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传统文化主题教育49课
- 姚瑜洁
- 7233字
- 2025-03-31 19:47:49
第12课 五彩手链传吉祥
【活动对象】
小学四年级学生
【活动时长】
2+35分钟(2分钟预备时间)
【活动背景】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五千年的文化传承,留下了无数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让人惊叹的民间技艺。其中,“五彩手链”是与端午节相关的一项传统技艺。五彩手链早在宋代时期就开始流行,随着社会的变迁,五彩手链的名称、制作工艺等也经历着变化和发展,现在已成为包含着各种祝福的装饰物。
四年级的学生对端午节佩戴五彩手链的习俗并不了解,对于其蕴含的美好寓意更是知之甚少。当今社会,佩戴金属手链或手环比较普遍,学生们也常常能见到,但是佩戴“五彩手链”已很少见到。到了端午节,有些地方还流行着这一习俗,但多数地方已经把这个习俗慢慢淡化了,很多年轻的爸爸妈妈都不知道,更何况是我们的学生。
【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五彩手链的由来和寓意,佩戴五彩手链是端午节的习俗。
2.了解五彩手链的组成、演变和制作。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赏视频探究五彩手链的五彩含义,学会从古代到现代五彩手链演变的知识。
2.尝试小组合作,培养探究知识的能力,同时锻炼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端午节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热爱。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各类五彩手链的图片、制作手链的相关视频。
2.闯关过程板书、相关制作五彩手链的材料。
3.图文资料和探究单。
【活动过程】
一、故事再编——引出五彩手链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朋友,他叫“沉香”。你们听过《沉香救母》的故事吗?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一下里面有哪些主要人物?
板贴:沉香人物图片
生1:有沉香和他的母亲。
生2:有三圣母和二郎神。
2.师:看来有不少同学听说过这个故事,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段小视频《沉香救母》,并说说沉香是靠什么救出了妈妈?
播放视频《沉香救母原版简要》。
古时候,有个孩子叫沉香,一直跟着爸爸过日子,却从来没有见过妈妈。一天,沉香问爸爸:“我怎么没有妈妈呢?”爸爸叹了一口气,没有回答。沉香再三追问,爸爸才含着眼泪说出了真情。原来,沉香的妈妈是个美丽善良的女神,因为向往人间美好的生活,被二郎神压在了华山脚下。沉香听了,心里又难过又气愤,恨不得马上就去解救妈妈。爸爸看出来儿子的心思,便说:“二郎神心狠手辣,神通广大,你才是个8岁的孩子,怎么对付得了他呢?”沉香望着苍老的爸爸,默默地攥紧了拳头。

不久,沉香就告别了爸爸,上山拜师学艺,不管是寒冬腊月,还是盛夏酷暑,他都起早贪黑地跟着师傅习武练功。有时累得腰酸背疼,很想松口气,但一想到要去解救妈妈,浑身就增添了力量。
几年过去了,沉香终于练就了一身高强的武艺。他救母心切,便拜别了师傅,向着遥远的华山奔去。一路上,沉香不知翻过了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过了多少道深涧。饿了就采几只野果充饥,渴了就捧几口泉水喝喝。脚上磨出了一个个血泡,身上划下了一道道血痕,他一点儿也不在乎。
沉香的孝心感动了仙人,仙人送给他一把神斧。他打败了凶恶的二郎神,来到了华山脚下。望着高耸入云的华山,想到就要跟日思夜想的妈妈见面了,沉香心里无比激动。他举起神斧,奋力向大山劈去。只听“轰隆”一声巨响,大山被劈成了两半,受苦多年的妈妈重见了天日。沉香一头扑进了妈妈的怀抱。
生1:沉香对母亲的思念和毅力。
生2:沉香用武功来救出妈妈。
生3:沉香用学到的武功和他的思母之情,救出了妈妈。
3.师:听完传统版本的《沉香救母》,今天老师带来了新版的《沉香救母》故事,听!
播放音频《沉香初遇土地公公》:
沉香沿着华山台阶而上,从未见过母亲的沉香,凭着母亲给他留下的一条手链,来到华山见母亲,没走几步,被一位土地公公拦住了去路。
土地公公:小娃娃,你是谁?你知道这是哪里吗?你来干什么?
沉香:土地公公,你好!我叫沉香,我是三圣母的儿子,妈妈从我小的时候就离开了我,被关在华山上面,我很想见妈妈,我走过千山万水,总算来到了华山,马上要端午节了,我希望我们一家能团团圆圆。
土地公公:嗯,你倒是个有礼貌的孩子,但是你凭什么说你是三圣母的孩子啊?
沉香:你看看,这是妈妈留给我的信物。
4.师:小沉香念的这首古诗描述的是哪个节日呀?同学们知道吗?
PPT展示古诗:
榴花照眼艾蒿香,挂符门帘饮雄黄。粽角流苏悬彩穗,平安佑尔度端阳。
生:端午节。
5.师: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谁能够说说端午节有哪些传统的习俗呢?
生1:吃粽子、赛龙舟。
生2:挂香囊、悬艾草。
生3:挂钟馗像。
6.师: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端午还有哪些习俗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播放视频《端午节相关习俗》:就是一些象征性的,插五毒旗,穿五毒衣,所谓五毒就是蛇、蝎子、蜈蚣、癞蛤蟆、毒蜘蛛,就是各种各样的毒虫的(图案),把它织成衣服穿在身上,然后给小孩用五色的丝线在手臂上缠五色丝,叫作长命缕。

