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浩生《心理学通史》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 圣才电子书
- 3421字
- 2021-06-11 09:52:44
4.2 课后习题及详解
1近代英、法两国心理学思想有哪些主要特点?
答:(1)英、法两国心理学仍属于哲学心理学思想的范畴。
(2)英、法两国心理学的理论主要来源于笛卡尔和洛克两人的哲学思想。
(3)英、法两国心理学思想都以机械决定论为理论模式。
(4)英、法两国心理学思想主要以经验论为主要理论特征,经验论心理学思想有两种表现形式:
①联想主义,主要是在英国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②感觉主义,主要发展于法国,并形成感觉主义心理学。
2简述笛卡尔的心理学思想。
答:笛卡尔是经验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其主要心理学思想如下:
(1)提出了反射和反射弧的观念
笛卡尔推测,动物和人的神经和肌肉的反应,都由感觉器官的刺激而引起,有着内导和外导的特殊机制。这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关于反射和反射弧的概念。
(2)主张心身交感论
笛卡尔的二元论认为人兼有两种实体:人的身体是由物质实体构成的;人的心灵是由精神实体构成的。在他看来,心灵和身体既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又是可以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东西。
(3)对情绪的本质、种类和机制等问题做了专门的论述
笛卡尔认为,情绪是人的内在经验。他指出,情绪不是心灵的主动状态和功能,必须由外部刺激物来激发。笛卡尔认为人有六种原始情绪:惊奇、爱悦、憎恶、欲望、欢乐和悲哀。
3简述贝克莱与休谟的心理学思想。
答:(1)贝克莱的心理学思想如下:
①贝克莱对心理本质作了主观主义的解析。他主张心理是主体精神世界的产物,存在也是人的心理作用的结果。由此他得出了主观唯心主义的公式:“存在就是被感知”,从而否定了客观世界的存在。
②贝克莱坚持用联想的原则解析心理现象形成的机制。他认为,人的观念有三种:
a.由感觉直接得到的观念。
b.由内心的情感和作用(自我反省)而感知的观念。
c.借助于记忆和想象而形成的观念。
这三种观念的形成,都是和人的联想分不开的。在他看来,许多心理现象都不过是观念或感觉的各种不同的结合而已。
③贝克莱对空间知觉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见解。他从经验和联想的原则出发,主张空间知觉是视觉、触觉和动觉印象之间经验联合的结果。
(2)休谟的心理学思想如下:
①休谟对知觉的本质和种类作了剖析。他把世界的一切都归结为主观现象或经验,强调知觉是心理学研究的惟一对象。
a.休谟认为,根据强度和生动性的标准,知觉可以分为两类:印象和观念。二者的差别在于知觉刺激心灵的强度和生动程度的差别。具体而言:印象是指当前进入人心灵的最生动最强烈的知觉,包括所有初次出现于心灵中的一切感觉、情感和情绪;观念是指对象未在眼前时心灵中经验,指一切感觉、情感的情绪在思绪和推理中的微弱意象。
b.休谟认为,根据结构的繁简来分,知觉也有两类:简单知觉和复杂知觉。具体而言:简单知觉,即指不能再行区别和分析的知觉,包括简单印象和简单观念;复杂知觉,即指由简单知觉直接组合或加工制造而形成的知觉,包括复杂印象和复杂观念。
②休谟对联想的功能、形成及其原则也作了分析。
a.在休谟看来,联想就是观念联合的功能。他把联想归结为两种模式:由若干简单观念联结成的复杂观念;由各种观念之间的吸引而联结成的复杂观念。
b.在休谟看来,联想的形成有三条法则:相似律、时空接近律和因果律。
4怎样理解霍布斯与洛克的心理学思想?
答:(1)霍布斯的心理学观点如下:
①霍布斯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感觉是一切知识的开端,而感觉来源于外界物体的运动。
②但霍布斯忽略了人在认识过程中的能动性与主动性,不懂得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过程,这使他的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心理学思想掺杂了某些唯理论和唯名论的观点。
③霍布斯初步论述了联想的本质和种类。他认为,联想是过去一些观念连续运动的结果。人的思想或观念的前后相连,是受过去经验制约的。
(2)洛克的心理学观点如下:
①洛克坚持经验是人的心理和一切知识的来源,他批判笛卡尔的“天赋观念”提出了心灵“白板说”。洛克认为有两类经验:
a.外部经验,即感觉,它是由客观外部对象刺激感官所引起的,如关于颜色、声音、大小、形状、运动等等观念。
b.内部经验,即反省,它是通过对人的“心灵”的内部活动的体验而得来的,如知觉、思维、怀疑、信仰、推论、认识、意欲以及人心的一切作用。
②洛克对观念的性质和种类作了探讨。洛克认为,观念是人所意识到的一切心理现象。他将观念分为两类:
a.简单观念,这是一种最单纯、明晰、不可再分的观念。
b.复杂观念,这是一种由几个简单观念组合而成的观念。
③洛克对联想主义心理学作了开拓性阐发。“联想”一词,在欧洲心理学史上是洛克最先提出的。他认为,观念的联想有自然的联合与习得的联合两种。他尤为重视后者。
5如何评价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心理学的思想?
