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经济二元性与结构刚性
1.二元经济结构
著名发展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刘易斯1954年首次提出了二元经济发展模型。发展中国家经济同时存在着传统与现代两个部门,它们的再生产过程以及劳动生产率存在显著差异,呈现出鲜明的二元经济结构。传统经济通常集中在农村,而现代经济集中在城市。一个经济体越是不发达,传统经济部门的比重越大,现代经济部门的比重越小。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是经济资源不断由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转移、经济效率不断提升的过程,是传统部门不断收缩、被改造,而现代部门不断扩张、生成的过程,亦即二元经济逐渐转向现代一元经济的过程。
2.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一般是指低收入国家以社会化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城市经济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而农村经济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城市的道路、通信、卫生和教育等基础设施比较发达,而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远高于农村;相对于城市,农村人口众多;等等。
3.循环累积因果理论
循环累积因果理论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缪尔达尔于1957年提出。缪尔达尔认为,在一个动态的社会过程中,社会经济各因素之间存在着循环累积的因果关系。某一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另一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而后者反过来又加强了前一个因素的变化,从而使社会经济朝最初变化的方向形成累积性的循环发展趋势。如果某一地区由于初始优势而比其他地区发展得更好,那么,它就可能通过循环累积因果过程,不断积累有利因素,进一步扩大优势。循环累积过程存在两种效应:一是回波效应,即落后地区的经济资源、生产要素向发达地区流动,导致落后地区发展更慢;二是扩散效应,即发达地区的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等向落后地区流动,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根据循环累积因果理论,一个经济体会形成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并存的地理二元经济结构,而市场力量一般趋向于强化而不是弱化区域间的不平衡。这一假说有助于解释国家之间或国家内部地区之间长期存在的发展水平差异。
4.城市就业部门二元性
城市就业的部门可分为正规部门和非正规部门。正规部门主要是指有组织的、现代化的经济部门,一般规模较大,多用资本密集而节约劳动的技术,生产率较高;劳动者收入水平较高但难以进入,劳动技能一般是通过教育或训练而正式获得的;往往依赖国外资源,受政府保护和调节。非正规部门一般规模较小,多用劳动密集而节约资本的技术,生产率较低;劳动者收入水平较低但易于进入,劳动技能一般是通过家传或师徒关系而非正式获得的;常以家庭为中心,依赖本土资源,不受政府保护和调节而面临竞争性市场,如小商小贩、木匠、鞋匠、个体搬运工、夫妻店等。
5.依附理论 (中心 外围理论)
依附理论最先由阿根廷经济学家普雷维什在20世纪60—70年代提出。该理论认为,世界经济领域存在着中心—外围层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构成世界经济的中心,发展中国家处于世界经济的外围。“中心”与“外围”不是彼此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互为条件的两极存在。 “中心”与“外围”之间的关系是不对称的、不平等的,“中心”的发达国家与“外围”的发展中国家之间是控制与依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有三种形式:殖民依附、金融—工业依附,以及新型的技术—工业依附。
6.涓流效应
涓流效应又称滴流效应,是指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经济增长的收益会像涓涓流水一样逐渐自动地流向低收入阶层。主张涓流效应的新古典主义发展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增长会给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良好的经济环境,使更多的失业人口就业并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同时,经济增长会提高社会福利,政府通过各种转移支付 (如失业救济、补贴等) 将经济增长的收益分享给广大民众。这样,经济增长使低收入阶层受益,最终解决发展中国家一般存在的失业、收入不均和贫困三大问题。
7.扩散效应
新古典主义发展理论认为,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生产要素会从发达地区向周围不发达地区扩散,对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产生推动作用或有利影响,即“扩散效应”。随着发达地区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该地区生产要素供给趋紧,引起生产成本上升,追逐利润的资本必然要到其他地区寻找出路,因而会出现资本和技术向落后地区扩散的现象。根据新古典主义理论,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利益会通过横向的“扩散效应”和纵向的“涓流效应”自然而然地分享给全体社会成员,形成帕累托最优状态。
8.非均衡状态
在结构主义发展理论的视野中,发展中国家经济不是自我均衡体系,其常态是持续的非均衡状态,即在缺乏弹性的条件下,价格的相对变动对资源重新配置的推动作用很小,供给与需求难以自动趋向均衡,市场不能出清,供求缺口无法填平。
9.经济宽化
这是结构主义发展经济学家提出的一种概念。他们认为,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把经济变动看成是边际的、增量的调节,而发展中国家所需要的是大规模的经济变化和重大的结构改造,或者说,需要通过结构改造而实现“经济宽化”,而不是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所主张的通过资源配置而实现“经济绷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