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不知元直与襄阳的庞氏关系如何?

张恒、刘备、糜竺等人皆是往门一看,三人各自相望。

脸上皆是流露出惊讶的神色。

他们明白,从那人的声音来看,他们绝不认识。

可为何门外之人会知晓刘备在此?

“莫非是蔡瑁派人寻来了?”糜竺忍不住轻声嘀咕。

刘备闻言皱着眉。

他觉得有这种可能。

张恒亦是皱着眉,此番他们出来并未带任何武将。

若真是蔡瑁遣人寻来,那么他们的处境便相当危险了。

“嘘。”

张恒朝着众人以指封唇。

示意他们不要说话。

想要借此让门外的人误以为屋内无人。

但是,下一刻,便让张恒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他看到了门闩没有锁上,只要门外的人轻轻一推,便可进来。

糜竺似乎也注意到了,想要蹑手蹑脚地上前顶住门,防止他们推门而入。

“嘎吱。”

下一刻,门缓缓开了。

这让三人再也坐不住。

尤其是糜竺,几乎是猛地起身,直奔那人而来。

“只要我拖住了两人,皇叔与先生便可就此离去。”糜竺皱眉心想。

崔州平与徐元直推门而入,见一中年人朝自己扑过来。

下意识地拉住徐庶一起,身形一闪,躲开了糜竺的扑击。

“你这是何意?我等与你素无瓜葛,为何一进来便要伏击我等?”

崔州平将折扇置于身前,作防护之状态。

而糜竺似乎是不在乎这句话,完全没听见一样。

因为他此时的目光已经放在了另外一位佩剑的儒士身上。

“当众佩剑,而且此人来寻主公,定是不怀好意!”

糜竺皱眉,眼中闪过一丝凌厉。

便再度以虎狼之姿扑上去。

而刘备见此二人俱是儒士模样,料想二人应该并无恶意,他自信于自己看人的眼光。

于是便一手作刀状,劈在糜竺与二人中间。

劝阻了想要再度进击的糜竺:

“子仲,这两位并无恶意。速速退下。”

听到刘备的话后,糜竺制住了自己的身形,不再进一步突击。

“是。”

便退到了刘备身后。

“二位,家臣无礼,还望诸位见谅。”

刘备笑着向崔州平、徐庶赔礼。

崔州平的目光没有放在刘备的赔礼上,而是一直盯着刘备的耳朵。

见到了那双异于常人的耳朵之后。

嘴角掀起了一抹轻微的笑。

于是,便作礼笑问道:

“敢问这位可是刘皇叔?在下崔钧,字州平。特此前来拜访。”

手持折扇的儒雅之人微笑着作礼而问。

刘备闻言,一时之间却不知如何回答。

虽然内心觉得此二人并无恶意,但若是就此将自己的身份告知与二人,又觉得有些不妥。

他下意识地看向了张恒。

却发现张恒似乎并不紧张,反而有一种松弛的状态。

张恒在听到这个名字的瞬间,顿了一下。

他似乎是想起了什么。

旋即吊着的心渐渐落了下来。

“莫非这位便是荆州名士,孔明之友,崔州平?”张恒上前行礼后说道。

崔州平见这人似乎对自己很是了解,而且似乎跟在刘皇叔身边,心中猜测这人定是那位谋士。

于是便笑道:

“这位想必就是皇叔帐下谋士。钧在此见过。名士却是谈不上,不过是个山中闲人罢了。”

张恒见他风度翩翩,颇为有礼,心中对他的好感多了几分。

“这位想必就是徐庶徐元直了吧?”

旋即,张恒又看向了崔州平旁边的又一个风雅佩剑之人。

能与崔州平交好且在一起的,无非就是诸葛亮、徐庶、司马徽。

司马徽年纪较长,定然不是。

那么剩下的,便只有徐庶了。

毕竟只有徐庶自小练剑习武。

徐庶见张恒只一个照面便认出了自己,心中也是稍有惊讶。

一番作礼之后道:

“先生当真是慧眼如炬!”

一旁的刘备和糜竺见张恒不仅能叫出他们的名字,而且似乎还对此二人有所了解。

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

旋即便将两人请进屋内,为二人奉上茶水。

就这么闲聊起来。

而刘备也不再隐匿自己的身份,向他们坦白。

“草民见过皇叔。”

两人尽是起身作礼。

刘备也没有拘束,表现出了他礼贤下士的一面,亲自将他二人扶起。

“你二人乃是荆州名士,能结伴前来寻备,备自是颇为荣幸。只是....”

刘备的语气忽地不再欢快,语速变得有些缓慢。

“备稍有疑惑,备此番出行,可是极为隐秘,不知二位如何知晓备所在何地?”

崔州平与徐庶对视了一眼,再用一瞬间的余光瞄了一眼刘备的耳朵。

旋即有些尴尬的笑笑。

刘备对二人这番模样有些困惑,反倒是张恒领会了其中的意思。

“此二人乃是孔明挚友,定是从孔明那里知晓我等一行几人,再加上刘备的耳朵异于常人。而且崔州平与荆州的一些士族还有联系,若是通过一些下人前去打探如此特征之人,倒是不难。”

“等等!崔州平与荆州士族有联系!”

张恒一副发现了宝藏的模样,抬眼看向崔州平。

随后嘴角一扬。

便上前为崔州平二人解围,说道:

“州平、元直,你等此番前来可是为孔明之事?”

崔州平、徐元直见张恒抛出了另一个问题,便借此逃避了刘备的询问,道:

“先生当真是神机妙算。我等与孔明皆是挚友,先前前去寻孔明之时,听闻刘皇叔想要请孔明出仕,但是却不得愿。故而想来见一见皇叔,为皇叔解决此事。”

刘备听闻他们二人乃是孔明挚友,又有办法为他解决此事,顿时兴奋起来。

将适才之事抛之脑后。

“不知州平有何方法可让孔明出山?”

“皇叔可知孔明因何不肯出仕?”崔州平将在胸前扇着的扇子折起,拍在掌心中。

“可是觉得难以一展才华?”刘备将张恒与他所说的话说给了崔州平。

“正是!”崔州平重重将折扇拍在案上,“孔明一心求明主而不可得,皇叔无疑是明主,但皇叔手下已然有先生这等奇异之士,孔明恐无法一展才华。只要皇叔能够许诺其施展才华之位,孔明定然归附!”

刘备闻言,脸上并无太多的神情。

毕竟此事先前张恒便告知与他,他此番询问,乃是想要知晓崔州平还有何妙策。

不曾想却与张恒所说一致。

秉承着从善如流的原则,刘备依旧是和善的回答:

“州平此言,备自会用之!”

随后,几人便喝着茶水,闲聊了一会。

忽地,张恒倾身向前,眼中闪过精光,向着徐庶问道:

“不知元直与襄阳的庞氏关系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