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刑事辩护教程(实务篇)
- 田文昌主编
- 3130字
- 2025-03-28 09:56:38
编写说明
一位合格的刑辩律师,在业务上必须具备三个“武装”:第一个是理念的武装。正确的辩护理念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指挥着律师在刑辩战场上的每一个瞬间及时作出准确的反应。第二个是法理和规范的武装。辩护过程中每一个行为是否规范,是否服务于法定的辩护职责,取决于刑辩律师对法理和规范的掌握程度。第三个是实务经验的武装。刑事辩护业务的基本逻辑是律师常年在刑辩一线的反复实践中才能掌握的,刑事辩护要想做到精深,离不开长期大量的辩护实务经验的积累。一位优秀的刑辩律师需要抱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实践的磨砺中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和实践技能。
基于此,时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刑事专业委员会主任 (现任顾问) 的田文昌老师组织编写了“刑事辩护教程”丛书,覆盖了刑事辩护的理论、实务和实训三个领域。丛书共分三册:《刑事辩护教程 (理论篇)》 《刑事辩护教程 (实务篇)》和《刑事辩护教程 (实训篇)》,均由田文昌老师任主编。 《刑事辩护教程 (理论篇)》和《刑事辩护教程 (实务篇)》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门金玲任副主编,并由深谙辩护之道的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律师与学者编著,《刑事辩护教程 (实训篇) 》由西北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仁琦任副主编,由来自全国各地并全程参与西北政法大学刑事辩护高级研究院研修班学习的资深刑辩律师、学者参与编著。
《刑事辩护教程 (理论篇)》和《刑事辩护教程 (实务篇)》全面覆盖了刑事辩护的理论与实务。《刑事辩护教程 (理论篇) 》是对刑事案件诉讼程序每一个环节所涉及的辩护理念、立法规范沿革、目的和任务的梳理;《刑事辩护教程(实务篇) 》是关于刑事案件诉讼程序每一个环节所涉及的辩护的规范行为与技术、技能与技巧,以及常见实践问题及其应对策略。理论篇与实务篇从形式到内容,在逻辑上追求一脉相承,理论篇是实务篇的学术指导,实务篇是理论篇的实践演绎。
《刑事辩护教程 (实训篇) 》是西北政法大学刑事辩护高级研究院研发中国特色刑辩律师培训模式的成果总结。田文昌老师出任西北政法大学刑事辩护高级研究院院长以后,组织全国各地几十位成熟的资深刑辩律师,通过三年时间、数十次集中培训、累计四百多个课时的模拟课程,借鉴国外诊所式培训方式,结合中国刑事司法的特点,探索出一套目前已经包括十二个成熟的培训板块在内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刑辩律师培训模式。这是一套既不同于英美法系当事人主义诉讼制度下的律师培训模式,又区别于大陆法系职权主义诉讼制度下的律师成长模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与中国刑事司法制度相结合的刑辩律师培训模式。
《刑事辩护教程 (实训篇) 》的课程旨在帮助受训者掌握《刑事辩护教程(理论篇)》和《刑事辩护教程 (实务篇)》中所述的辩护理念、辩护技术、辩护技能与辩护技巧。受训者在使用《刑事辩护教程 (实训篇)》时,《刑事辩护教程 (理论篇)》和《刑事辩护教程 (实务篇)》又发挥着教学参考书的功能。
《刑事辩护教程 (理论篇) 》与《刑事辩护教程 (实务篇) 》,由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的资深律师撰稿。由于是由多位律师共同写一本书,从框架结构到文字表述,需要统一思想,自写作任务启动以来,各位律师办案之余反复讨论、修改,几易其稿,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刑事辩护教程 (实训篇)》由西北政法大学刑事辩护高级研究院师资班的骨干学员撰稿,将实训研究过程中形成的有关辩护律师培训的理论与实践经验集结成书,旨在手把手教授律师如何开展刑事辩护业务培训。
