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国研究论丛(2017年第2辑/总第34辑)
- 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编
- 8932字
- 2025-04-03 18:35:32
韩国新防务政策及其局限性[1]
方秀玉 李丽
【内容提要】进入2016年以来,韩国深度调整国家安全战略并推行了一系列新防务政策,主要表现在:加快构建“韩国型”三轴防务体系的步伐;决定并临时在韩部署“萨德”反导系统,韩美成立“延伸威慑战略磋商机制”;与日本签署《军事情报保护协定》。这意味着韩国将通过采取整体、全面、更为主动的积极防御措施应对朝鲜的核与导弹挑衅。不过,这会导致新的挑战:它将刺激中俄并使中韩关系降温;进一步撕裂朝韩关系,使朝鲜半岛局势更紧张;助长韩国国内政治和社会的分裂。为了确保国家和国民的安全,未来韩国将一方面力促国防上的自主,投入巨资加速发展韩国型防务体系;另一方面强化韩美同盟,与日本保持适度的军事合作关系,以摆脱来自朝鲜的核与导弹威胁。
【关键词】朝鲜半岛 韩国新防务政策 “萨德”反导系统 美韩同盟 韩日军事合作
【作者简介】方秀玉,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丽,上海经贸大学法学院讲师。
2016年以来,韩国在军事安全上射出三支箭,即加速构建“韩国型”三轴防务体系;决定并已临时在韩部署“萨德”反导系统,韩美建立“延伸威慑战略磋商机制”;韩日签署《军事情报保护协定》,以此在安全领域走出了近乎“亲美近日”的新路径。对韩国新防务政策的内容、出台的原因、影响及其前景的深入分析既有助于我们预测中韩关系的未来走向,又能为合理解决双边关系问题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一 韩国新防务政策的内容
2016年以来韩国在加快推进以往防务政策基础上,又推行了一系列新政策,其内容可概括如下。
(一)加速构筑“韩国型”三轴防务体系
所谓的“韩国型”三轴防务体系是指李明博政府时期开始正式构筑的“韩国型弹道导弹防御系统”;韩国军方为应对来自朝鲜的不对称的核威胁而重点推进的“杀伤链”系统;针对朝鲜平壤指挥部的“大规模惩罚报复”作战计划。
1.“韩国型弹道导弹防御系统”(Korea Air and Missile Defense,KAMD)。这一防御系统由来已久,是卢武铉政府时期美国要求韩国加入以美国主导的导弹防御系统的情况下,韩国为了不刺激朝鲜半岛以外的其他大国而做出的抉择。后来执政的李明博政府就着手构筑这一系统。[2]它由防空和弹道导弹作战指挥所、早期预警雷达、拦截系统等构成,是韩国正在构建中的属于末端防御的低层防御体系,主要用于40公里以下高度的拦截。目前韩军导弹防御系统以PAC-2型爱国者导弹防御系统为主,但这一系列导弹要针对朝鲜的威胁尚存不足。为了更准确地打击朝鲜的核与导弹目标,韩国除了积极引进PAC-3型爱国者导弹等新型武器,还自行研制M-SAM中程防空导弹系统和L-SAM地对空等反导系统,试图完善韩国导弹防御系统的战斗力,以使来自朝鲜的地面威胁最小化。[3]
2.构筑韩国型“杀伤链”(Kill Chain)系统。韩国正在研制和构建这一系统,为此韩国军方重点推进研发卫星侦察系统、引进高空侦察无人机和中、远程空对地导弹和炸弹等与此相关的一系列项目。这一系统是韩国针对朝鲜不断升级的核与导弹技术和2012年12月12日朝鲜发射第四颗卫星以及翌年进行的第三次核试验等挑衅行为所采取的反应措施。2013年2月13日韩国国防部发表作为应对朝鲜“不对称威胁”的遏制战略将构建韩国型“杀伤链”。该系统包括多用途卫星、“全球鹰”无人机以及“金牛座”导弹等,其中“金牛座”导弹是该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部署这一系统是在假设朝鲜连发数百至数千个导弹以及大量使用空军力量的情况下韩国要“先发制人”并精确打击朝鲜的一种手段。尽管韩国军方认为“杀伤链”在30分钟内可达到迅速探测目标、评估威胁、选择武器、决定发射,是一种集探测与打击于一体的攻击性反导系统,但对它能否如此迅速、准确地打击对手,仍有人提出质疑。[4] 不过,韩国国防部已宣布提前完成构筑该系统。
