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笔法与立意
《老拐杖》:折射人生哲学
刘延风先生的《老拐杖》是一幅力作,体现出画家对人生境界追求的高度凝练。技法上采用枯润相见、篆籀回锋的古法完成,棱角凸显,显得老辣劲道。
直观上看,《老拐杖》画的就是一柄普普通通的老树根,与一般的拐杖没有明显的区别,只是稍显厚重,有几分沧桑与凝重,粗狂的笔下展示出一根老木的坚韧与牢固。拄着这样有分量的拐杖,人们心中自然会多几分踏实感。然而,画家所表现的这根老拐杖,却别有一番深意。

《老拐杖》纸本设色 131cm×49cm 2011年作
首先,这幅《老拐杖》的立意在于它背后的故事。拥有什么样的格局,便能驾驭什么样的作品。画家表达的是他内心秉持的谦和风度与和善大度、甘为人梯的高尚胸怀以及甘为他人做嫁衣的低调与谦让。基于这样的格局,画家心甘情愿成为家人、朋友手中的那根老拐杖,帮助他们克服重重困难,走好人生之路。其次,斑驳苍劲的拐杖上,透出一股子倔强与坚韧,一种宁折不弯、昂扬向上的执拗感。坚持不懈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人唤醒的,挫折有时也是人生的拐杖,它使强者更强,弱者弥坚。《老拐杖》恰恰唤醒了人们内心深处的那份刚强,使人感受到一种奉献的力量,一种坚韧的力量;再次,细细观察,《老拐杖》更有其独到之处,这根老拐杖仿佛是紧紧相拥、相互依偎的一对男女,任凭风吹浪打,怎么都不能够将他们分开。这也是《老拐杖》想要表达的阴阳合一的意象。
阴阳相合,万物生长,形成风、云、雷、雨、电等自然气象,形成江河湖海、山川平原等各种形态,形成东、西、南、北四方,形成春、夏、秋、冬四季,同样也形成人生的幼、青、中、老四时。老子认为,万事万物都可以一分为二,这就是阴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这个道理,阴阳既可以互相转化,又相互依存。《老拐杖》所表达的那份阴阳相合,很容易让人想起那些流传千古的爱的誓言: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至死不渝的真爱胜于宝贵的生命,更胜于眼前的荣华富贵。清风朗空,花前月下,吟诗作画,抚琴低唱,与爱人相处的每一天,每一株草,每一朵花,每一棵树,都散发着令人难忘的醉人的温柔。情缘早已注定,有情人难舍难分的情愫,尽在这一根老拐杖上表达得淋漓尽致,恰如管道昇的那首《我侬词》表达的意境那样:“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似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老拐杖,是和平的使者,是无我状态下的奉献,是爱的真谛。正如作者在画中所题:“悠悠岁月伴君行,相携无私杖秋风。谁言此物少情义,漫漫人生共旅程。”这正是《老拐杖》所要表达的核心主题,一种对于爱的执着追逐与不舍情怀。
真正的艺术品是不可复制的。“无我”状态下的作品是最好的,创作中可以研古、习古,但不可以泥古,更要想方设法脱古。今人学习并超越古人实属不易,因为前贤已经开创了几乎所有的笔法技法,故而需付出更多的努力,牺牲更多的玩乐时光和陪伴亲人的时间,多观察,多思考,多体悟,多刻画……才有可能从前贤的光环中走出来,形成自己的风格,得到些许的成就。
《老拐杖》正是这种走出来后的一种突破,笔法上就是简单的线条,用线条的粗细变化展现作品的沧桑感、厚重感,重叠交融,寓意深刻,是一幅令人赞叹不已的画作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