生1:端午习俗还有戴五彩线手链。
7.师:原来在手腕上系五彩手链也是端午的习俗之一呢!看,沉香的手腕上也系了一条五彩手链。
板贴:五彩手链
播放音频《土地公公设关卡》。
土地公公看了看这个五彩手链,认得这是三圣母的作品,三圣母可是个心灵手巧的母亲,土地公公听三圣母说过,在和沉香分开的时候,把自己亲手制作的五彩丝手链系在沉香的手上。
土地公公:好,我小老儿受皇母娘娘之命在这儿担任着守卫任务,你要想见妈妈,不是不可以,但是必须经过下面的四个关卡才能让你们母子团圆。
沉香:好,不管有多少个关卡,我都要闯过去,和妈妈见面,走,现在就去闯第一关。
设计意图:不少同学都知道端午节的一些习俗,但是对五彩手链了解的不多,甚至不知道。因此,用大家所喜爱的动画人物沉香想在端午节和母亲团圆的故事来引出端午节的五彩手链,把五彩手链作为一个信物来寻找妈妈,充满童趣,同时五彩手链的颜色上也抓人眼球,吸引学生的目光,使同学们易于接受,顺利进入主题。
二、闯关救母——探究五彩手链
(一)第一关——由来关
1.师:同学们,我们来帮帮沉香一起闯关吧,一起来看看第一关。
播放音频《土地公公考沉香》:小沉香,你知道五彩手链的由来吗?我准备了五道题目,完成以下题目就算你闯过第一关。
关卡一:
1.五色线又叫____________。
2.系五彩长命缕,这是______代就有的古老风俗。3.这个丝线系在小孩的手腕上,自五月五日起,到______月______日才能解下。
4.据说,戴这个五色线的孩子可以避开______,扔到河里,意味着将______冲走。
5.系五彩线象征着能______的一种希望。
2.师:这可有点儿难倒小沉香了,让我们来听个数字故事帮他找一找答案吧!听完故事,我们进入抢答游戏。