3.“大规模惩罚报复”(Korea Massive Punishment & Retaliation,KMPR)作战理念。这是韩国出于朝鲜不断进行的核试验所提出的一种理念。一旦发现朝鲜有使用核武器的征兆,韩军将先发制人,动用弹道导弹等手段毁灭平壤部分区域。韩方主张,这是无核武器的情况下所能采取的最佳作战理念。这种打击方法包括使用玄武-2A型地地弹道导弹、玄武2B型弹道导弹以及玄武-3型巡航导弹。为了有效地执行该计划,韩国同时要建立连接陆军、海军和空军的特种部队,将直接针对朝鲜最高机关实施惩罚报复行动。[5]
韩国拟将上述三者结合起来对朝鲜进行防范、遏制和严厉打击。问题是,即便完成这三轴体系的构筑,韩国也无法独立完成彻底打垮朝鲜的目标,因为一些重要的军事信息必须由美方提供。所以,如果得不到美国的支持,韩国的军事力量仍存在缺陷。为了谋求在与朝鲜的军事竞争中占据优势,韩国通过采取以下措施试图弥补其安全上的短板。
(二)在韩部署“萨德”反导系统,与美国建立“延伸威慑战略磋商机制”
2016年7月8日,韩美宣布决定在韩部署“萨德”反导系统。[6]这一决定遭到来自中俄等国家的强烈谴责和反对,但韩美不顾东北亚地区周围国家的安全利益和关切,2017年8月7日竟然宣布完成“萨德”反导系统在韩的“临时”部署措施,并称这是针对朝鲜的威胁所采取的紧急反制措施。赞成“萨德”入韩的一些韩国人主张它可以与韩国正在构建的韩国型反导系统配合,形成高空、中空、低空的拦截网,确保韩国更安全,但实际上这是为美国全球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增加了一个新的堡垒。因此,“萨德”在韩部署使原本敏感的东北亚各国之间的安全关系变得更加复杂。“萨德”部署完毕后韩方认为已强化了韩国南部地区的防御能力,但是考虑到用“萨德”无法防御韩国首都圈的这一事实,接下来韩国把原来部署在南部地区的PAC-2型爱国者导弹将转移部署到首都圈地区。这样“萨德”反导系统就可以与爱国者系列导弹协同作战,使驻韩美军的现有陆基末段反导的保护半径扩大10倍。这意味着对朝鲜的来袭导弹,驻韩美军至少有3次拦截机会。部署在韩的反导系统在大气层以内形成低层和中层两层拦截,在大气层以外150公里的高度,进行高层拦截。借此,美军就可以在朝鲜半岛上构建比较完善的导弹防御体系。[7]与此同时,韩国有意向美国采购SM-3导弹,以此将完成韩国自助导弹防御系统的最后一个环节。另外,2016年10月19日“2+2”外长防长会议和第48届韩美安保会议上决定新建“延伸威慑战略磋商机制”(EDSCG),通过该机制拟进一步发展韩美过去所确定的“量身定制型威慑战略”,并进一步遏制朝鲜的“挑衅”。2016年12月20日,韩美双方在美国华盛顿举行该磋商机制的首轮会议,美国在会后发布了联合新闻公报。[8]
(三)韩国加强与日本的军事合作
2016年11月23日,韩日签署《军事情报保护协定》(GSOMIA)。[9]韩国外交部发言人解释,韩国曾于1989年主动向日方提出签署类似协议,但由于历史、领土等敏感问题双方迟迟未能签署。到李明博政府时期韩日双方启动并经过多次协商后准备签署,同样因受到韩国国内反对党和舆论的“暗箱操作”质疑最终也未能签署。[10] 进入2016年以后情况发生变化:一方面时任总统朴槿惠为了摆脱因“亲信干政门事件”引发的国内政治危机;另一方面韩国所面临的外部安全局势变得更加紧张,因此韩国政府急需与更多的国家在军事上保持密切的联系。而韩国的这一诉求也正符合日本追求成为“正常国家”、扩大军事力量的需求,同时也满足了长期以来由美国力促的美日韩三边军事情报合作的部分需求。韩日签署该协定后,两国可以越过2014年12月美日韩三方签署的《美日韩关于朝鲜核与导弹威胁的情报交流协议》的某些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直接共享军事情报。从理论上讲由于韩日签署该协定,未来美日韩之间情报共享会更加迅速、便利,这有助于美日韩三方更加有效地应对朝鲜的核与导弹威胁。因此,这一协定的签署在加强美日韩军事合作方面具有象征性和实质性的意义。
总之,鉴于朝鲜半岛安全形势的严峻,韩国不断探讨以军事和外交手段并用方式向朝鲜施压。
二 韩国新防务政策出台的原因
韩国新防务政策的出台有多重因素,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动因;除了韩国国内因素,还有朝鲜和美国方面的外部因素。当然,如果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分析,背后还隐藏着其他因素,由于篇幅所限在此不再赘述。以下着重分析几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一)韩国新防务政策中的朝鲜因素
