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学科发展趋势:从演绎学科转向经验学科

21世纪以来,发展经济学进入新的活跃时期。一方面,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全球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发展问题发生了变化,促使发展经济学关注的焦点也随之变化;另一方面,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善了实证数据的可得性和可计算性,计算经济学、实验经济学、行为经济学、社会网络分析等新兴的研究方法被用于分析复杂的发展现象,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等学科的概念和理论被引入发展分析框架,极大地拓展了发展经济学的研究领域。索贝克 ( Erik Thorbecke) 从6个方面概括了2000年至2017年发展经济学的最新进展:第一,实验革命:随机对照实验;第二,制度和政治经济学在发展中的作用;第三,贫困陷阱与多重均衡;第四,增长、不平等与贫困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五,人类发展的综合性定义与包容性增长战略;第六,全球化与发展。4

从学科发展趋势上看,由于越来越重视经验分析,发展经济学正在从一门演绎学科向经验学科转向。5这种转向体现在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两个层面。

首先,在研究内容上,发展经济学不再热衷于建构宏大理论,而将关注的焦点投向具体的发展问题,呈现微观化趋势。

如果有一个经济学研究的“微观—宏观连续光谱”,那么,早期发展经济学研究常聚集于宏观一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向微观一端移动。早期的发展经济学以经济体 (国家或地区) 为分析对象,基于历史事实和宏观统计数据,致力于构建整体的宏观理论和一般策略,比如罗斯托的增长阶段理论、罗森斯坦 罗丹的大推进理论、刘易斯的二元结构模型等。随着研究的深入,发展经济学研究的主题越来越具体、越来越微观,比如教育、健康、营养、家庭、婚姻、生育率、妇女、儿童等。其研究特征是将个人、家庭、企业、社区等作为经济主体,构建微观理论模型,并基于调查数据或实验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其次,在研究方法上,发展经济学越来越注重经验分析,呈现实证化趋势。

研究方法实证化最显著的进展是随机对照实验 (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 的兴起与应用。随机对照实验主要用于评估发展项目的实施效果。任何项目效果评估都试图回答一个反事实问题:如果没有该项目,项目参与者会如何表现?通过比较分析随机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方法( Control Variate) 、断点回归设计 ( Regression Discontinuity Design)、双倍差分 ( Difference-in-Difference) 和固定效应 ( Fixed Effects),迪弗洛 ( E. Duflo) 等人认为,以随机实验方法得到的参数估计的统计性质是最好的,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较小。这种方法已被运用于许多项目分析,如学校投入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农业生产中采用新技术的效果,许可证管理中腐败影响的评估,消费者信贷市场中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的影响评估问题,等等。6班纳吉 ( A. Banerjee) 、迪弗洛和克雷默 ( M. Kremer) 因为将随机对照实验方法引入发展经济学以提升扶贫政策效果,获得了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不过,随机对照实验方法也招致一些冷静的批评。一个特定的随机对照实验至多只能为某个非常小的问题提供精确而可靠的答案,它无法解决宏观的经济发展问题。后者才是发展经济学更为重要、更为根本的研究任务。鉴于随机对照实验方法在经济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并可能对发展经济学的未来走向产生实质性影响,许多学者认为,应该以建设性的态度审视随机对照实验方法:(1) 随机对照实验是否有助于揭示一个项目影响预期结果的内在机制?(2) 从一个或多个随机对照实验中获得的经验是否可以推广到其他不同的场景?(3) 随机对照实验没有解决一般均衡效应这一缺陷会产生什么样的严重后果?(4) 随机对照实验方法是否会引发道德问题?7

近年来发展经济学研究偏重于经验分析,或者说,理论发展受经验分析和政策问题所驱动。这种经验事实导向的理论发展趋势是否合理?是否忽略了对现象背后一些本质问题和基本规律的探寻?2004年5月,在康奈尔大学举办的一场研讨会上,就发展经济学的发展走向应该偏向理论分析还是经验分析,学者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其中有5篇代表性的论文随后在《经济与政治周刊》 ( Economic and Political Weekly) 上发表。学者们的观点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种观点认为,经验分析足以阐释现实问题,并能更好地发掘现象背后的机理。8瑞 ( D. Ray) 支持这一观点。他认为,发展经济学的经验分析价值在某种程度上要优于仅仅靠构建理论模型来阐释现实问题。在他看来,经验分析是基于事实对现实问题的思考,而理论模型往往是基于一些虚无飘渺或者脱离现实的理论假设;而且,大量的经验分析也可以成为构建新理论的契机。9

第二种观点强调在经验分析的基础上探寻现象背后的理论机制。比如,穆克吉 (D. Mookerhjee) 将发展经济学划分为4个阶段:(1) 利用经验描述相关现象,识别经验规律,试图寻找能够解释其结果的理论;(2) 构建相关理论;(3) 对理论进行检验和估计,然后再对理论进行修复,重复循环该过程;(4) 利用经过经验检验的最成功的理论进行预测,并对政策进行评估。他认为,目前发展经济学正处于第三和第四阶段,如果过分强调经验分析的地位,会忽略了其背后的理论基础。10

第三种观点则持中立立场。比如,坎布 ( R. Kanbur) 认为,发展经济学需要维持理论和经验分析的平衡,虽然在短期内会有不同程度的偏颇,但从长期上看,应该并驾齐驱。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