答: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心理学的思想的代表人物有拉美特利、爱尔维修、霍尔巴赫等。
(1)拉美特利
拉美特利(1709~1751)是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心理学思想的早期代表。主要著作有:《心灵的自然史》(1745)、《人是机器》(1747)、《人是植物》(1748)等。拉美特利心理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提出“人是机器”的著名论断;肯定心理是一定物质的属性;坚持感觉是认识的惟一源泉。
(2)爱尔维修
爱尔维修(1715~1771)是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心理学思想家。他的主要著作有:《论精神》(1758)、《论人的理智能力和教育》(1772)等。爱尔维修心理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坚持一切心理活动来源于感觉的思想;指出情绪和需要的联系及其对行为的推动作用;强调环境和教育对人的性格形成的决定作用。
(3)霍尔巴赫
霍尔巴赫(1723~1789)是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心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是“百科全书”派的主要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自然的体系》(1770)、《健全的思想》(1772)等。霍尔巴赫心理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提出了观念是“对象的映象”的见解;坚持心理是脑的机能的观点;强调感觉在整个心理活动中的特殊作用。
6简述莱布尼茨的统觉说。
答:(1)莱布尼兹的心理学思想
莱布尼兹是德国近代哲学的先驱和理性心理学思想的始祖,他提出了微觉和统觉的学说。在他看来,心灵是个发展过程。由于产生心灵的单子具有知觉这一精神属性,因而根据知觉明晰程度和性质的不同,可以把单子或心灵的发展分为不同的连续等级或系列:
①最低级的单子,如无生物,只有一种微觉,几乎同无知觉的意识一样,处于模糊和昏睡的状态。
②较高一级的单子,如动物,处于“感性灵魂”的阶段,具有比较清晰的知觉和记忆。
③更高一级的单子,如人,除了知觉、记忆以外,还有统觉。统觉就是感知自身内在状态的意识或反思,也就是自我意识。
(2)评价
莱布尼兹在欧洲心理学史上有着相当的贡献。他的心理学思想是近代德国唯理论心理学思想的开端,是18、19世纪心身平行论的来源。虽然带有内省学派的痕迹,属于客观唯心论和形而上学的范畴,但也具有某些辩证法的因素,如强调心理活动的主动性、自因性和统一性。他第一次提出统觉的概念,对康德、赫尔巴特和冯特等德国心理学有直接的影响,对格式塔心理学、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等现代西方心理学流派也有间接的影响。
7如何评价康德的心理三分法?
答:(1)心理三分法的含义
心理三分法,即知、情、意三分法。康德根据官能心理学的标准,将心理活动分为认识、感情和欲望三种基本的心理官能。这三种官能是各自独立存在的,其中任何一种都不是由其他一种派生的。这个三分法体现在他的“批判哲学”的三部著作中,《纯粹理性批判》主要讲认识论,相当于认识活动;《判断力批判》主要讲美感,相当于感情;《实践理性批判》,主要讲伦理学,相当于意志活动。
(2)评价
康德心理学思想虽有唯物的因素和辩证法的成分,但基本上属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范畴。他对经验心理学的批判,他的心理活动的三分法,强调心理的主动性和统觉,对后来心理物理学、意动心理学、二重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现代一些心理学流派都有不同的影响。
8简述哈特莱的联想主义心理学思想。
答:哈特莱是联想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其作品《对人类及其身体结构、责任和期望的观察》(1749)是第一部系统论述联想主义心理学的著作。
哈特莱创建了联想心理学的体系,坚持用联想来解释各种心理现象。他认为,联想有两种:同时性联想和相继性联想。这两种联想对观念的融合非常重要。通过联想的作用,不仅可以将观念组合为复合观念,而且可以集结为具有新性质的复杂观念。
哈特来对联想的本质、机制、种类、作用和规律等一系列问题的论述,已经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联想主义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不愧为近代联想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