《刑事辩护教程 (理论篇) 》全书分为二十三章,内容涵盖三大板块:基本问题板块、辩护流程板块和特殊类型案件板块。基本问题板块是从第一章到第四章,由辩护律师的历史、定位与使命,刑事辩护的一般问题,辩护律师的职业伦理与刑辩律师执业权益保障组成;辩护流程板块是从第五章到第十九章,由接待客户与洽谈案件,律师会见,律师阅卷,律师调查取证,批准逮捕程序的辩护,审查起诉程序与律师辩护,庭前会议的辩护,法庭发问与人证,质证概述与律师举证,物证、书证的质证,鉴定意见的质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的质证,法庭辩论,二审程序中的辩护以及非法证据排除组成;特殊类型案件板块是从第二十章到第二十三章,由认罪认罚程序的辩护,死刑复核案件的辩护,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和涉外刑事辩护业务组成。每一章在内容上都是围绕相关理念、立法沿革、目的与任务展开论述。
全书二十三章的具体分工为:
第一章:田文昌
第二章:印 波
第三章:门金玲、刘仁琦
第四章:杨大民、彭吉岳
第五章:牛支元
第六章:朱勇辉、聂素芳
第七章:徐 莹
第八章:夏 俊、张小峰
第九章:臧德胜
第十章:夏 俊
第十一章:彭吉岳
第十二章:张启明
第十三章:杨大民
第十四章:梁雅丽
第十五章:翁小平
第十六章:梁雅丽
第十七章:孙广智
第十八章:门金玲
第十九章:、刘立杰
第二十章:刘立杰
第二十一章:汤建彬
第二十二章:朱娅琳
第二十三章:王馨仝
《刑事辩护教程 (实务篇) 》全书共分为二十二章,内容涵盖了辩护实务概论、辩护实务流程和特殊类型案件辩护实务三大板块。第一章为辩护实务概论板块;第二章至第十八章为辩护实务流程板块,具体包括接待客户与洽谈案件,律师会见,律师阅卷,律师调查取证,批准逮捕程序中的辩护,审查起诉程序中的辩护,庭前辩护,法庭发问及其质证,言词笔录的质证与律师举证,物证、书证的质证,鉴定意见的质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的质证,法庭辩论,辩护词与其他辩护文书的写作,二审案件的辩护,非法证据排除,财产辩护;第十九章至第二十二章为特殊类型案件辩护实务板块,具体包括认罪认罚从宽案件的辩护,死刑复核案件的辩护,未成年人案件的辩护,涉外刑事案件的辩护。
全书二十二章的具体分工为:
第一章:门金玲
第二章:牛支元
第三章:朱勇辉、聂素芳
第四章:徐 莹
第五章:夏 俊、张小峰
第六章:臧德胜
第七章:夏 俊
第八章:夏 俊 (第一节)、彭吉岳 (第二节、第三节)
第九章:张启明
第十章:杨照东
第十一章:梁雅丽
第十二章:翁小平
第十三章:梁雅丽
第十四章:孙广智
第十五章:徐 莹
第十六章:万学伟、杨大民
第十七章:梁雅丽、傅庆涛
第十八章:梁雅丽
第十九章:刘立杰
第二十章:汤建彬
第二十一章:朱娅琳
第二十二章:王馨仝
《刑事辩护教程 (实训篇) 》全书共分为八章和附录,内容涵盖刑事辩护实训的全流程。前言是关于我国律师培训模式的沿革、本书所阐述的律师培训模式的形成及参与研修的师资学员的内容;第一章为刑事辩护实训概论板块,包括刑事辩护实训的概念、特征及原则,刑事辩护实训的方法与流程;第二章至第三章为实训课前板块,由实训筹备与实训预备组成,实训筹备包括案例准备与实训分组,实训预备包括“破冰行动”与实训翻转;第四章至第七章为实训核心课程板块,由实训着手、实训演练、实训提升与实训归纳组成:实训着手包括问题提出的规则与方法,原理讲解的规则与方法,实训演练包括实务效仿与模拟互动的规则与方法;实训提升包括点评反馈的规则与方法,知识拓展;实训归纳包括总结复盘的规则、方法与步骤;第八章为实训课后板块,即实训检验,包括实训效果评估的原则、规则与方法;最后为附录部分,通过一个具体的实训板块的演练过程,展现本书逐章阐释的实训理念与技术。
第一章:韩 哲、门金玲
第二章:梁雅丽
第三章:徐 莹
第四章:毛立新、高文龙
第五章:杨大民、彭吉岳
第六章:、刘 均
第七章:汪少鹏、翁小平
第八章:蔡 华、刘仁琦
附 录:门金玲
刑事辩护是一门开放的学科,涉及的理论与实务问题很多,难免挂一漏万。刑事辩护又与刑事政策、法律规范以及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息息相关,很多规范与技术都缺乏明确的操作边界,中国的刑事辩护事业也在不断发展中,刑事辩护的理论也有待逐步成熟。本系列图书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敬请广大律师同人不吝赐教,以便在修订之时加以完善。
门金玲
2022年9月15日初稿
2023年4月16日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