播放视频《五彩手链的相关内容》:同学们,其实五色线又称五彩线,古代也叫“五彩长命缕”、朱索”、百索”等,是端午节必备的物品。系五彩长命缕,这是宋代就有的古老习俗。用青白红黑黄5种丝线拧成一股,系在小孩的手臂、脚腕或颈项上,叫长命缕、续命缕。自五月五日系起,一直至七月七日“七娘妈”生日,才解下来焚烧。还有一说,在端午节后的第一个雨天,把五彩线剪下来扔在雨中,或第一次洗澡后抛到河里。据说,可以避开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避开灾难、除去疾病带来一年的好运。
生1:五色线又叫五彩线或五彩手链。
生2:系五彩长命缕,这是宋代就有的古老风俗。
生3:这个丝线系在小孩的手腕上,自五月五日起,到七月七日才能解下。
生4:据说,戴这个五色线的孩子可以避开灾难,扔到河里,意味着将疾病冲走。
生5:系五彩线象征着祝福的一种希望。
3.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但是第五题回答得不是很完整,让我们再来看一段视频,从中来发现答案吧。
播放视频《五彩手链的由来》:由于端午正值农历五月,是诸虫百毒尽消灭的传统时节。古时,每到端午,人们便将五彩线系在身上,防止病毒近身。端午前期,东岳庙迎来了一批中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端午民俗文化展示活动上,每个孩子都系上了一条寓意平安健康的五彩线,感受到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五彩绳象征能祛除病毒的,我也想回家给爸爸妈妈戴一个,希望他们也健健康康。”

生:系五彩线象征着祛除病毒的一种希望。
4.师:你发现了第五题的答案,系五彩手链象征着人们一种祛除病毒的希望。在你们的帮助下沉香成功地闯过了第一关,他可高兴啦!
板贴:祛除病毒
播放音频《沉香感谢同学》:谢谢同学们,帮助我踏上了第一关的台阶,我要去闯第二关了。
5.师:恭喜沉香踏上了第一关——由来关的台阶。
(二)第二关——组成关
1.师:土地公公的第二关接踵而来,我们快来挑战吧!请同学们拿出关卡二的材料袋,选出你认为五彩手链是由哪五种颜色的丝线组成的?选好后请每组派代表上台交流一下。
播放音频《土地公公再出题》:五彩手链由哪五种颜色组成?
小组1:红、黄、绿、蓝、黑。我们觉得它们好看。
小组2:红、白、黑、黄、蓝。我们觉得红色代表着喜庆、吉祥,每种颜色应该有它们的含义。
2.师:看来大家的想法都很特别呀!正确的配色应该是哪五种呢?请看图片,青白红黑黄——金木水火土——东西南北中。为什么是这五种颜色呢?我们来听一听。
播放音频《五彩手链的五色寓意》:中国古代崇拜五彩,以五彩为吉祥色。但这五种颜色不是随便用哪五种颜色就行,而必须是青、白、红、黑和黄。这五种颜色从阴阳五行学说上讲,分别代表金、木、水、火、土。同时,分别象征东、西、南、北、中,蕴含着五方神力,可以避开灾难,祛病强身。在福州,五彩手链慢慢演变为做五彩丝线球或五彩香袋、五彩香囊等,里面放艾草或其他草药,大人小孩都戴在身上,或挂于包间,即有驱蚊避虫的作用,又寄寓着平安顺利,传递着吉祥之意。
生1:古代人崇拜五彩,和五行学说有关。
生2:是因为好看,又有寓意。
3.师:嗯,同学们,你觉得这五彩颜色代表着什么?
生1:平安顺利。
生2:喜庆快乐。
生3:吉祥如意。
4.师:中国古代崇拜五彩,以五彩为吉祥色,代表着吉祥之意。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课题也补充完整了——五彩手链传吉祥。
板贴:传吉祥
5.师:恭喜沉香踏上了第二关——组成关的台阶。
板贴:五彩吉祥
(三)第三关——演变关
播放音频《沉香闯过第二关》:太棒了,我们通过了第二关,走走走,赶快进入第三关吧!
1.师:还没等小沉香喘口气,土地公公又来出题了。请大家拿出关卡三资料袋一起来帮小沉香解决第三关的难题吧!要求:(1)阅读资料,交流讨论。(2)小组合作,完成表格。(3)积极发言,交流分享。
播放音频《出示第三关考题》。
土地公公:来来来,看看这里的五彩丝线。
沉香:土地公公,这是要做什么?
土地公公:关卡三资料袋内有各种年代、各种技术、工艺的五彩手链编织的饰品图文资料和关卡三探究单,你来说说五彩手链从古至今的一些变化吧。
五彩线的演变

