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到后山花园,搬开一座假山,出现了地道入口。
程远峰与萧峰持了火把依次入内,那地道曲曲折折,盘旋向下,除了脚下阶梯,竟不见更多人工开凿的痕迹,不多时眼前出现一个巨大的石窟,这整个地道洞穴,竟是依着山腹中的天然洞穴而开。
二人走进石室,只见那四壁打磨得甚是光滑,石壁上刻满了无数径长尺许的圆圈。每个圈中都刻着各种的图形:有的是人形,有的是兽形,有的是记号线条,有的是残缺文字。
那些圆圈旁边,标注着“甲一”“甲二”“丙一”“丙二”等数字,密密麻麻,一眼看不穷尽,没有一千个,也有八百个。
程远峰引萧峰到甲一的圆圈旁,恭敬道:
“前辈,这些武功图形不知成于何年,上一代城主曾是盗墓高手,他认得此间青铜兽纹,甲骨图形,说这密室之久远,怕是能追溯到夏商之时,有些文字图形,又与春秋战国时秦楚燕齐等国的文字类似,但更多的却是成于秦朝的小篆文字,大概也是历经久远传承,才最终形成。”
“这些圆圈旁的标注,据说是我派祖师所加,以免后人练功时不知次序,前辈请看——”
“自甲一始的六幅图,是《天山折梅手》,共三路掌法,三路擒拿手,祖师曾言,天下任何武功招数都能化在这六路折梅手中,但几代城主没有一人能尽数练成。”
萧峰看去,只见甲一的圆圈中,是一个人形图画,那动作颇似一招掌法的起手式,不由得手中比划,又按圈中口诀行气,以气进招,正是天山折梅手的第一式。
程远峰见萧峰随手比划,竟已是天山折梅手第一路掌法的精髓,心中大骇:“传闻祖师的义兄当年名震江湖,曾号「北萧峰,南慕容」,武功之高天下罕有敌手,当真所言非虚,这一路掌法我精研三年,才行气妥当,又过一年才融会贯通,他竟然……”
原来逍遥派的武功与《降龙十八掌》一样,极重内功修为,博大精深之处,多在行气运劲,招式愈精妙,对真气行走经脉的掌控就愈发严格,然而人身经脉多如繁星,如何能尽数通达,无有疏漏?
所以逍遥派的内功,皆有独到之处。
《北冥神功》走的是“以力破巧”之路。全身各处大穴与人接触,都可收其内力为己用,佐以精妙的运劲法门,收天下练武之人经年苦功于己身,只需内力溢满,真气便如江河涛涛灌溉全身经脉,全无遗漏。
《小无相功》走的则是“命理相合”之道。寻常内功行气皆与经脉相逆,白日里练了十成功夫,夜晚睡觉时,身体自然拨乱反正,十成功夫便倒退七成,所以才有习武如逆水行舟的说法。而这小无相功却摸索出一套与经脉相合的行气法门,只需存内力与气海,经脉血液便会如蚂蚁搬家一般,让真气流遍全身经脉。
与少林寺的《易筋经》理念相合。
当年古墓派的练功至宝“寒玉床”,号称睡上一年,抵得上十年苦练,便是利用这彻骨寒气逼得真气在睡觉时强行流转,非但不能倒退,还有精进之功,乃是借助外力达到与《小无相功》相似的效果。
而那《天长地久不老长春功》(原《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则最为神妙,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将最上乘的内力从鼻孔中呼出,如雾气般绕在脑袋周围,以后天所修之真气,牵引天地稀薄之灵气,待到雾气浓郁之时,再以吐纳之法缓缓吸入,这天地灵气非同小可,以此滋养内力、淬炼经脉,自然无往而不利。
萧峰所练的《九阳神功》,本就是亦佛亦道、与经脉相合的精深内功,又加之《峨眉九阳功》的先天阴阳互济之补,由少林《降魔掌》领悟的《少林九阳功》后天刚柔并济之合,内力之精妙浑厚,已在《小无相功》之上。
这才能让萧峰随心所欲,自然而然使出天山折梅手招式的精髓。
自虚竹以后,灵鹫城再也没出现过一位内功独步天下之人,所以程远峰才以为《天山折梅手》更需悟性天赋,至于那“北萧峰”而非“北乔峰”的传说,只因这一切都是口耳相传之故。
萧峰比划了一式天山折梅手,只觉得真气舒畅,精神抖擞,心中感慨:“果然是奇妙之学。”
程远峰继续道:“这前面六幅是《天山折梅手》,后面的几幅便是《天山六阳掌》,再往后晚辈功力不济,不敢轻易窥探,否则若是真气暗暗流转,一旦后继无力出了岔子,轻则内伤,神志不清,重则瘫痪,性命不保。”
尽数交待妥帖后,程远峰退出石窟,只命曲三娘每日送酒饭到此。