朴槿惠总统上台后总结以往几届政府的经验,试图通过“折中”的办法缓和朝韩关系,但是面对继续发展核武器的朝鲜,朴槿惠政府同样无法摆脱“不对称威胁”的恐慌,于是一方面努力改善与朝鲜的关系,另一方面继续强化自身的军事力量,试图以此遏制朝鲜并谋求中俄的理解和支持。因而,朝韩之间形成了“刺激与反刺激”“作用与反作用”的互动,这种互动使半岛进一步陷入安全困境,局势更加恶化。朝韩双方在彼此之间激烈的军备竞赛中都想占据绝对的优势,谋求绝对的安全,至少要保证“相互确保摧毁”的能力。但是,韩国因受美国全球战略的限制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美韩同盟一方面使美国为韩国提供安全保障,但另一方面却使韩国受到美国的限制,致使韩国无法实现“拥核”。在此情况下,韩国必须通过其他手段弥补或逆转与朝鲜在军事上的“不对称关系”。朝鲜近年来多次进行核试验和弹道导弹、潜艇弹道导弹(SLBM)和运载火箭等试射。韩国军方判断朝鲜的弹道导弹技术已明显提高,尤其2017年9月3日朝鲜进行的第六次核试验,使韩国备感不安全。有些学者和政界人士甚至一再主张韩国也要自主开发核武器。
尽管国际社会一直强烈地谴责朝鲜发展核武器和弹道导弹试射行为,并通过联合国安理会和其他途径对朝采取严厉的制裁,但至今未能制止和打消朝鲜拥核的意志。一个重要原因是,相关当事国之间关系仍未摆脱冷战思维,朝鲜半岛依然处在冷战结构之下,而且朝韩、朝美、朝日之间仍保持敌对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它们彼此只考虑自己的立场而根本不顾对方的安全关切和生存发展问题。仅从朝鲜视角看,我们不难发现拥核有合理性。因为,它是在自己的生存遇到来自全球最强大的“敌国”——美国的强烈威胁之下,为了确保生存而采取的措施。同时,朝鲜也想与它的直接对手——韩国通过长期的军备竞赛谋求在军事力量上占据优势,以至于在未来的半岛统一中确保主导性。我们不能否认朝鲜追求生存的合理性,可是我们也必须承认这样一个事实: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是生存在真空中,它必须在与其他国家的相互依赖中谋求生存和发展。如果其生存方式让其他国家感到威胁,或其行为破坏国际规则,那么它必然会遭到国际社会的谴责甚至制裁。如果相关各方都不让步,国家间关系只能一直处在“恶性循环”状态;矛盾和冲突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在某种导火线的引发下就有可能升级为局部或全面战争。朝鲜半岛的局势正处于这样的十字路口上。从几十年的历史中我们不难发现,朝鲜对核武器和弹道导弹的持续发展已经远远超出它当初所追求的目标。这些年朝鲜在公开场合和通过媒体表露自己发展核武器的意图,而在2012年新修订的宪法中明确自己是“拥核国”,在2016年5月朝鲜劳动党第七次代表大会上修订的党章中明示了“抓住经济建设与核武力建设并进路线”,并把“并进路线”当作朝鲜的核心战略。针对朝鲜进行第六次核试验,当联合国安理会通过2375号决议时,朝中社发布朝鲜外务省公报,不仅谴责和全面反对联合国安理会2375号制裁决议案,同时表示要更加毫不动摇地、更加快速地坚持走自己确定的道路。朝鲜的这种反应和行为又反过来刺激了韩国不断地调整其防务政策、加快构筑防御体系。
(二)韩国新防务政策中的美国因素
为了应对日益升级的朝鲜核与导弹威胁,韩国一方面继续强化自身的军事力量,另一方面则进一步强化美韩同盟。美国对韩国提供的核保护伞可以对朝鲜形成延伸核威慑,在遏制朝鲜的进攻性举动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美韩同盟具有不对称性,美国在为韩国提供安全保障的同时,要求韩国对美国的战略目标和需求提供支持。
奥巴马政府时期美国外交政策的战略目标之一是重返亚太与遏制中国。作为一个域外国家,美国一方面要为自己介入亚太和东北亚事务找到合理性,另一方面也想通过军事措施等强化对中国的遏制。朝鲜半岛危机和韩国的安全需求为美国提供了契机,通过向韩国提供安全的方式,美国合理地介入并且要求韩国引入“萨德”反导系统。对韩国来说,“萨德”反导系统可能是加强自己安全的渠道之一,但对美国来说,在韩部署“萨德”反导系统的主要目的并不一定只是针对朝鲜。中俄对部署“萨德”强烈不满也印证了这一点。
