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报捷

“嗯?”

查干土司看朱允熥站起身神色激动,跟着站了起来,心想这也没打仗,哪来的大捷。

在老查干还在错愕的时候,朱允熥接过来蒋瓛报捷的文书。

“两司之地已定...”

文书中给朱允熥讲了战役的经过。

“好一个兵分三路。”

朱允熥大喜过望,本以为要稳扎稳打,少说两个月才能平定孟养司木邦司。

没想到蒋瓛王弼和沐春给了自己这么大一个惊喜,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围剿招降。

朱允熥完全忘了身边的老查干土司,兴奋的直跺脚,鞋子都掉了。

“时至今日,我朱允熥才算是有了完整的云南。”

“哈哈...”

老查干听见这一句,感觉发生了大事,想要靠近朱允熥问个究竟。

朱允熥身后的锦衣卫上前一步,用手抵住了老查干,不让他靠近朱允熥太近。

“吴王殿下,是什么大捷,竟让殿下如此欣喜,莫不是朝廷对云南有什么旨意?”

朱允熥深呼吸一下,调整好激动的心情。

“老土司,是本王失态了,不是什么大事,老土司过几日就知道了。”

朱允熥没把真相告诉老查干。

“本王还有事要处理,就不留老土司了。”

等到老查干一头雾水的转身离开,朱允熥开始写接下来对五司之地的安排和报捷的八百里加急。

“着云南前线五卫兵马,收拢降兵严加看管,降兵之中,除普通战士外,头人,巫师一律格杀。”

这些那木土司查干五司豢养的普通战士文化有限,没有人煽动不可能生事,而土司煽动人作乱,大多都是从巫术和头人入手。

灭掉巫师头人,可以保证降兵少九成生事的可能。

“孟养司木邦司暂时由云南前后左右四卫军管,等本王派去官吏接管。”

“云南中卫不日班师,任命黄冰为两司留守。”

写完军政安排,朱允熥开始想报捷的措辞。

虽说自己自行决断云南军政,但是这种大捷还是要上报给朝廷的。

只是要多说一些自己的困难,好让看不惯自己的朝廷百官和皇爷爷朱元璋放松对自己的警惕。

......

没等朱允熥想好,江德就来禀报。

“王爷,开国公到了。”

扔下笔,笔尖的墨污了写完半页的纸张。

人未至,笑声先到。

常升站在朱允熥面前,身材魁梧,身高臂长,短须白面,单手拎着两根竹节钢鞭,气势宛如山岳。

“舅舅,一路辛苦了。”

没等常升行礼,朱允熥就托住了他的手臂。

“快,接着开国公的武器,拿下去好好看护。”

让人收起常升的兵器,朱允熥拉着常升走进书房,请他坐下,吩咐江德上茶。

常升见朱允熥如此高兴,知道自家夫人孩子一定没有受委屈,当即就觉得自己先来见朱允熥是正确的做法。

来的路上他一路思索,逐渐想明白了皇帝朱元璋的安排。

他想明白了当初朱允熥被封吴王,自己的不安从哪来了。

因为从朱允熥被立为吴王开始,皇帝朱元璋针对淮西一众勋贵的第二场围剿就开始了,第一场自然是胡惟庸案。

常升坐在书房椅子上,正要说话的时候,江德来给他倒水,常升看着江德,总觉得他有点眼熟。

谨慎的常升等江德倒完水离开。

“殿下,刚刚那位是什么人?”

朱允熥看着离开的江德,这是他交代的,自己在书房时不用伺候,除非有事叫,不然任何人不许进自己的书房。

“舅舅说的是江德啊,他原本是宫里的太监,跟了允熥一段时间,就跟着到了云南。”

“怎么了?舅舅认识他?”

朱允熥看常升表情奇怪,以为他和江德有旧。

“太监?”

开平王常家恩荣优渥,家里也有朱元璋赐下的宦官,但是他从没有注意到过周围太监的样子,因为洪武年间太监的地位非常低。

他们这些勋贵根本不可能注意到那个宦官的样貌,正因为如此常升才觉得奇怪,如果江德只是个太监,自己不可能对他有印象。

常升没有进一步猜测,开始低声跟朱允熥说话,眼下最要紧的是给朱允熥说明自己想明白的事情。

“殿下,凉国公和一众凉国公一系的淮西故旧恐怕凶多吉少了。”

说罢就给朱允熥说了自己的分析。

“殿下,臣觉得,当初陛下有意立您为太孙,恐怕是放出来的烟雾弹。”

听常升的描述,朱允熥不由得感叹,自己二舅舅不像大舅舅常茂是个莽夫,自己二舅舅还是有些急智的。

他说的全对,自己皇爷爷朱元璋立自己确实是表面功夫,天象之争冒出来的御史,朱允熥现在才想明白。

自己皇爷爷监控朝廷百官,要是真想立自己为储,就不可能让御史有机会说出来太白经天的天象。

到现在,自己身边还有皇爷爷朱元璋的探子没有揪出来,在京的官员,哪个府上没有自己皇爷爷的探子,说到底是朱元璋顺水推舟罢了。

“舅舅,你知我知天知地知即可。”

“舅舅请看。”

常升的理智给了朱允熥告诉他真相的信心,把朱元璋说他揭发蓝玉谋反的密信递给他。

常升早晚都要知道,朱允熥决定亲自告诉他,有什么情况也好及时应对。

看着常升涨红然后发白的面容,朱允熥知道自己舅舅现在应该是心如死灰。

“舅舅,我不管你是什么心情,我只告诉你一句话。”

“你死了,开国公府背弃故旧的名声就坐实了。”

端起茶杯递到常升手里,取下密信,能单手拎着两根竹节钢鞭的手,现在端着茶杯却有点摇晃,拿不稳。

“这会让开平王蒙羞,而且再无辩驳澄清的机会,你的以死明志会被当成愧罪自杀。”

常升的泪水流下,滴落在茶杯之上。

面对死亡他没有哭,但现在,常升看着朱元璋不顾常家名望,污蔑自己出卖舅舅蓝玉的密信,哭了。

他父亲战死,哥哥因胡惟庸案坐诛,现在自己连家里的名声都保全不了,只能背着出卖父亲旧部的骂名。

常家明明为了大明流干了血,怎么能是如此下场。

“殿下放心,臣省的,只是,臣还有替父亲洗刷冤屈的机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