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豪言壮志

当李方旺再次出现在教室门口时,他那轻松的神态与周围凝重的氛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立刻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方旺!你回来了?跟老师聊完了?考虑清楚报哪儿了吗?”张广飞最先忍不住,凑上前好奇地问道。

李方旺笑了笑,语气平淡地说:“嗯,填好了,已经交给张老师了。”

这话一出,不仅张广飞,连周围竖着耳朵听的周晓雯、林雨晴等人都愣住了。

大家下意识地看向李方旺的手——果然是两手空空,刚才拿出去的估分条和志愿表草稿都不见了。

“啊?已经交了?!”张广飞惊讶地叫出声,“这么快?!你都填啥了?”

李方旺点点头,没有细说填报的全部内容。

旁边的周晓雯忍不住心中的好奇,也小声问道:“是……是去帝京吗?”

李方旺再次点点头,简单而清晰地吐出两个字:“清华。”

“清华?!”

这两个字像是在平静的教室里投下了一颗炸弹,瞬间引爆了所有人的惊讶和难以置信。

“不是吧方旺?你真报了清华?!”

“开玩笑的吧?你怎么可能……”

“清华大学啊!那得多高的分才敢报?”

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眼神里充满了怀疑。

他们不相信李方旺真的填报了清华。虽然大家承认李方旺这几个月的进步神速,成绩突飞猛进,甚至在高考期间展现出了“押题”般的运气和实力,但清华大学,在他们心中依然是遥不可及的存在。

虽然说很多学生都敢把清华填在第一志愿,但是从来没有见过有人成功过的。

这在他们看来,简直是天方夜谭。

而林雨晴,则静静地站在人群外围,看着这一切,心里五味杂陈。

她原本还想着,等李方旺估完分,把自己从表妹苏雯那里打听到的、关于一些重点大学专业设置和录取情况的信息告诉他,帮他更全面地分析和选择。

她甚至在心里默默盘算过,以李方旺的估分,哪些学校的哪些专业相对更有把握……

可她万万没想到,李方旺竟然一声不吭,如此迅速、如此草率地就自己做出了决定,并且直接把志愿表交了上去!清华?他甚至都没有和大家,没有和她商量一下!

一股莫名的失落和不快涌上林雨晴的心头。她感觉自己的一番好意和关心,似乎完全被对方无视了。

自己这么认真地替他考虑,他却如此轻率地决定了关乎一生的前途?

林雨晴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昨天表妹苏雯对李方旺的评价——“又自大又无知”。

他真的只是因为无知才敢如此“豪言壮语”,或者只是为了在大家面前显得与众不同而故意选择了清华?

林雨晴轻轻咬了咬嘴唇,默默地转过身,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面对同学们投来的质疑和猜测的目光,李方旺只是淡淡一笑,既没有解释自己估分的依据,也没有为自己填报清华的决定争辩什么。

他知道,在这个时候,任何解释都显得苍白无力,甚至可能引来更多的议论。事实胜于雄辩,等到录取结果出来的那一天,一切自然会见分晓。

他平静地走回自己的座位,没有像其他人那样继续为志愿的事情焦虑,反而转头看向还在为估分和选学校发愁的张广飞。

“广飞,”李方旺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对自己就这么没信心?”

张广飞抬起头,苦着脸说:“能有信心吗?数学最后两道题扣分肯定不少,语文阅读也悬乎……我估摸着,能上个普通本科就谢天谢地了,重点大学就不用想!”

李方旺看着他这副妄自菲薄的样子,心里却是一动。

在前几次的模拟人生中,自己的这个死党张广飞,高考实际上发挥得相当不错,分数出来后,虽然达不到清华北大的分数线,但是也能上人大和政法了!

只可惜,当时张广飞自己估分保守,信心不足,重点大学的第一志愿只敢填报名气不大的帝京林业大学,最终虽然也被京农录取,却与顶尖学府失之交臂。

京农在当时是全国88所重点大学质疑,但是在当时的社会认知和未来的发展机遇上,与清华北大等相比,终究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哪怕是上不了清华北大,上个南开天大,也比上京农要好呢。

李方旺当然希望自己最好的朋友能够抓住这次机会,拥有更广阔的平台和未来。

而且如果报考的是人大或者政法,还能和自己一起去帝京呢。

想到这里,李方旺决定“点拨”一下自己这个信心不足的好友。

“广飞,你小子别太小看自己了!我跟你说,我感觉你这次考得肯定不差!”

“真的假的?”张广飞将信将疑地看着他。

“当然是真的!你虽然说这不行那不行的,那么你估了多少分?”

