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能改就改,目标就是超过涡扇六!
- 重回1978,我考上了西工大
- 华东之雄
- 2198字
- 2025-04-03 00:00:38
420厂研发能力薄弱,只靠他们来测绘仿制涡喷-15,那是绝对不行的,比430厂还拉胯,所以,他们也走了厂校联合的道路,西工大、首都航空学院的技术力量都过来帮忙。
只是……
人多了,矛盾也就有了。
对420厂来说,先把发动机搞出来,成功定型,比什么都重要!而对老教授们来说,咱们明明有更好的材料,不用上的话,岂不是浪费?
刘松龄,1932年出生,1953年考入华东航空学院,后来随着学校迁入到了长安,1957年在西工大航空发动机系毕业,留校任教,这一辈子,就和西工大在一起了,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
现在,420厂的测绘仿制,他们也加入了进来,此时,听到宁教授的问话,他用力点头:“没错,不仅仅是这个涡轮叶片,涡轮叶盘也有改进的空间,我们刚刚研究了一种粉末冶金材料,用它来做涡轮叶盘,可以提升寿命,老毛子的发动机,寿命太短,我们得提升这个指标,给空军省钱……”
啥?你也要改进?
疯了,都疯了!郭义海无奈地抬起头来,正好看到了段厂长等人走进来,立刻眼前一亮,大踏步地走过来。
“厂长,老教授们要求改进,咱们……咱们也不是不知道改进带来的好处,当年410厂改进涡喷六,仅仅把涡轮前温提升了五十度,就出现了连锁反应,压气机叶片断裂、润滑不足导致起火……现在,咱们最重要是把涡喷-15造出来,改进的事情,等以后再说,毕竟一口吃不成胖子啊!”郭义海的语气之中,满是焦虑。
发动机的仿制拖得时间长了,或许就拖黄了啊!咱们420厂和132厂一样,都是被边缘化的,而且,咱们还没法通过外贸来赚钱,全靠上级拨款,涡扇十就是个无底洞,能拨到咱们这里的经费不多啊!
不赶紧出成果,上面就可能会丧失信心……
“秦亮同志,你……有什么看法?”段厂长也没法拿主意,只能看向秦亮。
别看秦亮年轻,才刚刚上大一,他对东方航空工业发展,已经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了!想到秦亮在三机部会议上的发言,段厂长就是两眼放光,他对秦亮,那是百分之百的信任!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R-29发动机还有一个改款。”秦亮说道:“代号R-35-F-300,这种发动机和我们这台R-29相比,结构上基本一致,都是5级低压压气机,6级高压压气机,1级低压涡轮与1级高压涡轮的设计方案,唯一的区别,就是用了性能更好的合金材料,减轻重量,提升性能。”
秦亮看向众人:“比如说,R-29的涡轮前温只有1420K,而R-35的涡轮前温,已经提升到了1510K,这样一来,发动机的最大军用推力增加到了8.5吨,最大加力推力增加到了13.2吨,既然我们有更好的材料,我认为,可以一试!”
“可是……”郭义海还想要说话,就被段厂长给打断了。
“没什么可是的了,既然秦亮同志说了,那我们就听他的,宁教授,刘教授,辛苦你们了,用全新的材料来替代老毛子的落后材料,让这种发动机获得更加强悍的性能!”
两人心情复杂。
咱们可都是大学教授啊,千里迢迢地过来,跟着一起研究,折腾了半天,提出个意见,还被这些家伙们反对,看看秦亮,只是过来看看,随便说几句,这边就信了!人比人……
不能比,秦亮就是个妖孽。
“涡喷-15还有其他缺陷,比如自重太大。”秦亮继续说道:“我们如果有合适的材料,能降低涡喷-15自重的话,也要利用起来,既然要搞,我们就要搞最强的涡喷-15!让所有同行都看看,我们420厂在大学的配合下,是能完成重点国防工程的!尤其是,我们手里成熟的涡喷-15,会比涡扇六的设计指标还高!”
和后世的三姨夫比起来,R-29其实有很多优点的,比如说,直径只有912毫米,三姨夫则高达1140毫米,所以后世歼十用了三姨夫之后,后机身就成了水桶腰,还得修型。但是,R-29也有缺陷,比如自重高达1880千克,而三姨夫的重量只有1547千克。
自重大,推重比也就低,只有6.5的推重比,着实有些差了。
一方面提升推力,一方面降低自重,这样一来,或许能把涡喷-15的推重比提升到7!不能和国际先进水平比,和我们自己相比……至少比涡扇六强!
听到秦亮这样说,郭义海刚刚那些反驳的话,瞬间就消散得无影无踪了。
“嗯,我们保证完成任务!”郭义海掷地有声:“这是关系我们420厂前途命运的一仗,我们只能赢,不能输!我们一定要造出比涡扇六更强的发动机来!”
咚咚咚……就在此时,一名干事跑了进来。
“段厂长,段厂长!320厂的陆老来了!”
啥?秦亮睁大了眼睛,又要见到一个航空工业的大能人了?
陆老,1920年出生,在那个战火连天的年代长大,亲眼看着敌机在祖国的上空肆意飞行,立志要造自己的飞机,航空报国!
1941年,他在国立中央大学毕业,就去了昆明第一飞机制造厂,1944年,更是出国,前往麦克唐纳飞机公司实习,之后又去了英国格洛斯特飞公司学习。和东方的大部分飞机设计师不一样,陆老是喝过洋墨水的,见识过世面的!
新中国成立后,陆老辗转回国,参加过各种项目,1956年到了112厂第一飞机设计室,当了歼教1的主管设计师,1958年调入320厂,当了强五的主管设计师,从那个时候起,就扎根在了320厂。
现在过来,十有八九是为了强六的项目吧?
“请他……”进来的两个字还没从段厂长的嘴里说出来,身边,秦亮就已经大步流星地走了出去:“我去接陆老!”
陆老这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必须得去迎接!
420厂,门口,一名老人站在那里,他个头不高,脸型瘦削,头顶已经秃了,那双眼睛炯炯有神,他的身边,跟着几名下属,此时,正在等着门卫的放行。
“哼,他们420厂也太过分了吧?居然不让我们进去!”
“他们刚刚接了国防重点工程,提升一下保密级别,也是正常的。”老人说道:“而且,我们也没有提前通知,直接过来……其实是我们失礼了。”
就在此时,里面跑出来了一个小伙子,气喘吁吁。
“陆,陆老,您好!我来接您进去!”秦亮满脸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