这后山花园本就是城中禁地,就在城主的寝殿后面,也不需额外下令。
萧峰自幼天赋异禀,实是学武的奇才,任何一招平平无奇的招式到了他手中,自然而然生出巨大无比的威力,授业恩师玄苦大师和汪帮主都曾言说,这等天赋实是与生俱来,非靠传授与苦学所能获得。
玄苦大师亲授萧峰十年武功,却是有八九年都在为他夯实内力、打磨筋骨,从未主动教过他一招半式。萧峰却仅凭耳濡目染,交友切磋,就学了一身江湖武学。
八九年后,不论是少林派的《龙爪手》《降魔掌》,还是丐帮的《降龙十八掌》乃至《打狗棒法》,萧峰皆是一学就会,一会即精。当初九阳神功用了几个月的时间方才大成,还是因为张无忌的身体彼时毫无内功根基,只能缓缓习之的缘故。
此时这石洞之中尽是逍遥派的上乘武学,萧峰极为谨慎,便如刚与恩师学武那般,每招每式都工工整整,反复习练,待到不需心意身体就能自然施展之时,再随心所欲使出诸般变化。
一个下午,才将《天山折梅手》尽数掌握,并融会贯通。
说来奇妙。凡习练上乘的武功招式,或极耗内力,或损耗精神。可萧峰练了近两个时辰天山折梅手后,竟然丝毫不觉得疲累,反而精力充沛。
出了密道,重回花园,曲三娘正在园中的小屋等候。
一坛葡萄酒,一条羊腿,两张烙饼,还有摊得金黄的灵鹫蛋。
萧峰也不客气,坐下便吃,曲三娘又抱来一摞棉被兽皮,为萧峰铺了厚厚的床。
曲三娘知道萧峰被城主请来禁地研习武学,其中定有莫大的干系,虽然心中很想和萧峰说上几句话,但生怕让萧峰分心,耽误了大事,只好在桌边静静看着,心中想到:
“这人吃饭怎么这么香……”
“这么能吃也不见长胖……”
“他这一顿,够我吃一天还多呢……”
萧峰吃得正香,忽然感到一阵异样的目光将自己从头到脚扫了一遍又一遍,疑惑道:
“曲姑娘,你怎么不吃?”
“这些是专门为你准备的,我回去再吃。”
萧峰道:“何必这么麻烦,这些东西也足够我们两个人吃了。”
“噗!你确定吗,你看还不够你一个人吃呢!”
“啊?哈哈哈哈——”
见萧峰这直爽洒脱的样子,曲三娘轻轻捂了嘴唇,眼中满是笑意。
再回石窟之中,萧峰看向了第七幅图画,开始练习《天山六阳掌》。
这套掌法乃是逍遥派的镇派绝学之一,掌法中蕴含阴阳二气,既可刚猛凌厉,亦能柔韧绵密,不仅招式精妙,更是炼制和化解《生死符》的基础,两种武功配合使用,教人防无可防。
「阳歌天钧」
「阳春白雪」
「落日熔金」
……
「阳关三叠」
……
萧峰照着图形注解练了一遍,已然纯熟;又练了一遍,融会贯通;再练一遍,已能随心所欲生出诸般变化。
同为掌法,心中不自觉的将《降龙十八掌》和《天山六阳掌》比对起来。
“《降龙十八掌》内外兼修,至刚至阳,练到精深之处,老阳生少阴,一掌下去既有外伤又有内伤。”
“这《天山六阳掌》阴阳互济,招式精妙,却是纯纯的内家掌法,一掌下去轻则内伤,重则散功,却不会留下一点外伤。”
“当真是奇妙。”
顺着图画继续往下看去,乃是以《天山六阳掌》为基础衍生的暗器武学,《生死符》。
萧峰前世暗器手法同样精妙,当初在小镜湖旁,他只袖袍一拂,就将木婉清的七枚袖箭从阿紫的头顶、颈边、身旁掠过,不但“描了个边”,还将袖箭深深钉入墙内,直没至羽。
但见这《生死符》竟然是以天山六阳掌的掌力凝水成冰,又在冰片之中注入阴阳之力,专攻周身穴道,冰片轻巧,不但五指皆能生发,甚至还能以天山六阳掌的掌力击出,当真防不胜防。
萧峰知道前世虚竹曾以《生死符》降服丁春秋,那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之状,很是惨烈。
但若只在冰片之中打入六阳掌的掌力凌空击出,便不至有如此惨状,只如《天山六阳掌》衍生的「劈空掌」和「弹指神通」一般。
萧峰取了葫芦里的酒水:
习练一遍,即熟;
习练两遍,贯通;
习练三遍,加入了许多前世精通的暗器手法。
「漫天花雨」
「灵蛇吐信」
「追击连环」
「飞石打穴」
「流星赶月」
「一石二鸟」
……
有些是萧峰原本就会的,有些是忽然想到前世见过的,在这与世隔绝的石窟之中,萧峰双手翻飞,薄薄的冰片如箭雨般一阵一阵飞射而出。
萧峰此时已是随心所欲之境,那冰片离开他周身丈余,便升华殆尽,无影无踪。那一葫芦好酒,不到一顿饭的功夫,就被挥霍殆尽,倒叫萧峰大呼可惜。
再往下看墙上的图画时,竟是一串串歪歪斜斜的脚印,暗含易经八八六十四卦的方位布局。
正是段誉的得意武功:
《凌波微步》。