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核心论题

发展经济学以研究发展质量和结构变迁为核心。

发展经济学与一般经济学不同,它虽然也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但关注的焦点是经济增长量变基础上的发展质变。经济发展的质变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上:第一,社会经济系统质的提升;第二,经济结构变迁。前者是经济发展的内容实质,它规定着社会经济系统质变的方向,涉及价值判断;后者是经济发展的表现形式。

在发展经济学视野中,社会经济系统质的属性包括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教育、民主、收入分配、广泛的参与性、人与环境的和谐等方面。5社会经济系统质的提升可以概括为三个涵义:提高生活质量、提高可行能力、扩展自由。6发展经济学特别珍视这些价值,并努力将其内生于理论研究之中,从发展的视角出发,从合意的发展目标去反思、分析和评价经济增长过程,研究经济增长过程中蕴含的质量,提出规范意义的发展政策,从而形成发展经济学区别于一般经济学的特质。

发展经济学还特别关注经济增长进程中发生的结构变迁,体现了不同于一般经济学的研究志趣。发展经济学对经济结构的研究与一般经济学的研究相比,有着不同的侧重点。

首先,一般经济学较多地讨论共时性的经济结构及其变化 (包括升级);在发展经济学视野中,“结构”的涵义更广,不仅仅是指禀赋结构、就业结构、产业结构、需求结构、收入结构、区域 (空间) 结构,还特别关注经济体各组成部分由于发展程度的差异性而形成的历时性结构,即不同发展水平的多重局部均衡并存,比如,传统经济结构与现代经济结构等。

其次,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增长与结构变迁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但是,一般经济学更看重产业升级对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 TFP)的影响,把结构变迁看成是促进经济增长 (量变) 的动力源泉之一;发展经济学则看重经济增长这种量变过程中发生的结构变迁 (经济发展质变),将经济结构的形成与演进内生于经济增长过程之中。

最后,一般经济学把结构变迁看成是经济系统自然发生的过程,发展经济学更关注不发达经济体的结构失衡、结构刚性,解析结构刚性的形成机理,探究矫正结构失衡、促进合意的结构变迁的机制与可能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