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策划要有大局观

在足球比赛中,有一个名词叫“上帝视野”,意思是说,在常人看来,明明不是传球的好机会,或者是只有一条非常隐蔽、非常狭窄的传球通道,顶级球员却可以用极具想象力的传球打破对手的整个后防线,进球也就随之到来。这种上帝视野,我们经常称为大局观。

同足球比赛一样,活动策划也是需要大局观的,因为活动策划是由很多个环节组成的,如活动主题的制定、活动的物料准备、对各环节内容的打磨、亮点的提炼、媒介的宣传,等等,这就要求活动策划人是一个多面手,每一个环节都能想到。当你具备大局观以后,你就会想方设法调动自己手中的资源去实现活动策划的细节;当你不具备大局观的时候,很可能会在某一些环节上面出错,从而导致整个活动的“黯然失色”。

我们团队每次给客户做策划方案,尤其是做活动策划方案的时候,在正式提案前总会强调一句话:“再想一想。”即再想想哪些环节是需要完善的,再想想哪些地方是疏漏的,以便优化。

有一次做一场艺人见面会,团队把所有的环节都推演了一遍,大家都认为没什么问题,不会有失误。结果在执行的时候,万万没有想到台下的观众过于热情,一下子就冲到了舞台上,把T台给踩塌了。当时这件事还上了新闻,好在并没有造成人员受伤。当时我们疏忽的是,没有在T台边上部署足够多的安保力量。原因有二。首先,我们想当然地认为T台比较高,应该没事;其次,我们忽略了台下人员的行为,认为他们不会往台上冲,所以就没有在T台边上安装围栏之类的设施,这确实是我们的失职。后来但凡再有这样的活动,我们都会增加一道围栏,也会增加安保,以免出现其他人冲上T台的突发情况。

说到这里,肯定有人会问,如何培养大局观?其实方法很简单,当你把一个活动的策划方案写完后,先在脑海中推演一下所有的环节,如果你一个人推演不了,就把同事喊过来一起推演,从舞台的布置到迎宾接待,到环节推行,再到灯光音响及退场,甚至包括大合影环节,从头到尾完整地推演一遍,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然后在脑海中尽可能全面地对一些突发性事件进行预演,如天气、交通等,这样就有机会开启预案机制。

在推演策划方案的时候,可以由同事提出疑问,甚至可以让他们提出反对性意见,然后由你分析该如何应对。

除了上述方法,其实还有一种培养大局观的方法,就是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如果你视野较广,人文、科技、经济、历史、地理、音乐等领域都有涉猎,并且拥有足够的知识储备,那么你在做活动策划的时候,就可以自如地调用这些知识储备。比如说你在一场演唱会上看到一个环节设计得非常好,你就可以将其用于活动发布会现场。

一场活动往往由很多琐碎的事情构成,而且前前后后要准备很多东西。比如,确定整个活动时间,确定这段时间之内每一步应该做什么。除此之外,还包括以下内容:

(1)前期应该确定一个怎样的主题?

(2)应该怎样设计活动策划方案?

(3)应该准备什么物料?

(4)应该怎样落地执行?

(5)怎样进行现场布置?

(6)怎样进行后续宣传?

同时,还要对整体的费用预算有一个宏观的概念,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所以说,活动策划人要有大局观,要清楚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虽然不需要对每个环节都亲自过问,但至少要有人负责把各个环节上的事情一一落实,这就很考验一个活动策划人的统筹能力与组织能力。如果你的统筹能力和组织能力比较强,那么你做活动策划是非常有优势的。

一般好的策划人情商会比较高,因为一场活动下来,要打交道的人非常多,除了同事和客户,还有第三方物料公司、演艺公司、灯光音响公司中的各类人员,以及在现场做搭建的工人。不管是客户,还是同事及其他合作者,都要搞好关系,以免他们拖延时间,影响活动的进程。如果你的情商比较高的话,这对整个活动的执行会很有好处。

除此之外,还要懂得如何处理突发情况。在活动的执行当中,突发情况是很常见的,如某个灯不亮了、话筒没有声音了、演员走错台了、嘉宾发言超时了,等等。对于这些情况都应该在脑海中预演,哪怕是没有遇到过的情况,也要具有随机应变的能力,而且要跟同事或者下属灌输这种思想,让他们在遇到这种问题的时候不乱阵脚,遇到问题能够及时解决。当然,在实际执行中,某些突发情况让具体环节的负责人去处理即可,但前提是在执行之前要告诉他们应该怎样处理突发情况,并且给他们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