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利尔讲艺术史
- 美国教育家V.M.希利尔
- 1808字
- 2025-03-27 21:28:26
第18章
丢勒和小荷尔拜因
和意大利、佛兰德斯以及后来的荷兰一样,德国也有文艺复兴。阿尔布雷特·丢勒是德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画家。他和我之前提到的提香、米开朗基罗还有达·芬奇都是同一时代的人。事实上,丢勒也和一些伟大的意大利画家有过交往,因为他曾去威尼斯游历过,还在那里停留了一段时间。

这是丢勒的雕版画《忧郁》,作于1514年。画面中,一名强壮的女子手拿圆规,托腮思索着。她的身旁还有发呆的爱神、睡觉的狗。地上散落了很多工具,有天平、多面体、沙漏、锯子、圆球这一切都富含着什么样的寓意,人们一直没有找到答案。
丢勒的绘画方式与意大利画家的有些不同。他绘画的题材也十分广泛。不过,在他众多的画里,还是要数肖像画最为有名。除了绘画之外,丢勒也很擅长雕版画。雕版画的制作过程是这样的:画家先在木板或者铜板上刻画,然后在刻好的作品上涂上墨汁,再将纸张覆盖到蘸有墨汁的刻板上,这样印出来的图画就叫做雕版画。丢勒创作过大量的雕版画。纵观历史,既擅长雕版画又精于油画的画家也就只有他一人。他的一些雕版画和他的油画同样出名,比如《忧郁》这幅雕版画就非常有名。

这两幅画中,左面这一幅是丢勒的自画像,右面是丢勒为父亲画的肖像。丢勒被称为“自画像之父”,自画像就是画家为自己画的肖像作品。在文艺复兴的意大利,自画像也被称为“镜中肖像”。
我说过,丢勒曾去过威尼斯。威尼斯人都认为他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名人,因此非常欢迎他。当时,威尼斯画家贝利尼年纪已经很大了,他还是丢勒最崇拜的偶像。一天,贝利尼问丢勒:“你可以送我一支你画人物头发时用的特殊画笔吗?”丢勒说:“当然可以。”说完他就把自己正在使用的画笔送给了贝利尼。
贝利尼看后说:“不可能啊,这只是一支很普通的画笔呀,你真是用这支笔把头发画得那么细致吗?”丢勒听他说完,马上拿起画笔画了一些头发,果然和他以前画的头发一样细致。这样细致的画工,也就只有丢勒能做到。
虽然丢勒很欣赏意大利画家的作品,但他并没有模仿他们的风格,回到德国后,他还是按照自己的方式画画。
阿尔布雷特·丢勒画过许多自画像。你一定知道,给自己画像时,他只要对着镜子,然后画出自己在镜子中的样子来就可以了。看过他的自画像,我们就可以知道,他长得非常帅气。他为别人画的肖像画也同样很出名。我想,看到前面他父亲的那张肖像画,你肯定会很喜欢。
丢勒的画中有很多精致的细节。不难看出他的画里总有一些小玩意儿,哪怕是一粒小小的纽扣他也画得很仔细,就跟画人物的脸一样重视。很多德国画家都喜欢这么画画,但在大部分画家的画作中,这倒成了一个缺点,因为这些不是很重要的细节反而更容易吸引人们的眼球,重要部分反倒被忽略了。丢勒也在画作中加入很多细节,但他却比其他人做得都好,他画中的细节处理得恰到好处,绝不会太显眼,而使画中的重要部分没有了光彩。
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第二位伟大画家叫汉斯·荷尔拜因,他的父亲也是一位画家,也叫汉斯·荷尔拜因,因此我们通常就叫他小汉斯·荷尔拜因。他也同样既画肖像画,又做木刻画。
小荷尔拜因后来去了瑞士,你一定知道那里的阿尔卑斯山非常漂亮。在瑞士,他结识了一位大名人:伊拉兹马斯。伊拉兹马斯是位伟大的思想家,他知识渊博,写过很多书。小荷尔拜因给伊拉兹马斯画过五幅肖像画。
在小荷尔拜因的一幅叫做《商人乔治·吉斯泽肖像》的画作中,他把细节处理得很巧妙。画面中,主人公吉斯泽身旁摆放了大约25件物品,小荷尔拜因仍然成功地将我们的目光吸引到了吉斯泽身上。事实上,他往往把一些不重要的细节留在人物的面孔之外,所以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小荷尔拜因在瑞士接到的生意不是很多,所以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去英国游历一番。伊拉兹马斯给他写了封推荐信,小荷尔拜因拿着这封信就去了英国。结果证明,英国人很欣赏他的画作。亨利八世时期,小荷尔拜因曾为大多数重要的英国人士画过肖像画。

这是小荷尔拜因创作于1532年的油画,名为《商人乔治·吉斯泽肖像》。小荷尔拜因的肖像画画得和真人很像,笔触细腻逼真,画的质感和空间感都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很注重眼神的刻画,因为这样画出来的人物形神兼备,在艺术效果上有点像现在的照片。
与其他画家相比,小朋友们更喜欢汉斯·荷尔拜因的画,不过大概要先把弗兰斯·哈尔斯排除在外。但是,我敢肯定,很多成人见了荷尔拜因的画也会非常喜欢。
但是不要忘了丢勒,他的画也值得你去欣赏。
这一章我向大家介绍了阿尔布雷特·丢勒和汉斯·荷尔拜因。你们比较喜欢哪一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