“萨德”反导系统的引入是韩国确保安全的途径之一,而加强与日本的合作以及美日韩三国协调可谓美国一直推动和服务其国家利益的政策举措。推动美日韩同盟一体化是美国在亚太整合同盟体系的必要步骤,也是为了适应亚太多边化的发展趋势。美国决定将亚太盟友连在一起、使其与美国的议事日程保持一致,一方面使美国在东北亚的既有联盟重新充满活力,同时也深化了南亚和东南亚的安全关系。[11]
三 韩国新防务政策的影响与前景
通过正在构建的韩国型三轴防务体系和在韩部署“萨德”反导系统、韩美成立“延伸威慑战略磋商机制”以及与日本加强军事合作等,韩国试图进一步确保自身的安全和国家利益。那么,韩国这样的选择会为它提供绝对的安全吗?这对它的中长期发展是否有利?如前所述,任何国家不是生存在真空中,每一个国家都是存在于相互依赖的区域和世界体系中,韩国的新防务政策对其国内和区域内外都将产生深刻影响。
(一)韩国新防务政策的影响
1.韩国的新防务政策未能在中美关系和东北亚地区大国关系中摆正自己的正确位置,因而会缩小自己的战略选择空间,也将提高本国的安全成本。
按照美国国际关系理论中现实主义者的论点,国际政治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权力政治”,在复杂的国际关系中为了谋求生存并确立战略优势,各国都在极力增强自己的实力在大国的夹缝中求生存和发展的韩国也不例外。韩国深知处理好大国关系将有助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极端地偏于某一方将会远离或失去另一方,然而,如果大国处于竞争和对立状态,自身就会陷入尴尬境地。当前,韩国就处于中美关系的夹缝中。
中美关系为韩国的战略选择设置了大的背景环境。中美战略竞争的升级将使韩国处于十分危险的战略地位。[12] 为此,韩国一直努力在中美之间谋求“平衡”。虽然过去几年韩国的联盟战略证明了韩国有维持美韩同盟的强烈愿望,[13] 但与此同时韩国也着力推进中韩关系的发展,并确立了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长期以来,韩国在大国的“夹缝”中保持着相对均衡的地位为其自身带来了一定的利益。韩国一方面搭上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顺风车获得经济利益,另一方面,又从美韩同盟中获得了安全利益。然而,当前由于韩国选择“亲美近日”并强化韩美日军事合作,在大国关系中它偏离了相对平衡的位置,使自己卷入中、美、日、俄四大国的战略博弈之中。这不仅缩小了韩国的战略空间,事实上也使自己变得更加不安全。
2.韩日关系也是处于摇摆不定的位置。日本国内相关法律规定有可能会阻碍韩日军事情报的交换,而不完全信任日本的韩国也不会轻易将其掌握的关键信息全部交给日方,这在一定程度上将阻碍韩日之间的军事合作。由于韩日两国签署《军事情报保护协定》,加之此前韩美日签订的三方信息分享协议,今后在分享朝鲜半岛的核与导弹的相关信息过程中,韩日之间或许更加容易交换针对朝鲜的军事情报。但事实表明韩日深化军事合作已遭遇严重挫折。
根据日本的《防止关系国家秘密的间谍行为的相关法律》《特定秘密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日本政府指定了数量庞大的特定秘密,尤其《特定秘密保护法》与外交、国防、反恐、反间谍相关的敏感信息都可以界定为“特定秘密”而不对外公开,这使日本政府可以以“特定秘密”为由不向韩国提供核心秘密,而韩国也只能向日本提供二级以下秘密,这意味着韩日两国在交换信息中围绕“秘密”的具体级别标准将会产生新的争执。另外,韩国政府必须考虑,在韩国领土内发生紧急情况时,是否让日本行使集体自卫权?[14]如果美国邀请日本并以帮助美国的名义让日本使用军事力量,韩国将如何应对?《新安保法案》允许日本行使集体自卫权,扩大自卫队海外活动范围,而新版《美日防卫合作指针》中,美日军事一体化的特征愈加明显,它给日本军事力量在全球范围内为美军提供全面支持和发挥作用提供了机会和空间,韩国是否充分考虑了其政策选择所带来的一系列后果?当朝鲜半岛危机升级到一定水平时,韩国是否有充分的准备确保不损害第三国的利益?
