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气的生理功能

气的生理功能概括为五个方面: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

(一)推动作用

这主要是指气以自身的活力和运动,推动和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气是以自身的活力及其升降出入的运动,激发机体各方面的生理活动。若气不足或气的活力和运动减弱时,则气的推动和激发作用减弱,机体各方面的生理活动也随之减退,妨碍机体的生长发育或出现早衰现象;影响血和津液的运行时,可致血虚和津液亏少;血行不畅或血行迟缓还可致血瘀;影响津液的运行可使津液停滞而形成痰湿、水饮等。

(二)温煦作用

这主要是指气对于机体的脏腑、经络、皮肤、筋骨等组织器官和血、津液具有温煦作用。气的温煦作用是通过气自身的不断运动和由气推动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而产生热量实现的。气的温煦失常则可出现两种情况:气虚则寒,表现为畏寒喜热,四肢不温,体温低下,血和津液运行迟缓等;气郁则热,常由某些原因影响气的流通,气被郁滞于某一局部,聚而不散,郁而化热。

(三)防御作用

这主要是指气具有防止外邪侵入人体而致病的作用,即卫气护卫全身的肌表,调节腠理之开合,防止外邪从皮毛侵入人体的作用。若气的防御作用减弱,全身的抗病能力也随之减弱,腠理稀疏,肌表不固,外邪乘虚入侵而致病。

(四)固摄作用

气对血、津液、精液等液态物质具有固护统摄,防止无故流失的作用。固摄作用还可表现为维持脏腑正常位置,防止脱垂的作用。固摄血液,使其行于脉中,防止溢出脉外;固摄汗液、尿液、唾液、胃液、肠液等,控制其分泌量、排泄量、排泄时间,以防其无故流失;固摄精液,使其不致妄泄损耗等。气的固摄功能失调,有导致体内液态物质大量丢失的危险,见于糖尿病患者气不摄血,可引起眼底视网膜出血;气表不固,气不敛津则自汗不止,大汗淋漓,小便失禁,尿频尿多,见于糖尿病高血糖或并发自主神经病变;气不摄精,肾失固藏,见于糖尿病性神经功能病变而出现遗精、滑精、早泄等症。若气虚固摄能力不足,可出现脏器下垂,如胃下垂、子宫下垂等表现。

(五)气化作用

这主要是指通过气的运动所产生的各种变化,即气在运动中自身所发生的变化。如各种气的生成及其代谢;血、津液、精的生成和代谢及相互转化等。气的自身运动有两种:一为气的化生,脾胃水谷精气可分化而生成营气和卫气,与肺吸入的清气相结合,化生为宗气。肾中“先天之精”得到水谷精气的培育可化生为元气等。二是清气转化为浊气,气在机体组织中转化为能量,被组织利用后即转化为浊气,通过呼吸及肌腠的汗孔排出体外,相当于机体内营养物质的分解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