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刑事法评论46:刑法的转型
- 江溯
- 1586字
- 2025-03-28 14:27:09
[刑事政策与刑法发展]
俄罗斯刑法二十年:修改变化与发展态势1
龙长海2
要 目
一、俄罗斯刑法的修改变化
(一)《俄罗斯刑法典》修改的频率
(二)《俄罗斯刑法典》修改的内容
(三)《俄罗斯刑法典》修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二、俄罗斯刑法的去苏维埃化
(一)去意识形态化
(二)重新审视俄罗斯刑法的基础理论
(三)强化对各类财产的平等保护
三、俄罗斯刑法的自由化
(一)俄罗斯刑法目的之变化
(二)俄罗斯刑法溯及力制度之变化
(三)俄罗斯刑罚制度之变化
四、俄罗斯刑法的人道化
(一)俄罗斯刑法的人道原则
(二)《俄罗斯刑法典》总则制度人道化的体现
(三)《俄罗斯刑法典》分则制度人道化的体现
摘 要 自1996年《俄罗斯刑法典》通过,至今已经20余年。 20余年间,共有288部俄罗斯联邦法律和11个俄罗斯联邦宪法法院决议对《俄罗斯刑法典》进行了修改与补充,平均1. 1个月就会对《俄罗斯刑法典》修改一次。俄罗斯以解决单个问题为导向的零散式刑法修改模式,导致了其刑法一直处于变动之中,与中国刑法相比,其稳定性较差。《俄罗斯刑法典》的频繁修改,导致其刑法规范的有效性遭到了质疑。在《俄罗斯刑法典》的不断变化中,刑法的去苏维埃化、自由化和人道化是不变的主线。自由化、人道化往往被俄罗斯学界用来与苏维埃时期的刑事法律相区分,被用来强调转型后的俄罗斯刑事法律发展的新态势。通过分析俄罗斯刑法的修改,能够窥见俄罗斯发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变化。
关键词 俄罗斯刑法 去苏维埃化 自由化 人道化 意识形态
现行1996年《俄罗斯刑法典》是在苏联解体的重大历史背景下制定并颁行的。与经济基础相应,法律属于上层建筑。作为上层建筑组成部分的刑法,会更加敏锐地反映出社会的变迁。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进行了大规模的、席卷了政治、经济、文化等苏联社会方方面面的改革。戈尔巴乔夫在其《改革与新思维》一书中提出了“承认全人类的价值高于一切”3的新思维。此处应该指出一个翻译方面的问题。戈尔巴乔夫所著的书,被我国翻译为《改革与新思维》,其中的“改革”一词,俄文表述是“перестройка”,直译成汉语是“重建”之意。 “重建”与“改革”的区别在于,“重建”是推倒重来、重新开始的意思,而“改革”是在遵循一定原则的前提下,对旧的制度、规范作局部调整。因此,戈尔巴乔夫的著作翻译成《重建与新思维》更为准确。在该书中,戈尔巴乔夫明确提出,在新思维的指导下,对苏联社会进行重建。然而,苏联的重建,并没能在戈尔巴乔夫预想的范围内进行,而是完全走上了西化或美国化的道路。苏联从宪法上废除了苏共的执政地位,实行多党制;按照分权理论,设立苏联总统,实行全民选举;打破计划经济,实行市场经济;废除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地位,实行意识形态多元化,等等。由戈尔巴乔夫主导的苏联社会的重建,导致了苏联社会生活的急剧变迁。“随着俄罗斯社会向市场经济转型,随着竞争、对外贸易的发展,国家的经济制度开始发生转变。众多政党和社会团体的出现,以及宣称人的权利与自由是最高价值的主张,都促进了俄罗斯政治制度的变化,为通过1996年刑法典奠定了基础。”4在苏联解体、俄罗斯社会剧烈变革的条件下,必然需要尽快制定新的刑法典。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1996年5月24日俄罗斯国家杜马通过了现行《俄罗斯刑法典》,1996年6月13日俄罗斯联邦总统签署,1997年1月1日生效。
在《俄罗斯刑法典》颁行20周年之际,俄罗斯刑法学界举行了盛大的纪念活动。从俄罗斯刑法学界的研究看,在《俄罗斯刑法典》生效的10周年和20周年的关键节点,以及俄罗斯对其刑法典进行重大修改后,俄罗斯学者都针对其刑法典的修改问题发表大量的学术论著。在《俄罗斯刑法典》生效的20多年的时间段内,《俄罗斯刑法典》发生了哪些变化?俄罗斯刑法发展的基本态势是什么?俄罗斯刑法的变迁对中国刑法的进一步完善有何借鉴与警示?对俄罗斯刑法修改变化与发展态势的研究,可以为了解后苏维埃时代俄罗斯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变迁提供一个微观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