生1:材质方面,古时候用棉线,现在用丝线;棉线的特点是容易褪色、易断裂,质量不稳定,丝线的特点是顺滑、亮丽、有韧性。
生2:技艺方面,古时候用手工编织,现在用手工和机器编织;手工编织的特点是样式丰富、好看,但速度慢,机器编织的特点是速度快、质量好、产量高。
生3:工艺方面,古时候以手链为主,现在样式丰富,有香囊、挂件等;古时候样式比较单调、粗糙,现在的工艺品特点是精细、美观、样式多。
4.师:同学们说得真好,现在的五彩手链是什么样子?通过观看视频中的五彩手链之后,你会选择哪一种五彩手链?为什么?
播放视频《五彩手链的演变介绍》。
记得我小的时候,每到端午节那天,妈妈都会把五种颜色不同的缝衣服的线拧到一块,然后给我戴在手上,这就是我记忆中的端午节的五彩线了。那么,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端午节的五彩线都长什么样呢?

“一般小女孩买这样的多,岁数大的买这样的,还有小孩买绳的多。”
“(每天能卖)一百条到二百条。”
现在的五彩线琳琅满目,大部分的五彩线价格也不贵,一块钱到几块钱一根。商家说,买的人还是很多的。有情侣之间互送的,还有给全家人买的,看来这端午节戴五彩线的习俗不仅延续至今,而且还很受年轻人喜爱。
生1:选择现在的,因为漂亮。
生2:选择现在的,因为现在的比较时尚、精致。
生3:我选择现在的,因为它不仅好看,还有各种装饰和意义。
5.师:五彩手链千变万化,但美好的祝福是永不变的,从古至今的变化,体现了五彩手链的工艺之变,日益精致。
板贴:日益精致
6.师:恭喜沉香踏上了第三关——演变关的台阶。
播放音频《沉香对同学的感谢》:同学们都好厉害啊!感谢你们,让我去找妈妈的路程更近一步了。
设计意图:五彩手链的几大寓意给孩子们带来了新奇的知识,活动过程和知识的积累随着小沉香的闯关而层层递进,越积越多,让孩子们跟随着沉香的脚步一步步主动地去探究和学习,从知识的学习到内容上的探究,内化总结,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相关知识,更在能力上得到了提升,同时在过程中增强了情感上的熏陶和交流。
(三)第四关——制作关
1.师:同学们,我们终于陪伴沉香来到最后一关了,是不是有点儿小激动呀?看来最后一关是最难的呀,大家有没有信心?
生齐答:有。
播放音频《沉香进入最后一关》:下面我们进入最后一关也是最难的一关,你有信心攀登高峰吗?就是亲手制作一个五彩手链来打开最后一关之门,送给你的妈妈。
2.师:下面请同学们和沉香一起来观看视频,学习编织手链的方法,并根据编织步骤进行连连看游戏。

播放视频《五彩手链编织的步骤》。
DIY端午五彩绳:
硬纸板上画圆
分成八等份
在圆心戳一个洞
裁剪
五彩绳对折后打结
固定五彩绳
沿着一个固定方向编织,间隔为两根绳子
编织需要的长度
编制完成后尾部打结