张广飞犹豫了一下说:“我估了350分,但是不可能吧……”

但是老师说这分数不可能,比预考分数高了差不多50分了。

“怎么就不可能了?”李方旺打断他,“你自己好好想想,最后这一个月,你跟着我一起复习,那状元笔记你也看了不少,难道一点进步都没有?你自己感觉不到?”

张广飞被李方旺这么一提醒,仔细回想了一下,好像……确实是这样。

最后这段时间,感觉思路清晰了不少,很多以前模糊的知识点也弄懂了,答题的时候也更有信心了。

而且,李方旺这小子都能估400分,自己估350分怎么就过分了!

这时候,张广飞不服输的心思就起来了。

“所以啊,广飞,填志愿的时候,胆子放大一点!第一志愿,你不冲清华北大,也可以试试帝京的人大啊政法啊试试!万一就成了呢?就算不成,后面不是还有四个重点志愿保底吗?怕什么!”

他循循善诱:“你想想,要是你真考到了那个分数线,结果因为自己不敢报而错过了,那得后悔一辈子啊!搏一搏,单车变摩托!冲一把,说不定就改变命运了!”

张广飞疑惑地看了一眼李方旺说:“方旺,你说的摩托是什么东西?”

李方旺拍了拍脑袋,这时候别说农村了,城市也没多少人见过摩托,说漏嘴了,于是说:“就是汽车啊。”

“汽车?!”

张广飞这么大就见过几回汽车,都是经过村口的。

李方旺这番话,说得张广飞热血沸腾,心里那点原本不敢奢望的念头开始疯狂滋长。

他看着李方旺那鼓励和信任的眼神,用力地点了点头,眼神也变得坚定起来:“好!方旺!听你的!我也冲一把!第一志愿,我也填帝京的!不就是清华北大吗?我也试试!”

“呃……”李方旺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了。

他感觉自己有点玩脱了!

他本意是想鼓励张广飞跳出“京林”的思维定式,去冲击更符合他实力上限的人大、政法。结果这小子,被自己一顿“单车变摩托”的忽悠,直接把目标干到了清华北大?!

这……这步子迈得也太大了点吧!

按照模拟人生中的信息,张广飞报人大、政法是妥妥的,但报清华北大,那几乎是板上钉钉的“炮灰”啊!

这要是第一志愿填废了,万一影响到后面的录取……那自己可就真成了“好心办坏事”的罪人了!

旁边的周晓雯一直竖着耳朵听着他们俩的对话,当听到张广飞竟然真的要跟着李方旺一起“冲”清华北大的时候,她再也忍不住了。

周晓雯一直觉得李方旺虽然厉害,但有时候想法太大胆,甚至有点不切实际。刚才李方旺自己填报清华就已经让她觉得很冒险了,现在竟然还鼓动张广飞也跟着一起去冲清华北大?这不是明摆着把张广飞往火坑里推吗?!万一张广飞落榜了,李方旺负得起这个责任吗?

她忍不住皱着眉头,走了过来,语气带着几分严肃和质疑,对李方旺说道:“李方旺,你别瞎说了!填报志愿是大事,关系到广飞的前途,你怎么能让他这么冒险呢?”

她转向张广飞,劝说道:“广飞,你别听他的!估分要实事求是,填志愿更要稳妥!清华北大分数那么高,哪是那么容易考上的?万一估分不准,第一志愿报太高了,后面的志愿也受影响,到时候落榜了怎么办?那可是一辈子的大事!你可要想清楚啊!”

林雨晴看了看张广飞,心里终究还是有些不忍。她想了想,还是从书包里拿出那几张纸,上面记录着她从表妹苏雯那里得来的、关于一些重点大学去年录取情况的零星信息,以及她自己整理的一些笔记。

她走到李方旺和张广飞面前,将那几张纸递给他们,声音依旧清冷,但语气却很认真:“这是我了解到的关于一些大学的情况,还有去年部分学校的大概录取分数,虽然参考性有限,你们自己看看吧。”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两人,补充道:“从去年的情况看,帝京那边的几所顶尖大学,像清华和北大分数线都非常高,竞争极其激烈。相对来说,津门的天大、南开,还有江城的武大这些省会城市的重点大学,录取分数线会稍微低一些。”

林雨晴没有直接劝阻张广飞,但她提供的信息和话语里的暗示已经非常明显了:冲清华北大风险极大,而选择其他实力同样不俗、但竞争相对缓和一些的重点大学,或许是更明智、更稳妥的选择。

她把信息摆在他们面前,希望他们能冷静地分析,做出理性的判断,而不是被李方旺一时的“豪言壮语”冲昏了头脑,或者因为逆反心理而意气用事。

最重要的是,她希望李方旺能够明白她的心意,报考清华北大真的要慎重再慎重,去年的报考分数线都是全国最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