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爸妈:
你们好。16年了,我们相识相知,我一直深深爱着你们,更被你们深深爱着。你们知道,我爱你们,总喜喻之于口,征发于形。而你们爱我,除了妈偶尔“撒个娇”,大多数是无音无形的——你们习惯,直接给我一颗青果。
啊,对的,就是入口最苦最涩、最难以下咽的那种啊,椭圆形的、糙质的、青的、饱含汁水的。
似是忘记了,又似深藏在记忆深处……小时候,因放陌生叔叔阿姨进家,被锁入房间半天;因为字丑,被撕了作业;因为玩过了头晚归,被训斥……因为这样那样的错处,被责罚、勒令反省、道歉……一个孩子内心的“怨念”常常不可低估,像所有同龄人一样,我埋怨过、自怜过,控诉你们的话一写就是一大张,甚至有时还产生了恨你们的想法。无情罚责,冷战孤立,这颗嚼碎了奇苦无比的青果,我怨它苦,怨它处处克制我,怨它让我难受、啜泣。然而青果终究是爱。曾经我眼见的是你们依靠某种神奇的“父母之力”,准确地发现我的缺点之“笋”,毫不留情地割下,还时不时地借题发挥,再敲打我一番。终于有一天,我悄悄发现,你们那是在扶正我,育我成葱郁的“修竹”。断面的钝痛化作竹林的馨香浮动,萦绕于我原本贫瘠的人格土壤。
你们大概没有在意吧,长大后,我被严严实实地“包”在玻璃柜中,贴上、刻上大大的标签:学生。首先,爸给我的感觉就是每天擦拭着玻璃面儿,把一些叫作“物质支持”“精神关爱”等东西一股脑儿地扔进,翘首以待,待里面跃起一条龙。然而,我一度极端排斥,心中充满了不甘和怀疑,我抗拒这一切,在本上写下大大的九个字:“你们真的没有私心吗?”所以我嫌它涩,嫌它刻板,嫌它高压专制,扑面而来的奇异感觉让我不适应,这也是爱吗?这是吗?
数声清叹终不抵心底油然涌起的暖流。奋斗半生的您啊——爸,陪我住布满蛛网、虫鼠横行的陪读房;辛苦工作的妈,放下手里的活计,给我熬一碗稠稠的粥,深夜放于我的灯旁。龙应台说,母爱像龙眼,质朴坚涩的果皮下是无尽的甜美甘流。
你们的爱裹含于青色的果皮,藏匿于难尝的汁水;你们的爱,从来不是舒化奶或葡萄糖,注入骨血可直接收用,而是需要我用时间去沉淀,去细细体会。可爱有“延搁效应”啊,这段“时间”,我任性地享用你们唯一的爱,待我品到氤氲于口、徘徊于心的深香,一回头,汝心已伤。
从小到大,我永远晚一步,总来不及等那青果的苦涩化为悠香。无论是你们根植于“老一辈”的来自20世纪的育人理念,还是我作为心智尚未健全的青少者的任性,我们从来都不完美。过去的痛,错失的东西,或许真的再也寻不到。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我们有爱,便有时间臻于完美,不是吗?
爸,妈,你们的孩子无论是否飞得高远,无论一年之后别离之景如何,未来经年,都会珍惜一切,会努力,好好爱,好好被爱。学会等待,等待苦涩后的甘甜。
爱是珍惜,不惧等待。爱有延搁,但时间的长河里,我,有你们。
负爱前行的女儿
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