3.韩国的新防务政策在韩国国内导致了不同党派以及民众之间的分歧。韩国国内一直存在保守势力和进步势力两股力量,二者在意识形态、外交政策、统一问题上矛盾重重,相互之间的较量一直没有停止。[15]韩国决定在韩部署“萨德”反导系统以及与日本签署《军事情报保护协定》,在国内也曾遭到强烈反对。事实上,美国与韩国、日本分别于1987年和2007年签署了《军事情报保护协定》,美国一直力推美日韩三边同盟。但是鉴于中韩日之间关系的复杂性,加之韩国国内民众的强烈反对之声,韩美日三边同盟一直未能实现。[16]时任总统朴槿惠不顾其他党派和民众的反对,力推韩日《军事情报保护协定》的签署,造成了韩国国内政治的分裂。不过,这一情况后来因朝鲜进行第六次核试验和导弹试射发生了一些变化。
4.加深东北亚安全困境。在韩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和韩日进行军事合作都不是独立的问题,它们既关系到韩日各自的军事、安全问题,也牵涉到东北亚地区和全球的战略格局。尤其,“萨德”是涵盖技术性、战术性和防御性的综合武器,它正在变为美国实现全球战略计划的一部分。由于韩美已经在韩部署“萨德”反导系统,这无疑使半岛局势变得更加复杂和脆弱,中方有学者甚至认为它有可能破坏东北亚地区的战略平衡。
(二)韩国新防务政策的前景
以上所述的韩国新防务政策,事关韩国国家安全和未来发展的走向。无论哪一届政府上台执政,其追求韩国国家安全利益的诉求在本质上是不会改变的,这意味着韩国军事安全领域的政策将遵循它的安全逻辑继续发展。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基于韩国国家安全领域所受的主要影响因素在近几年不仅不会逆转反而会变得更加严峻的认识基础之上。
冷战后影响韩国国家安全政策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
1.朝鲜因素。它是韩国制定军事安全政策的最关键的考量因素。朝韩之间的纠纷、摩擦、冲突的程度将直接影响韩国在军事安全领域政策的选择。朝鲜实战部署多种弹道导弹,尤其进入2016年以后朝鲜的潜艇导弹和核武器开发有了长足的发展,加之2017年朝鲜又进行了新一轮核试验,在这种情况下韩国的军事投入力度自然会加大。
2.美国因素。它是韩国制定军事安全领域政策的至关重要的因素。韩美同盟是冷战的产物,是美国推行全球大战略的组成部分,也是美国得以在东北亚推进对俄、对华遏制战略的核心工具之一,同时也是韩国遏制朝鲜的坚定后盾。只要朝鲜半岛处于分裂状态、朝鲜的威胁依然存在,韩美同盟就不会动摇,因此它是比较稳定的因素。
3.日本因素。战后以来韩日一直互不信任,近来美国的促成以及韩日各自的需求使双方表面上走到了一起,但历史、领土等因素依然是动摇双方关系的潜在因素。因此,韩日关系可谓脆弱的合作与矛盾交织在一起的复杂关系。
4.中俄因素。自卢泰愚政府以来韩国积极发展与中俄的关系,冷战后韩国与中俄的关系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遗憾的是,韩国与中俄在军事安全领域的合作未实现质的突破,这使韩国在推进其军事安全政策时遇到了巨大困难。
韩国的安保政策不仅要顾及自身的安全,还要顾及它给国际社会带来的后果。当然,朝鲜和其他国家也应考虑这一点。由于朝鲜半岛所处的敏感的地理位置以及周围大国的博弈,围绕“萨德”反导系统引发的新问题在短期内难以得到解决,由此韩国也将面临巨大外部压力。与此相反,在韩日关系上韩国政府较容易调整其政策。如果韩日之间发生领土纠纷、泄密事件,或彼此超出双方签署的《军事情报保护协定》的范围等,两国推翻或修改这一协定的可能性就不能排除。何况,这一协定的有效期为一年,有效期期满后双方都有机会调整该协定。因此,韩日军事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存在潜在的变数。
为了解决东北亚大国关系方面所面临的外交上的两难困境问题,以及为了改变对朝关系中军事实力上的“不对称性”,韩国未来将一方面促进“自主国防”的发展,把巨额资金重点投入构建“韩国型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和“杀伤链”系统;另一方面将紧抓韩美同盟,在继续购买新的尖端军事武器的同时,确保美国的核保护伞。与此同时,努力争取包括中俄在内的更多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力求获得齐头并进的效果。
韩国已提出“智能军队”的建设目标,正在投入大量资金加速韩国军队的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并加强自行研制,加快推进韩军的现代化建设步伐,努力使韩国军队变得更强大、更有效和更精确,以早日实现国防自主。但是,受地缘政治因素以及相对弱小的实力所限,要在国防上实现完全的独立自主,韩国面临重重困难。
总之,由于韩国在东北亚所处的重要的地缘战略位置,无论韩国的主观意图如何,它的外交和防务政策都必将牵动该地区的其他国家,也会影响地区格局的变化。因此,韩国对外政策尤其是防务政策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各种可能的后果。
South Korea's New National Defence Policy and Its Limitations
Fang Xiuyu,Li Li