生1:步骤1连图片C。
生2:步骤2连图片A。
生3:步骤3连图片B。
生4:步骤4连图片F。
生5:步骤5连图片E。
生6:步骤6连图片D。
3.师: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帮助沉香编织一根五彩手链。董老师先示范,请同学们上台尝试一起编织,合作完成五彩手链。
现场演示:
老师:展示编织圆盘,介绍圆盘,请学生数圆盘上的空隙。
生齐说: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老师:圆盘八等分,为了便于编织,八个空隙处写上编号,哪一个空隙是空的,没有线的?
生齐说:八号。
老师:从一号开始数,一二三,把第三根线拉近空隙八号里卡住,再从三号空隙往后数第三根线,拉进三号空隙里卡住。请同学们帮老师一起喊:一二三、拉空隙。
生齐说:一二三,拉空隙;一二三,拉空隙。
老师:请同学和老师一起来演示编织手链的方法。
生逐个上台和老师一起演示编织方法。
老师:展示编织好的手链。
4.师:亲手编织的五彩手链是那么的饱含情意,如果你是沉香,会对妈妈说什么呢?
生1:妈妈,看,我也会做五彩手链了,送给您,希望带给您健康平安。
生2:妈妈,请戴上我亲手做的五彩手链,我太想您了。
生3:妈妈,你看,您给我的手链我一直戴着,我也做了一个五彩手链送给您,希望我们以后平平安安、团团圆圆、吉祥如意。
5.师:这一根小小的手链,蕴含着无限的美好祝愿,感谢同学们帮助沉香闯关成功。
板贴:美好祝愿
播放音频《土地公公赞沉香》:孩子啊,真不容易,闯过了第一关祛除病毒的由来关,又来到第二关五彩吉祥的组成关,再闯第三关日益精致的演变关,最后闯过第四关美好祝愿的制作关。恭喜你,孩子,去见妈妈吧!
6.师:同学们,让我们大喊两声“华山之门为你开启”,协助沉香打开华山之门吧!
生齐说:华山之门为你开启,华山之门为你开启!
播放PPT:闯关成功,华山之门缓缓开启。沉香和妈妈相见,拥抱妈妈。
设计意图:一堂课的四大特点:教育性、双主性、体验式和情景化,有静有动,动静结合,这堂课才能吸引学生,让学生在静中学文化,在动中提升能力。学做手链,这种体验更能让学生融入课堂,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三、美好祝愿——五彩手链传祝福
1.师:在全班同学的齐心协力下,沉香母子终于见面了,祝愿他们过一个快乐团圆的端午节。同学们,学会了编制五彩手链的你,最想把亲手编织的手链和美好祝福送给谁呢?
生1:我准备送给妈妈,希望她工作顺利、吉祥如意。
生2:我准备送给哥哥,今年哥哥要高考了,祝福他金榜题名。
生3:我准备送给奶奶,希望她身体健康、吉祥如意。
生4:我准备送给爷爷,祝他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2.师:同学们的祝福饱含温馨和美好,相信你的家人和朋友收到后,心里一定会有满满的感动。端午节蕴含着我们祖先的智慧,五彩手链更是体现了人们祛除病毒、吉祥如意、关爱祝福的美好愿望。让我们相约下次的端午节,一起编织五彩手链,传递我们的美好祝福。
【板书设计】

【点评】
巧设计 重体验 增趣味
董老师执教的这一节《五彩手链传吉祥》主题教育课,在“制作关”这一环节中,有两大亮点别出心裁、吸人眼球,且效果显著。
亮点一:放大圆盘,清晰明了
为了让同学们看得更清晰,董老师亲手制作了一个编织手链的大圆盘,直径约40厘米,颜色鲜艳夺目,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为了便于学生们学习编织,董老师将圆盘分成八等分,给每一个空档都编了号;为了便于演示编织过程,董老师用手提纸袋上的五色粗绳来代替编织线,放大规格。本来小小的圆盘被放大后,加上一些示范和提示说明,让学生看得更清楚,便于学习掌握,同时也增加了课堂互动的趣味性。
亮点二:巧用圆盘,效果显著
董老师原先的设计是让每一位学生上台去练习制作五彩手链,但是这个环节花的时间太长,效果却不好,大部分学生没有学会,到最后展示交流时,同学们还在埋头苦编。董老师就改变方法,充分发挥圆盘作用,一人在圆盘上示范教学,下面学生跟着学,采用师生合作和生生合作的互动方式,通过一看、二讲、三学、四尝试,共同来完成一根手链的编织。看——老师圆盘演示,隔两个空隙拉丝线到空隙处;讲——同学们看圆盘讲方法,从空隙处往后数到三,学生们一起喊:一二三,拉空隙;一二三,拉空隙;学——学生老师合作,拿圆盘学方法;尝试——请两位学生上台来展示,生生合作。通过师生和生生的多次合作互动,让圆盘的作用在这一环节充分得到体现,台上台下的学生都学会了编织方法。
这一巧妙的设计效果显著,采用了示范操作互助练习,有静有动,动静结合,在互动中提升了动手能力,使课堂效益达到最大化。
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德育教研员 姚瑜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