法去接交她,靠近她,玉珍也经常给哥哥隆基推荐人才。后来的大诗人李白和王维等都是玉珍引荐的,只是和他们两个一生的感情纠葛令玉珍颇为烦恼。?

开元四年的腊月,玉珍和姐姐一起来到周至县城,想求县令帮忙给找找奶妈的下落。姐妹两个换了装,都是男儿扮相,衙门口的衙役看见两个年轻的小伙子,通报说有要事求见县令大人,正在这时,师爷刘向东腆着肚子,刚从家里吃完早饭不久,懒洋洋的烤了一会木炭火,额头冒汗了,他才急急忙忙的向衙门小跑着,因为他记起了马县令叫他提前准备好明年楼观台会的事宜,所以他急忙跑来了,却遇见了两求见的年轻人,刘向东走上前去,仔细围着他们转了一圈,没有看出有啥可疑的情形来,就仰着肥兜兜的脸,眯着鱼泡眼鼻音很重的问道:你们找县令有啥事情?玉珍上前微微一笑,抱拳道:这位爷不知咋称呼?一个瘦高个的衙役笑嘻嘻的说:他是县太爷的师爷——真是猪眼嘻嘻嘻,刘向东也笑了:鄙人姓刘,是本县的师爷。金仙露出洁白的牙齿,大不咧咧的说:我当时谁呢?不就是个师爷吗?我们可是——哥——玉珍见姐姐要露身份,赶紧叫一声哥哥,金仙伸伸舌头,玉珍说:求师爷带我们进去吧!刘向东是个聪明人,觉得这两个人不同非寻常,就把他们引进去了。

?

师爷刘向东把玉珍和姐姐金仙领进去,县太爷马连池看见师爷领来两个后生,眉毛一皱,眼睛一瞪:大胆后生,竟敢私闯公堂,来呀——给我拿下!站立两旁的衙役们拿着水火棍朝玉珍扑来,姐姐金仙一阵旋风似地,迅疾点了他们的穴位,众衙役个个被钉在原地,有侧身的、有弯着腰的、还有双手高高举起的、几个胆小的大张着嘴巴,玉珍朝马连池走过去,竟然吓的县令钻进了公堂桌子下面,师爷刘向东是个练家子,会点功夫,只身扑向玉珍,和玉珍刚交手,就被玉珍反扭了胳膊,玉珍咯咯咯的笑了,师爷听到清脆的笑声猛然醒悟过来,赶忙斗胆大声说道:莫非是公主千岁吗?金仙把头一摇,露出长长的发辫,乌黑发亮似瀑布一般,清脆的一声长笑,见马连池战战兢兢从桌子下面爬出来,笑得眼泪都出来了:哎呀,瞧瞧县太爷那狼狈样……

玉珍见师爷认出了自己,就放了他,刘向东赶紧跪下:二位公主饶命,小的有眼不识泰山……金仙笑着说:起来吧,本宫恕你无罪!马连池也赶紧给她们姐妹来叩头,被玉珍给挡住了:算了吧!本宫今天有事情相求二位!马连池满脸堆笑,眼睛眯成一条缝,双手作揖道:公主有啥事?敬请吩咐,小的一定照办,一定照办!是呀!只要公主吩咐,奴才就是肝脑涂地也在所不惜啊!师爷瘦削的脸上到处都是笑容。县太爷见两位公主有事情想求,赶紧亲自给二位公主看坐,玉珍和姐姐金仙落座,师爷上前来:属下冒昧,敢问二位公主如何称呼?金仙立刻答道:本宫叫金仙,这是我妹妹玉真公主,用手一指玉珍,马连池笑眯眯地说:早就听说当今皇上的两个妹妹貌若天仙,今日一见,果然如此!刘向东接着说:能亲见二位公主是奴才的福分,有幸目睹公主风采,更是我们前世修来的福分啊!主仆二人不断说着巴结逢迎的话,乐的金仙一脸灿烂,玉珍微笑不语,师爷见二位公主高兴了,就说:烦劳公主把他们给放了吧?哦?金仙一看那些个衙役们还在原地呆立着,咯咯咯不停的笑着,直笑的隆起的胸脯乱颤,玉珍迅疾一转身,刷刷刷三下五除二解开了他们的穴道,哎哟——哎哟——哎哟哟——衙役们这才复了原状,还未等答谢,师爷一挥手:都给我滚出去——快——滚吧——衙役们立刻耷拉着脑袋一哄子而散。

马连池见衙役们都走了,这才小心翼翼地问:请二位公主说吧,啥事呢?金仙赶紧抢着说:是这样,我妹妹玉珍听说奶妈惠姬是咱们县的人,不知你们能不能帮忙给找找?师爷看着玉珍的脸说:敢问公主奶妈是哪儿人?玉珍平静的说:我打听过了,说是上林镇(尚村镇)人,靠渭河岸居住。师爷一听,心里一惊,莫非真的是惠莲的妹子?世上哪有这么巧的事情,师爷说:敢问公主奶妈今年有多大岁数了?金仙说:算起来今年应该有四十五六岁了……师爷更是惊讶,他又问:那奶妈长得啥样呢?金仙很不高兴了,玉珍赶忙说:我奶妈长得很好看,大个子,身材健硕,方脸盘,细眉大眼,是个很能干的妇人,心地善良……啊呀呀——师爷猛地大声叫喊着:真是无巧不成书啊!恭喜二位!你们要找的人就是我的小姨子,名叫惠姬,她姐姐叫惠莲,我就是她姐夫啊!啊!玉珍不由得站起来,金仙高兴的蹦起来了,嘴里喊着好啊!好啊!双手不停地拍着,马连池兴奋的叫着:好啊!好啊!真是天大的喜事啊!师爷,这事情就交给你办了!是这样,今日个二位公主赏脸,我做东,咱们一起去醉仙楼吃顿饭好吗?玉珍看看金仙,眼睛又看看师爷的脸,迟疑不决,师爷赶紧说:走吧——肯请二位公主赏光!金仙说:妹妹,走吧,恭敬不如从命。大家出了县衙,师爷招招手,立刻来了好几个轿夫,众人都坐上轿子,一起去了醉仙楼。(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