Abstract From 2016 onwards,South Korea has fundamentally adjusted its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implementing a series of new national defence policies,as can be seen in its accelerated building of a South Korean style of tripartite national defence system,the decision and thead hocdeployment of the THAAD anti-missile system (when the US and South Korea established an “Extended Deterrence Strategy and Consultation Group”),and signing the Military Intelligence Protection Agreementwith Japan.This means that South Korea will respond to North Korea's nuclear and missile provocations with an all-encompassing,comprehensive,and more active national defence policy.Nevertheless,this will bring along new challenges,as it will agonise Russia and China,cooling down the Sino-ROK relations.By the same token,it will create a greater divide between South and North Korea,and thus more tension on the Korean Peninsula.This can furthermore lead to the socio-political divide within South Korea per se .In order to ensure national security and the safety for the whole population,in the future,South Korea will,on the one hand,strive to promote its own autonomy in national defence,investing a huge sum into accele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a South Korean style of national defence system.On the other hand,it will strengthen the US-ROK Alliance,maintaining a moderate military cooperation with Japan,as a response to the nuclear and missile threats from North Korea.
Keywords the Korean Peninsula,South Korea's New National Defence Policy,the THAAD Anti-missile System,the US-ROK Alliance,ROK-Japan Military Cooperation
[1]本文为“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工程”项目阶段性成果。
[5]South Korea announces “Massive Punishement and Retaliation” in response to fifth nuke test,The Hankyorek,http://www.hani.co.kr/arti/english_edition/e_northkorea/761301.html,posted on Sep.13,2016.
[7]李大光:《“萨德”打造美日韩军事一体化》,《中国经贸导刊》2016年第8期,第75~77页。
[11]Renato Cruz De Castro,“Linking Spokes Together:The Philippines' Gambit of Harnessing the United States' Alliances in its External Balancing Policy against an Emergent China”,Pacific Focus,Vol.XXIX,No.1,April,2014,pp.140-166.
[12]Jaechun Kim,“Alliance Adjustment in the Post-Cold War Era:Convergence of Strategic Perceptions and Revitalization of the ROK-US Alliance”,Pacific Focus,Vol.XXX,Vol.1,April,2015,pp.33-58.
[13]Hyon Joo Yoo,“The Korea-US Alliance as a Source of Creeping Tension:A Korean Perspective”,Asian Perspective,Vol.36,No.2,2012,pp.331-351.
[15]高浩荣:《美国大使遇袭背后的“萨德”疑云》,《军事文摘》2015年第11期,第24~26页。
[16]慕小明:《韩日军事情报协定危害半岛安全,到底是在保护谁》,华夏经纬网,2016年12月5日,http://www.huaxia.com/thjq/jswz/2016/12/5104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