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勾勒全球教育评价图景 携手共创人类美好教育

刘云生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变乱交织、相互激荡,世界怎么了?人类怎么办?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为世界描绘的愿景,也是中国为世界找到的人类相处之道。教育是孕育全球公民的沃土,肩负着培育人类命运共同体筑造者的神圣使命。教育评价事关人类命运价值导向,影响共同体建设成败,是具有先导性、战略性、支撑性的重要力量。勾勒全球教育评价图景,既是深入了解世界教育的切入点,也是推动全球教育联结、互鉴、共创的着力点,更是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的基础工程。重庆市教育评估院作为教育评价专业机构,虽地处中国西部,人手和水平都很有限,但怀揣“学为天下、教为大同、评为未来”的梦想,愿献绵薄之力。

两年来,我们一方面广泛联合研究单位,邀请了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备案中心)等25家单位撰写世界其他国家(地区)的教育评价研究报告,呈现了不同对象国家(地区)教育评价实践中的具体做法、有益经验、实际问题等;另一方面,组建专门团队进行整体研究,深入探讨全球教育评价的地位价值、分布特征、关键议题、使命任务及未来走向等主题,完成总体研究报告。经组织专家论证、审慎筛选和反复修订,将研究所得的1篇总报告和22篇国家(地区)教育评价研究报告结集成书,公开出版发行,与海内外教育评价同仁交流、探讨。

全书力图完整呈现全球教育评价的主要面貌。采取总分结构,首先以总报告的形式呈现2019~2023年“全域扩展 在地平衡”的全球教育评价图景,然后分4个篇章分别呈现各国家(地区)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综合教育评价发展情况。总报告以“全景+细节”的方式呈现,既通过大规模文献计量分析呈现全球教育评价影响力的分布特征,又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全球教育评价共同关注的领域和主题,力图使整个研究既有硬朗的“骨架”,也有丰满的“血肉”。

“全球”的范围十分宽广,涉及221个国家和地区、数十亿人口。即使是在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区域,或者教育的不同阶段,教育评价的发展状况都可能是千差万别的,全球教育评价的全貌更是难以穷尽。为了尽可能客观、丰富地呈现教育评价在全球不同地区的发展状况,我们在研究对象国家(地区)的选择、教育评价领域的选取上,都尽力追求一定程度的“平衡”:不仅关注美国、英国等教育评价发展较早、评价体系较为健全的发达国家和地区,而且关注巴布亚新几内亚、斯里兰卡等教育评价发展较晚、评价体系尚未健全完善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不仅关注历史悠久、备受瞩目的高等教育评价领域,也关注发展较晚,但影响日益显著的基础教育评价、职业教育评价等领域。通过在每篇研究报告中对不同国家和地区教育评价的一个或几个领域的深入挖掘,多维视角呈现全球教育评价发展的现状、面临的问题、改革的走向,期待引发读者对教育评价的应然状态、应然使命、应然价值等进行深度思考和广泛交流。

教育评价是指向人类未来的生成性实践。通过开展全球教育评价研究,我们更加确信,教育评价绝不仅仅是“马后炮”式的测量与判断,而是可以更多地发挥价值牵引、价值赋能的作用。其一,应发挥教育评价“护航者”的作用,以合理的尺度匡正教育的价值方位,以明确的标准规范教育的行为,确保教育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其二,应发挥教育评价“解放者”的作用,以评价创新教育生产力,赋能教育自主发展、深度发展、广延发展、可持续发展。其三,应发挥教育评价“黏合剂”的作用,通过教育评价理念与实践的广泛交流互鉴来凝聚共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达成离不开人类教育价值底层逻辑的牵引。此前,我们联合香港教育评议会、澳门中华教育会共同成立了华夏教育评价联盟,团结凝聚内地和港澳研究力量,为教育强国战略献计出力。在本研究展开过程中,联盟专家团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报告的修订提供了许多意见和建议。在本书出版之际,我们还在筹建“一带一路”教育评价联盟,以期扩大交流范围,共同为全球教育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虽然我们已经广泛汇集专业力量来开展研究,尽可能修订、完善书中的每一篇报告,但是面对“全球教育评价”这样一个宏大的命题,的确很难做到尽善尽美。教育评价分报告中,无论是研究对象的选取,还是教育评价领域的选择,抑或是研究年份跨度的选段,难免有挂一漏万和不尽合理之处;总报告的撰写,也更多的是基于公开出版的文献和国别与区域教育评价研究报告,缺乏实地调研材料的支撑。书中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敬请批评指正。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希望,这份在数据和案例基础上加入了研究者深度反思的全球教育评价图景,能引发所有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关注教育评价发展的有识之士的思考和对话,能为教育评价发展尚不完善的国家和地区构建教育评价体系提供一些参考。

全球教育评价值得我们长期研究、深入研究,本书仅为抛砖引玉之作,期待全世界更多的同仁加入研究的行列,以教育评价的全球交流互鉴促进文明的交流融通,以更好的评价牵引更好的教育,为共创人类美好教育贡献力量!

(作者系重庆市教育评估院党总支书记、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