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学:现代观点(修订本)
- 郑长德 伍艳主编
- 1467字
- 2025-04-15 11:46:40
二、金融体系的功能
关于金融体系的功能评介,一般认为兹维·博迪和罗伯特·C.莫顿的概括比较全面[2]。他们提出的金融体系的功能主要有六方面。
(1)在时间和空间上转移资源。金融体系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地区和行业之间提供经济资源转移的途径。换言之,此时金融体系充当了信用中介的角色,它能够以社会成本最节约的方式将资源需求者与资源富余者联系起来,为其提供洽谈和交易的机会。与此同时,它优化了全社会的资源配置,让本身闲置的经济资源流向效益更优的部门或主体。
(2)管理风险。众所周知,商品经济社会的风险无处不在,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在不确定性环境下持续博弈的风险斗争史。而人类应对风险的手段有很多,自从金融体系形成以后,这些手段变得越发多种多样,如保险业、期货期权业和互换业等金融业务最初都是为满足风险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借助金融体系来转移或应对风险,是风险管理的高级形式。金融体系的风险管理功能要求金融体系为中长期资本投资的不确定性即风险进行交易和定价,形成风险共担的机制。
(3)清算和支付结算。在经济货币化日益加深的情况下,建立一个有效的、适应性强的交易和支付系统乃基本需要。可靠的交易和支付系统应是金融系统的基础设施,缺乏这一系统,高昂的交易成本必然与经济低效率相伴。一个有效的支付系统对于社会交易是一种必要的条件。交换系统的发达,可以降低社会交易成本,可以促进社会专业化的发展。借助金融机构,我们可以开立账户,实现资金划转、往来等,从而以资金流带动物资流,金融体系实际充当的是支付中介的角色。
(4)资源配置。为投资筹集充足的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对投资的配置有其自身的困难,即生产率风险、项目回报的信息不完全、对经营者实际能力的不可知等。这些内在的困难要求建立健全的金融体系。在不确定的现代社会,单个的投资者是很难对公司、对经理、对市场等条件进行评估的。金融系统的优势在于为投资者提供中介服务,并且提供一种与投资者共担风险的机制,使社会资本的投资配置更有效率。中介性金融机构提供的投资服务可以表现在:一是分散风险;二是流动性风险管理;三是进行项目评估。
(5)提供信息。物质、能量和信息是客观世界的三大要素,经济活动缺乏任一要素都将举步维艰。而金融体系是一个信息集散枢纽,通过这个枢纽,广大经济主体可以获得大量有关市场和交易的宝贵资讯。例如,货币市场供求博弈形成的利率,即货币资金使用价格这一重要信息;股票市场形成的股价指数,即资产交易价格的重要信息。这些金融信息足以决定一个经济主体从事市场活动的成败,甚至还可为相关部门政治决策提供参考,因为经济决定政治的同时,也反映政治气候的动向。
(6)解决激励问题。这主要是指金融体系可以解决或缓解由信息不对称(包括事前信息不对称的“逆选择”和事后信息不对称的“道德风险”)所导致的“委托—代理问题”[3]。处于信息劣势一方——“委托人”面临两大难题:一是如何“约束”处于信息优势一方的“代理人”;二是如何激励“代理人”。诸如抵押贷款和债益(借债的收益)分享等金融行为都具有约束与激励的作用。当然,这个功能层次较高,存在可探讨的空间。
总而言之,一个运行良好、组织健全的金融体系具有强大的经济功能,它促使金融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可以说,现代经济的核心是金融。但是,金融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带给社会无与伦比的新鲜活力,另一方面为新的危机准备了条件。因为金融运行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信用危机引发金融危机及至诱发经济危机的事例并不鲜见,这也从一个侧面提醒我们建立一个健全、高效的金融体系是何等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